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富有個性的學習和創造性活動。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積累習作素材和知識,鼓勵學生放開思維,大力倡導真實的寫作思想,引導學生習作走向創新,走向個性化。
[關鍵詞]語文;習作;個性化
一、積累:個性化的源泉
1.生活積累。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的思想,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自然、走向社會,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陶冶他們的情操,凈化他們的心靈,豐富他們的情感,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從而發現生活之美、生活之樂、生活之味。從而從生活中選取素材,寫出真實感人、有個性、有創意的文章。要想讓學生的作文寫到有意義的內容,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去感受,懂得積累生活。
2.語言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通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覺得要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生活的真實,讓自己與書中人物同甘苦、共奮斗,隨作者去領略山川美景,一次次地受到陶冶、凈化。每讀一本書,要求學生談一次感受,寫一次體會。長期如此,學生有了一定“量”的積累,才會有“質”的噴發,寫作時才能信手拈來。
二、真實:個性化作文的靈魂
唯有真實的才是最美的。因而,教師強調文章要真實、質樸自然。
1.記錄作文中的真實。引導學生勤于真實紀錄生活的好習慣,避免東拼西湊。自由表達作文內容,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
首先培養學生“寫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即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現個性風格。其次是引導學生個性表達。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時時處處留意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其次,教師要結合實際,要適時點撥,激發學生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構思出屬于自己的鮮明個性的作文。
2.想象作文中的真實。他們常借助幻想的方式來觀察理解和解釋他們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話作文可以用其所長,把學生潛在的想象力發揮出來。
首先教師應該提供想象條件,鼓勵學生大膽幻想。觀看動畫片是每個兒童最快樂的事,教師可順應孩子這一心理需要為他們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間,鼓勵學生寫自己想寫的東西,童心在童話中展現。
其次是教會構思方法,提倡個性表達。童話往往以引人入勝的情節吸引人們,所以在訓練學生寫童話時得講究巧妙的構思。學生具有廣闊的表現空間,可以綜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童話是學生內心思想情感真實的反映,它折射出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這使得學生在語言表達上富有個性化。
再次要注意立足現實,要求合理想象。教師要向學生提出想象合理的要求。是合理還是不合理,兒童往往把握不住,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兒童并不能掌握要領。教師的作用,在于適時點燃學生的心靈火花,讓學生立足現實,合理想象。
三、開放:個性化作文的助跑器
前蘇聯教育學家贊科夫認為:“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激發學生表達感情的欲望。”因此,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采用開放的教學模式,讓作文教學向書本、向生活,向社會全方位開放。
1.課前。課前教師可以告知學生教學內容,學生可通過各種方式做好充分準備。如有意識地讓學生觀察碩果累累的果園,觀察莊稼豐收的美景及自己的感受,這樣學生寫起作文便會思想活躍、文思泉涌。
2.課中。教師要營造一種寬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不受課本的要求限制,不為教師的指定所左右,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為學生抒情的工具,讓寫作成為一種需要。
3.課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對初稿進行自評和互評,改變作文教學的自我封閉狀態,真正將開放寫作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