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2年底宣布進軍企業業務市場以來,華為這個在通信領域叱咤多年的巨頭獲得了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根據華為方面的資料顯示,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以及安全在內的多條產品線相比兩年前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在這些產品線中,存儲產品線的市場表現非常突出。近日,華為存儲對外公布了其在2013年的發展狀況和成果。“2013年是華為存儲成長的關鍵一年。”華為存儲產品線市場總監經寧特別提到說。
躋身國際主流廠商行列
近年來,伴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概念和商業模式的興起,信息數據成為ICT領域的重要核心。在這一背景下,作為數據的載體,數字存儲已經從早期服務器產品的附屬,成為了能夠獨當一面的重要基礎架構類別。同時,存儲的市場前景和估值也在節節攀升。來自Gartner的預測認為,到2016年,全球數字存儲需求將達到4.1 ZB。
存儲市場的發展,使得身處這一領域的“玩家”們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機會。然而,在全球存儲市場上,一個毋庸諱言的事實是,中國廠商很難“擠入”主流陣營。即使是在整體大環境向好的前提下,國內廠商也很難在銷售額上予以抗衡。
不過,這一“魔咒”已經被剛剛進入企業業務市場兩年多的華為打破。來自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華為存儲的產品發貨套數、容量及收入在全球主流廠商中排名第九。而在二季度和三季度的數據中,其全球發貨套數及容量已經超越了富士通和甲骨文,排名第七。同時,全球銷售收入超越甲骨文,排名第八。
另一家調研分析公司技術商業研究(TBR)認為,從2012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二季度期間,華為存儲的收入增長率已經連續五個季度達到全球第一,大幅領先業界水平。
在國內市場上,Gartner公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華為存儲產品在中國區的發貨套數位列榜首,超過了戴爾和惠普;發貨容量首次超越EMC和IBM躍居第一;中國區的銷售收入首次超越IBM躍居第二,僅次于EMC。
中高端產品“立功”
在華為賽門鐵克時代,其就一直在推崇“融易存儲”的概念。在華為收購賽門鐵克后,汲取到這一概念,并加以新的解讀,使得華為存儲形成了“存以智用,融以致遠”的主導思想。在這個思路體系里,華為的中高端存儲產品占據了主導地位。
華為方面也比較認可中高端存儲產品的決定性作用。經寧認為,華為在存儲市場之所以能夠得到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其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儲、OceanStor T系列統一存儲、OceanStor 9000大數據存儲的表現。其中,OceanStor 18000系列在國內已經銷售了121套。
另一方面,華為存儲也在不斷地進行產品性能方面的革新。來自華為的數據顯示,華為OceanStor 9000大數據存儲系統近期在標準性能評估機構SPEC的SPECsfs2008基準測試中獲得了500萬OPS成績,再次刷新紀錄。這也是華為存儲產品繼2009年、2011年、2012年三次獲得最高測試結果后,又一次領跑SPECsfs2008測試,創造新的SPEC紀錄。除此之外,華為在SAN方面也在醞釀挑戰新的IOPS世界紀錄。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華為存儲產品線對華為賽門鐵克資源的整合和再創新速度非常之快。以OceanStor 9000產品線為例,表面上看,其只是華為賽門鐵克時代Oceanstor N8000系列的升級版本,但是在架構上其已經進行了完全的更新,這種做法使得產品定位更加聚焦,對用戶更具吸引力。
“EMC、NetApp、華為以及其他主流存儲設備商均主導了與全球主要電信運營商的積極合作。在全球運營商存儲市場,華為的出貨量和收入分別取得第三和第四的位置。”經寧表示,“除了運營商市場的穩定增長以外,2013年Q2和Q3華為存儲在全球市場份額的攀升還得益于企業市場的進一步拓展,企業市場大約占據Q2和Q3華為存儲增長的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