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屆MAE 2014中國移動的展臺上,擺放著這樣一個可供體驗的解決方案:用戶在通話過程中,可以隨時向對方發送圖片、文件,甚至播放視頻。大部分體驗者對這樣的解決方案都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不是QQ或微信嗎?”
這樣的感覺并沒有錯。在互聯網和OTT的競爭壓力下,運營商迫切需要新的基于數據業務的方案來提升用戶體驗,拉高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而其所依賴的,就是對用戶具有強大粘性的通信管道業務。
這是一個對運營商來說生死存亡的時刻。而運營商在這一刻的新需求,給了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新的機會。上海貝爾在本屆MAE 2014上,以“當移動遇上云(Where Mobile Meets Cloud)”這樣的口號,就是瞄準了新機會的方向。
上海貝爾與中國移動共同搭建了本文開頭所描述的RCS融合通信解決方案。這一方案通過IMS新型通信業務開發接口,強化了運營商利用網絡平臺迅捷開發和創新業務應用的能力,并通過支持WebRTC以及融合通信與Web,打造融合Web的開放的業務創新生態系統。
這是上海貝爾在ICT業務整合路上所拿出的典型解決方案之一。在IT與CT融合的當下,上海貝爾已經意識到,CT的基礎管道作用盡管已經很明顯,與此同時IT數據業務的發展與革新也極為關鍵。
很顯然,所謂融合并不僅僅是將IT與CT方案打包,而是從應用需求出發,重新審視網絡基礎服務與技術。阿爾卡特朗訊貝爾實驗室無線研究部副總裁Theodore Sizer博士認為:“傳統的無線和有線連接正在向同一模式融合。不同的應用需求,如寬帶密集型業務、盲區覆蓋、熱點、關鍵業務、專業應用、救災通信以及機器類通信等對網絡流量、部署成本和網絡性能帶來諸多挑戰。”
以5G技術為例,Theodore認為,不僅是無線技術,同時也要優化網絡側,需要用靈活的網絡來承載多種應用。用戶感知網絡、應用連接人、移動網絡走向未來以及無線與光網絡的整合,上海貝爾在MAE上所講的每一部分內容,都與應用息息相關。
如今,上海貝爾的所有通信方案,無論是端到端的LTE虛擬云化解決方案,還是NFV和SDN等技術整體構架和理念,再或者是lightRaido“靈云無線”微基站和固網回傳方案,都在為數據服務。對于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此外,上海貝爾還擁有自己的大數據分析方案。這一解決方案可將來自WNG的網絡管理信息、來自Motive的終端管理信息以及來自Kindsight的安全管理信息并入大數據分析,提供智能化的業務功能和管理。而在過去,這很顯然應該是IT企業的業務范疇。
運營商與通信設備服務供應商之間一直處于一種“強關系”之下,二者之間互為補充又互相依賴。曾經,全球通信業務的不景氣使得運營商采購停滯,并進而導致了設備服務供應商連年的虧損。而今,在蓬勃向上的移動互聯應用前景面前,供應商又需要調整思路與步伐,去滿足運營商的新需求。通信行業在轉型,這意味著“洗牌”,也意味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