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就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的七點要求,以及郭金龍書記對推動全市“三農”發展工作提出的九方面要求,是我區今年開展工作的根本遵循。作為引領首都郊區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北京城市發展新區,順義區是北京東部發展帶的重要節點、重點發展新城之一,是首都國際航空中心的核心區,是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臨空產業中心和現代制造業基地。今年以來,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嚴格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結合我區工作的實際,時刻繃緊加強作風建設、從嚴治黨這根“弦”,對全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務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的梳理、安排和部署。在總體謀劃上我們牢牢把握“頂層設計、問題導向、底線思維”的指導思想,在結構層次上牢牢把握“全面完成、試點推進、研究探索”的分類原則,在具體事項上牢牢把握“確屬改革、指向明確、當年完成”的認定標準,并積極把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好作風、好制度、好氛圍體現到推動全區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中,真正實現把踐行群眾路線與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全面深化改革作為貫穿全區工作的三條主線“擰成一股繩”,穩步推進我區各項工作不斷走向深入。目前,一大批改革任務已研究啟動,部分領域改革已取得重要進展。
立足推進基層黨建,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今年以來,我們把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作為全區三條工作主線之一,堅持“資源向基層傾斜,好事讓基層干,榮譽讓基層得,威信在基層立”,通過統籌,確定了牛欄山鎮官志卷村和旺泉街道宏城花園社區為市級試點,在此基礎上,區委按照黨建工作成效明顯、黨組織戰斗力強、服務群眾載體特點突出、黨組織發揮作用好的標準和原則,各鎮街道結合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情況確定2-4家試點,總共確定55家區級試點黨組織,其中村39個、社區16個。其間,區委在精心安排基層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把村(居)規民約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抓手,指導全區426個村莊、96個居委會全部修訂了村(居)規民約,通過利用市場、行政、法律、道德等手段,使村(居)規民約成了基層黨組織凝聚群眾力量的有力武器和帶領群眾進一步提高自治水平的可靠保障;在此基礎上,區委著力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加強基層黨組織服務體系建設,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得到切實改進,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道路變得更加通暢、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得更加直接,符合“六有”標準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示范群逐步形成。特別是各基層黨組織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以“五下五上五體現”為抓手,即狠抓學習教育,筑牢思想基礎,實現“情感要下去,認識要上來,作風要體現出來”;開門聽取意見,找準找實問題,實現“身子要下去,問題要上來,能力要體現出來”;認真查擺問題,深入開展批評,實現“溝通要下去,團結要上來,合力要體現出來”;從嚴整改落實,注重建章立制,實現“措施要下去,標準要上來,務實要體現出來”;站穩群眾立場,夯實基層基礎,實現“服務要下去,滿意要上來,效果要體現出來”,主動幫助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積極探索服務群眾的方式方法,找準開展服務、發揮作用的著力點,用貼心的服務來贏得群眾的信任,真正把黨的溫暖傳遞到群眾的心坎,使黨的執政基礎深深植根于群眾之中。
立足落實新城功能定位,自覺服從、服務首都發展大局
認真對照首都新時期戰略定位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自覺服從、服務首都發展大局。順義作為北京城市發展新區,我們有責任、有信心、有條件、有舉措,在服從、服務首都城市發展戰略中有所作為。建設綠色國際港、打造航空中心核心區,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對于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要求的產業做到舍得放棄,堅決清理一般性產業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大力發展符合首都戰略定位的產業,構建“高精尖”的經濟結構,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當前,我區經濟發展進入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的新階段,城市發展進入完善功能、提升品質的新階段,社會建設進入深化服務、創新治理的新階段。我區將立足區域階段性特征,加快推動臨空經濟區向首都國際航空中心核心區轉型升級,加快推動產業發展向創新創造轉型升級,加快推動經濟發展向投資、消費協調拉動轉型升級,加快推動城鄉發展向城鄉一體化轉型升級,以實際行動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首都科學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立足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筑牢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產業基礎
加快首都國際航空中心核心區建設。服務首都國際機場建設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機場,全面推進首都國際航空中心核心區建設,進一步強化核心功能、做大核心產業、提升核心影響力和輻射力。繼續深化經濟功能區的功能調整和資源整合,推進臨空服務板塊、科技創新板塊和綠色生態板塊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發揮天竺綜保區政策功能平臺優勢的服務配套機制,推動天竺綜保區向服務貿易創新示范區轉型升級;建立健全天竺綜保區、周邊鎮和功能區之間的協調聯動機制,厘清職責關系,完善財稅分配制度,形成融合化、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加快臨空經濟核心區建設,進一步加快資源整合和功能調整,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提供空間。
加快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究制定行業準入負面清單,根據區域功能定位和人口資源環境承載力,建立業態調整規劃和產業準入指導目錄。加快建立健全臨空指向型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促進政策,突出高端化、服務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形成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的產業發展模式,著力建設一批特色鮮明、高度集聚、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專業化產業園區,打造新的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緊緊抓住今年新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的大好機遇,制定具體措施,推動國家地理信息產業園更好更快發展。
加快形成“研發創新在中關村,轉化和產業化在順義”區域產業鏈。立足區域產業優勢,不斷深化增強文化創新、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能力。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充分利用好中關村順義園這一政策功能平臺,全方位做好規劃、資源、政策、項目對接;進一步依托北京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研究院等科技研發機構,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擴大文化對外開放,充分發揮文化保稅的政策優勢,推動歌華天竺文化保稅區向天竺文化貿易創新示范區戰略轉型。
立足強化剛性約束,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制度創新。進一步完善差異化考核評價體系,切實轉變“唯GDP論英雄”的觀點,更加注重發展速度、規模、質量、效益相統一,更加注重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堅守底線思維,堅決抵制破壞環境和污染嚴重企業入駐我區。實行嚴格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和環境建設問責機制,對環境保護不力,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建立健全政府投資、市場投資相融合的生態建設投資體制,引導、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民營資本參與生態環境建設。
強化生態環境建設具體舉措。持續加大環境建設綜合治理力度。堅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持久戰,攻堅戰。嚴格落實《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堅決打好“壓煤減煤、控車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四大戰役,確保我區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全面提高區域綠化水平。依托潮白河和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加快推進“山區綠屏、平原綠網、城市綠景”三大生態屏障建設,打造高水平、有特色、多功能的城市森林生態景觀帶。高標準完成2014年平原造林工程,為全市實現“五年任務三年完成”貢獻力量。打造親水型、生態型城市。以打造綠色生態板塊為契機,統籌抓好漢石橋濕地、水上公園及周邊區域開發建設,加快構筑以潮白河、溫榆河為主軸、區域循環聯通的城鄉生態水系。
持續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力度。以薄弱環節、衛生死角為重點,以深化打非治違工作為抓手,以加強精細化管理為手段,切實加大整治力度,努力營造優美清新、整潔有序的城鄉環境。高標準推進淺山區綜合開發。深化配套服務,優化生態環境,完善運營管理機制,切實將生態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努力將淺山區打造成首都慢生活區。
立足科學調控人口規模,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強化“以產引人”,嚴格產業調控。在項目引進上,堅持突出高端化、服務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方向,重點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現代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增強對高端人才的吸附能力。在項目疏解上,加快對低端低效和落后產能的騰退、淘汰力度,嚴格規范餐飲、洗浴等傳統服務業和各類百貨、食品、建材市場,清理整頓不符合區域發展定位、存在安全隱患的小散低劣企業,有序引導流動人口擇業轉移,帶動人口疏解。
強化“以業控人”,嚴格就業調控。圍繞促進本地勞動力充分就業,依托“政策扶持、就業服務、技能培訓、責任考核”四大就業引導服務體系,繼續實行項目引進與就業需求預測、項目審批與就業安置、項目建設與就業服務同時進行的“三同時”制度,切實將經濟增長帶來的就業機會轉化為就業崗位。加強對在區企業用工的管理和服務,實行企業空崗申報和用工登記備案制度,提前掌握就業崗位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適時推薦戶籍勞動力就業。
強化“以房管人”,促進人口有序流動。一是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堅持土地儲備主要用于發展產業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發展主要為滿足城市化進程和北京核心城區功能轉移的需求,科學規劃房地產業發展,合理發展高端住房,嚴格控制普通商品房,大力發展保障性住房。二是加強出租房屋管理。規范普通無序出租房,堅決打擊違法建設出租、農村宅基地加建改建出租、種養殖地及工業用地改變用途出租。深化集中管理、公寓式管理、村企聯管、網格化管理四種居住模式,完善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月查月報等工作制度。
(作者:中共順義區委書記)
責任編輯: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