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問題式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當中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應立足于小學語文問題式教學進行研究,并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展開深入探討,進而提出相應的舉措。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式教學;問題意識培養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教師能否在課堂上提出有啟發式意義的問題,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教學效率。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教師往往過分注重自身的主導性地位,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使得學生不能夠和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交流,課堂氛圍也變得單調古板,學生對于這門學科難以產生興趣。
一、問題式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循的教學原則
1.所提的問題要有針對性。教師在進行問題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好目標所在。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應當保證所提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和課堂內容緊密相關。在提出問題之前,教師還要參考教學的整體目標,使得教學內容的重點能夠通過所提的問題較好地體現出來。
2.所提的問題要具備啟發性。在素質教育的推行之下,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應當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師要利用一切方式來強化對于學生思維的啟發誘導,而不是一味地去講解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的同時,能夠深切感受到思考問題所帶來的愉悅感,從而積累更多的經驗。
3.專注于提問形式的多元變化。想要真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就必須要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氛圍,讓每一個學生主體都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成為語文課堂的主角。與此同時,教師在提問的環節當中要了解小學生的活躍特性,如果課堂過于活躍,學生就會忽略掉課本上的重點所在,完全將目光放在娛樂上面,相反,如果課堂沒有生氣,那么學生也會覺得索然無味,毫無學習的興趣,教師要牢牢把握住課堂靈活程度,以防過猶不及。
二、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研究
1.問題意識的重要性研究。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學習活動當中一定要具備一定的思想維度,而問題意識恰好就是其中的一種,它能夠在學生的學習環節當中幫助其解決一系列相應的問題。教師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對于學生創新型思維的培養,只有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才能夠真正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從而掌握要領和重點。這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是極其有利的,當然也會推動課堂問題教學方法能夠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2.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方法措施研究。
(1)激發學生好奇心理。小學生的好奇心是極其強烈的,借助于這種心理,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問題意識,要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關注教師所提的問題。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好奇心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心理條件,也是每一個小學生共同的特性,具有潛在的創新動力,小學生的好奇心越強,對于教師的授課就越有利。另外,教師再加強有效的引導,就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使其創造性思維能夠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開發。
(2)構建語文問題交流溝通的學習平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清楚地意識到,盡管小學生的心智水平有限,但是任何一個小學生對于知識的欲望卻是無窮的,他們渴望接收新鮮的事物,所以教師應當利用好這一方面的特點,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構建語文問題交流溝通的學習平臺就能夠極大地滿足這一需求。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開展問題式教學,不僅需要依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還需要教師確定正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對于學校來說,要為教師教學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并不斷強化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使得學生的語文水平能夠得到切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易繼敏.小學語文的問題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14,(2).
[2]王 莉.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新課程(小學),2012,(2).
[3]張金華.問題教學中的“三問”藝術[J].廣西教育,2007,(4).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