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早讀課對于語言學習是很重要的。英語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早讀課是學習英語必須的環節,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
[關鍵詞]英語早讀;激發熱情
一、利用早讀輔導時間進行思想教育
每次早讀前可以抽一點時間進行與個別學生的晨間談話,談一些學習方法,談一些班級情況,談一些做人原則。這樣,一方面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提高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學習習慣。另一方面,激發他們的讀書熱情,鼓舞他們的學習士氣,使他們感受朗讀英語的樂趣。
二、檢查背誦,指導朗讀
背誦(recitation)和朗讀(reading aloud)是英語學習的兩項基本功,也是英語早讀的重頭戲。早讀就要大聲地讀,使勁地讀;讀出興趣,讀出語感,讀出洪亮的嗓音,讀出自信和膽量,讀出文字的優美,讀出異域的情調。課本上每一個Unit的對話和課文都要求全班同學背誦,并開展各種形式的背誦比賽活動(例如小組的或個人競賽)。朗讀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嘗試多種讀的方式:齊讀、分組讀、速讀比賽、教師學生領頭讀、對讀、輪讀等。同時,通過早讀課的背誦和朗讀,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朗讀記憶能力、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為課堂服務,讓學生愿讀,會讀,樂讀。
三、釋疑解惑,指點迷津
早讀是教師走近學生,為學生釋疑解惑的最佳時間,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早讀的時候,他們會不失時機地向教師請教,這時候,教師就要抓住機會,因材施教,指點迷津。這種教學方式針對性強,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那些有共性的問題,應提醒全班學生注意,這樣以點帶面,查漏補缺,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四、培養和提高課代表的工作能力
早讀一般由課代表負責相關工作,因此培養一個優秀的課代表是很有必要的。課代表應該是教師的好助手,教師有很多事情可以通過他向學生傳達,他并不是一般的收收作業的小組長。如何培養課代表呢?課代表學習成績不一定最好,但膽量一定要大,要敢管;其次責任心要強,要作出表率作用。選好人選后,教師就可以開始培訓了。內容大致有在講臺上的儀表、舉止,領讀的聲音、節奏等,并且要向他們講清楚該讀什么。當然讀課文是最重要的,有表情地整齊地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感,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領讀得好,自然會起到示范性的作用,這時,他就是教師的好幫手。有的內容完全靠學生在課外自學,有的學生預習不充分,早自修的朗讀正好可以補充其不足。
五、每日一篇短文,每天一點提高
早讀到底讀什么?多數教師認為無非是復習舊課,預習新課,但僅僅這樣似乎有些單調乏味。據了解,大多數學生都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針對這種饑渴感,教師給學生加一篇小小的短文,用PPT放出來讓他們閱讀并背誦。這些短文都是根據教學需要,或是課文作者的背景(background)介紹,或是英美文化習俗知識,或是課文總結(summary),或是一篇英語美文,或是從The 21st Century 報紙上編摘的一些時事新聞(News Report)等。正如新課程標準強調:“除教材外,學校和教師還應積極開發和利用其他課程資源,如網絡資源和報刊雜志等。”學生每日閱讀并背誦一篇短文,閱讀量和詞匯量擴大了,知識面也拓寬了。
六、確立早讀的目標并及時檢查目標的完成情況
沒有明確的早讀任務,學生沒有壓力,早讀的實際效用不會很大。這就要求作為引導者的教師,每節課前,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有目的去開展工作,使他們作到有的放矢,確立早讀課的目標,不能好高騖遠,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光分配任務,不進行相應的檢查,對學生起不到督導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分配任務的前提下,應及時對學生的課上完成情況進行督導和檢查,檢查時間可直接利用課上對所讀內容進行提問,或對所記的單詞進行聽寫,及時反饋早讀成果,而且也避免了學生再出現拖拉、敷衍了事、放松、放縱等行為。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