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即是教學。課堂是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場域,是質疑問難的場所,是通過對話尋求真理的過程。課堂是教師和學生的生命主場。因此,追求“有效教學”,教師關注課堂教學,研究課堂教學,改進課堂教學。
[關鍵詞]英語課堂;有效教學;課程
一、調動積極性,“全民”參與
(一)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學生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在英語學習中,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就會產生源源不竭的學習動力,在英語的廣闊天地中自由馳騁。怎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呢?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是最佳途徑。課堂上,教師幽默風趣、抑揚頓挫的語言,加上生動的表情、恰如其分的手勢等,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英語學習中,更加愿意思考問題,展現(xiàn)自我,在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不斷產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闭n堂上,教師還應該特別重視利用上課前幾分鐘來營造課堂氛圍。如帶領學生唱一些英文歌曲,與學生展開簡單的對話交流,開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復習知識型的游戲,活躍課前氣氛,提升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保持興趣
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課時同桌竊竊私語,或自各兒擺弄東西,或思緒飄到了教室之外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這時候教師的批評不一定能很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以穿插一些小游戲,或者講述一則英語小故事來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遇到“好玩”的事物,目光一定馬上自動轉移回來。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力爭教學方式穩(wěn)中有變,促使小學生的注意有張有弛,盡量杜絕造成注意渙散的機會,使小學生快樂地完成任務。課堂中始終貫穿著積極性的評價極其重要,學生只有獲得了成功的經驗才會對學習更加感興趣。還可采用發(fā)粘貼畫、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評選“英語模仿秀”“英語小明星”等方式。
二、講究教學策略,運用多種方法相結合
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師應將自己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將教師的“講”轉變?yōu)椤皩А?,將學生的“聽”轉變?yōu)椤皩W”,以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代替嚴肅死板的教學氣氛,活躍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自學能力,使學生不知不覺在“玩”中學習。
(一)快樂情境課堂
針對小學生抽象思維水平不高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適當運用實物、圖片、幻燈片及各種直觀教具進行教學。講授書本中人物時,可以先展示人物頭像,再讓學生進行觀察。如“David是臉上有斑點的,Yang Ling是扎兩條粗的黑色馬尾辮的,Helen是扎兩條黃色辮子的”等。一般情況下具備一定情景性的活動較容易被學生接受,教師也可以運用簡筆畫及其身體語言將學生帶入一定的情境。
(二)動態(tài)課堂
1.小組活動?;顒邮菍W生的天性,大量的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也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活力。小組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形式,是一種“開放型”“交往型”的教學方式。在這樣的長期活動中使學生用英語進行真實的交流,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充分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學生學得輕松、快樂,避免了機械訓練的枯燥性、單調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了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
2.游戲、歌曲、歌謠活動。德國教育家施羅德說:“通過娛樂的方式讓兒童在不知不覺中學外語,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盡情投入到游戲及歌曲、歌謠中。這樣既能夠調節(jié)課堂氣氛,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中的小游戲可以用于從復習、呈現(xiàn)到練習的幾乎課堂教學的所有環(huán)節(jié)。例如在新授水果單詞時可以用“Guessing game”配合Taste(嘗)、touch(摸)、smell(嗅)等方法。學完水果單詞后,我們可以利用“What’s missing?”“Parachute”(降落傘)等游戲來檢查學生對新單詞的掌握情況。歌曲與歌謠對于學生學習語言也至關重要。它們朗朗上口,學生非常有興趣,他們可以不受限制地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或其他任何時間唱起,這也是一種無意識的復習與鞏固。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