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互教互學是形成生生之間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和相互促進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強調生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大膽創新。生生互動是扎實地組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互教;互學;課堂;效率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互動教學通過創設有關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愛好,進而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創造性地進行學習,由此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一、“互教互學”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
教師在進行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時,學生學完生字后,教師可以請一位小“老師”來領讀。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舉手,想成為小老師。當被點到名的學生走上臺時,他的心中充滿了驕傲,領讀得特別認真,下面的同學讀得也是特別認真。這項舉措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體現,個性得到了張揚。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應把學生放在主要的位置上。教師要相信、尊重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得到自主、充分的發展。教師要相信學生有自己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敢于放手讓學生自由去發展,通過正確地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進入教師所預定知識范圍。
教學不是按照教師的預設按部就班地進行,而應該是充分發揮師生、生生之間的積極性。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學生之間互教互學,在這個學習過程之中,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經驗、知識、思考、興趣、靈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成為課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以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互教互學”
“互教互學”教學模式倡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彼此交流。小組互動合作就是一個有效的嘗試,在小組成員間的互探、互學、互幫、互促的過程中,將個人的發現轉化為共同的財富,這樣就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例如,小組成員開展作業展評活動,由組長帶頭,全體組員參與評比,對于作業中的優點和缺點都要仔細、誠懇地指出。學生在評比的過程中非常認真、公平。這樣的評比是受學生歡迎的,他們是直接參與者,所以他們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意見和建議,找到了差距,他們就會自覺地提高。這樣的互教互學,也提高了學習效率,有助于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的建立。
語文教學中通過互教互學教學,努力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生活環境,引導學生改變傳統學習方式,主動參與知識探究,主動合作,在知識獲得過程中造就良好積極的情感體驗,實現生生共同發展,使學生的認知行為方式、情感參與、交流方式等也得到較為明顯的改善。互教互學教學將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作為激活學生學習的內在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研究水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互教互學
在開展“互教互學”的教學活動中,必須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進行合作,促使學生在活動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小組活動的時候,教師可參與到其中一個小組的討論,了解該組的情況并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然后在每組組長帶領下,經過小組成員間的共同探究,相互啟發,互相補充,得出答案之后,再派代表進行組組之間的交流。對于發言中出現的錯誤或遺漏,由本組其他成員糾正或補充。有疑問其他組可以提出質疑并進一步展開討論。在教學實踐中,小組互教互學合作的形式應多樣化,既可討論、評價,又可觀察、比賽。要聯系教學實際圍繞教學目標合理、靈活地運用。在這個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獨立的見解,并展示各自獨特的表達方式。在小組交流之后,師生應及時做出公正的評價,進行整理、分析、歸納和概括各組的觀點、答案,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由此形成共識。在小組互教互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橋梁作用,以促進各小組合作與交流。
“互教互學”的課堂教學強調小組的成功都依賴于各位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互教互學讓教師感受到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學生的個人目標與群體目標之間形成聯系,推動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互教互學的課堂教學注重全員參與,大量自主學習的機會留給了學生創造。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體驗到了平等、民主、信任、理解,在學生中形成互助、互勉的良好人際氛圍,讓學生學會欣賞,懂得分享,學生學習的潛力被無限地激發出來。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