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信息化發展環境的不斷變化,信息部門的功能正在從節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向創造利潤擴展,這種利潤包括無形和有形兩種。信息部門創造的無形價值在傳統意義上包括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管理成本等;近年來,有形部分正以各種形式得到凸顯。在艾美特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美特”),基于鼎捷軟件TOP GP管理軟件的應用系統就已經可以為其供應鏈上下游的廠商提供收費的個性化增值服務。
艾美特電腦資訊部協理陳鏞生在接受《計算機世界》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艾美特自2009年開始嘗試為供應鏈上下游的廠商提供個性化增值服務,這些廠商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向艾美特提出開發需求。
陳鏞生告訴記者:“我們除了給供應商提供員工服務,還可以滿足其完善服務內容的其他要求。例如當我們需要供應商上門取貨時,以前只是發個短信提前通知供應商,供應商的司機就會來艾美特取貨。這位司機可能早上出門,晚上才回到公司,給老板解釋說因為在艾美特排了很長時間的隊,等待取貨的時間太長。事實上并非如此,我們早就實現了通知取貨和備貨的過程自動化了,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針對這種情況,艾美特信息化部門設計一個小應用,每當司機將貨取走之后,都會有短信發送到供應商管理者手機上,告訴對方何時已經領貨。一個小小的增值服務拉近了雙方的合作效率,不僅提升了艾美特自身的效益,也為供應商帶來了效益。
“服務費按照與供應商之間的交易額進行收費,例如供應商一年跟我們交易1000萬元以上,一年也可能只收5000元服務費,非常少。僅在推出當年,我們在IT增值服務上的收入就超過50萬元,第二年到了100多萬元,現在已經基本穩定。”陳鏞生認為,信息部門的利潤短期來看可能微不足道,但作為一種可以永續的服務,長遠來看足以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它讓IT部門在本質上由支撐部門轉變為盈利部門,實現了IT價值的飛躍。
未來,除了業務系統的服務共享,陳鏞生還計劃將艾美特的云計算作為服務開放給供應商、經銷商和服務商使用,以實現資源最大化。“我們的供應商有800多家,經銷商是240多家,服務網點大概有1500多家。信息對接得更緊密,供應鏈的牢固程度也會更高。艾美特是念舊的企業,我們希望能一直對這些共同成長的伙伴有所回饋。”
目前,艾美特已經搭建起了一個桌面云平臺,把供應鏈系統都放進了這個“私有云”里面。接下來,陳鏞生希望能搭建起公有云,將供應商、經銷商相互獨立的私有云串聯起來。“將這么大的體系納入到艾美特信息化的盤子中來,是一件龐雜的事情。我們要先建立一個高效的私有云,與大家分享,當私有云發展得更加完善、完整時,就可以逐步過渡到公有云。”
在面對信息化推廣難題時,陳鏞生認為CIO要有兩個信念:第一是堅持,只要是對公司、對自己的未來而言是對的,必須要堅持;第二是要控制風險,在任何項目的過程中都要隨時調整、改變,把風險降到最低,如果項目好推就推,不好推可以暫時緩一緩。
“作為CIO,我考慮一個項目時最先想到的就是CEO怎么看,信息部門的資金將50%~60%投放到基本運維,剩下的40%~50%是要投放在能夠創造價值的地方,這也是我們一直思索的問題。所以IT投放就一定要產生價值,沒有價值就不投放。這一思路將貫穿于我的工作。”陳鏞生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