[摘 要]課堂離不開提問,好的提問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注意,提問的形式不應該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的,為了達到好的效果,課堂提問需要技巧。
[關鍵詞]提問;技巧;創(chuàng)新;效果
提問是課堂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提問的方式可分為回憶式、理解式、分工式、綜合式,要根據(jù)課文內容及提問對象來選擇相應的方式。
一、“提問”對課堂教學效果的積極意義
1.反饋已學知識
提問可以使教師當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及時地調控教學程序,改變教育策略,使學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2.集中注意力
課堂提問可以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特別是課前10分鐘,學生注意力分散,還處于課外活動狀態(tài),提問可以及時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中小學生,讓他們一上課馬上進入專心狀態(tài)。
3.啟發(fā)思考
課堂提問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不足,誘發(fā)學生思考,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培養(yǎng)思維的廣闊性。在“新課標”中提到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提問是最佳的實現(xiàn)途徑。
提問對于整個課堂意義重大,在新理念深入課堂,“滿堂灌”教學被摒棄已是一種必然。值得注意的是,課堂提問是師生互問,生生互問,讓學生在質疑、交流、爭辯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提問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和調動學生的思考,有積極作用,能在無形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提問的技巧
1.營造輕松課堂
教師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課堂氛圍非常重要,學生特別善于察言觀色,教師切忌板著臉孔,聲色俱厲,使學生內心緊張,壓力很大。例如,筆者有一次在初二(3)班上公開課,班上來了很多聽課老師,同學們坐得整整齊齊,筆者一走進去,明顯感覺到整個課堂非常嚴肅、緊張,同學們很不適應。筆者注意到這些,臉上露出笑容,語調盡量柔和輕松,請他們背一下上一單元剛學過的詩,并鼓勵他們背得響亮、流暢、有感情,由于背誦已經掌握,所以每一位學生都非常自信,并期待更好的表現(xiàn)……所以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輕松課堂是成功課堂的必備條件,學生只有卸下心里負擔,才能打開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學習。
2.適度提問
在教學中許多教師的提問不是太寬就是太窄,不是太深就是太淺,不是不著邊際就是零零碎碎,大大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所以精心設計提問顯得特別重要。教師首先要注意時間的度,其次難易要適度,提問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否則學生會失去興趣,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提問次數(shù)也要適量,有的教師口若懸河,只顧自己講,不用提問去引導學生;有的教師則是滿堂問,學生的回答基本是教師強加的,往往出現(xiàn)學生“厭問、拒問、亂答”的現(xiàn)象,產生負面效應,所以提問要適度,要用提問去控制課堂節(jié)奏。
3.評價藝術
教師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處理學生的回答:可以根據(jù)學生回答中的不足,追問其中的要點,糾正錯誤的回答,給出正確的答案,使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清晰、更明確的理解;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另一個新的問題和更深入的問題,這往往是學習的根本目的,也就是新課標中的探究性學習,具體操作就是將學生的答案加入新的材料或見解,擴大學習成果和展開新的問題,這一提問可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達到自主學習的較高階段;檢查其他學生是否理解某學生的答案,使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投入這個問題并參與思考,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