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句子訓練切入,搭建寫話橋梁,為寫話積累豐富的語言;以教材插圖為支點,降低寫話難度,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以課文內容為平臺,激活寫話熱情,拓寬學生的寫話渠道。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話;入門
當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學會了拼音,學了些常用的漢字,教師、家長便開始讓他們學著寫點什么,從一個句子到看圖寫一段話到寫日記、周記,從“夾字夾音”的只言片語到句子流暢的稚嫩小文,從這些提早的寫話訓練中我們能看到孩子語言的潛力。實踐證明,提前寫話降低了學生習作的難度,給中高年級習作打好了基礎,提高了學生習作的信心。
新課標要求低段學生對寫話感興趣,這是從情感態度出發,把重點放在培養寫話的興趣上。寫話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張白紙”,要讓這些孩子由不會寫到會寫再到喜歡,必須由易到難,一步步“扶著孩子走”。教材中很多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同時放低對學生寫話的要求,不斷地鼓勵賞識學生,讓他們一開始就對寫話產生信心和興趣。
一、以句子訓練切入,搭建寫話橋梁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段話的基本單位是句子,寫好句子是寫話的基礎,因此,剛學會了拼音,可以讓學生接觸句子的訓練,鼓勵他們寫簡單的完整的句子。句式的訓練要特別強調情感態度方面的因素,把重點放在培養寫句的自信上。因此寫話要簡單,形式要多樣。可以結合課文寫句子,如新教材在課后安排了一些重點的詞語說句子,如《烏鴉喝水》一課的“漸漸”一詞,教師在上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觀看實驗理解“漸漸”一詞,然后出示: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與天氣漸漸熱起來了兩個例句,讓學生用“漸漸”說話。這樣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說句子,學生的思維如泉涌,有的說小樹漸漸長高了,有的說小明漸漸愛學習了,有的說火車漸漸遠去了……這樣“說句子”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寫話積累了豐富的語言基礎。
二、以教材插圖為支點,降低寫話難度
剛入學的孩子,形象思維強,對一些直觀形象的圖畫很感興趣。而在一年級課文中,幾乎每篇課文都有栩栩如生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還可以用來指導孩子寫話。如學完人教版第二冊《柳樹醒了》這課后,筆者讓學生先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中的插圖,然后把說的內容寫下來。插圖上有景有物,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再加上在熟悉了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寫話,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新課標明確提出: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學以致用,教師要鼓勵學生寫話時嘗試運用學到的詞句,而看插圖寫話給學生運用學過的詞句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孩子有時會為運用了學過詞句而沾沾自喜,如果再受到教師或同學的表揚,可能還要為此興奮一段時間。這樣的過程和體驗是極為寶貴的。當然,在學生剛學寫話時,不會用標點符號,教師要給予指導,對寫話的內容要求不能過高,只要有一兩句通順的話就大加贊賞,多給幾顆星,學生對寫話的興趣也會進一步提升。
三、以課文內容為平臺,激活寫話熱情
一年級語文課本所選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寓知識、思想教育于一體,學生往往學習興趣濃厚。這時,就可抓住機會利用有些課后習題進行仿寫、續寫等寫話訓練,給學生提供有效借鑒的對象和創造的依據,及時讓孩子進行模仿和創造性運用練習,從而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一年級孩子喜歡聽故事,也喜歡編故事。學完了《兩只獅子》后,教師問:“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是怎樣做的呢?你們把故事編下去。”由于學生還沉浸在文中,情緒隨即被挑動起來,一個個奮筆疾書。盡管每個孩子想法不一,但自己寫的話被教師夸張地讀出來的孩子一定會喜滋滋的。為了鼓勵學生,教師要多花時間欣賞學生的寫話。這些可仿寫續寫的課文的充分利用,開拓了寫話的渠道,激活了學生寫話的熱情。
成就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它滿足孩子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要,激勵他們學好寫話。放寬內容、放低要求、放大表揚,利用課程資源一步一個腳印讓學生體會到寫話的成功,為中高年級的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順利完成向中高年級習作的過渡。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