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哥的婚事分析:強加于身,終成遺憾
(一)表哥和大姨的婚姻觀念沖突解析
表哥作為一個農村孩子,最后師專畢業,并且在鎮上當了教師,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算很不錯的了,婚事也沒有什么太讓人操心的。可是往往是這樣卻總能讓人出乎意料,期望總能帶來失望的惡性循環。大姨的執著和不甘心以及對表哥的無限希望,她總希望表哥找個同為公家人的媳婦,其實這樣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同等條件的女孩子卻又希望嫁到縣城里去,這樣一來二去,表哥的婚事總是沒有著落,但是大姨仍舊是不認命的,仍舊想著有個“好”媳婦。
表哥唯一一段戀愛也被大姨摧毀了,并且還間接害死了女孩子,這使得表哥一蹶不振,變得神魂顛倒,于是被學校辭退了,回到家里養病。時間久了,媒人聽說了表哥的這段歷史都不敢再來說媒了,表哥的婚事毫無進展,大姨也愁得落下了瘋病。其實尤其在婚事上面,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幸福,能有一個美滿的婚姻,而大姨的過于偏執和過分的愛讓表哥必須服從自己的婚姻價值觀,釀成了人命事故。
(二)表哥婚事悲劇的緣由探究
婚姻父母做主,但是事實擺在眼前有時候就有所差距,不能說大姨是徹底錯誤的,但至少大姨是缺乏理智的、不現實的。大姨心里肯定是無限后悔的,不然最后也不至于連個瘸腿的媳婦都會跑去詢問,盡管大家認為她可能是瘋了,但是可能也是心里有慚愧。婚姻面前,適當的條件大家都認可,但是過分的要求與期望可能就難以實現了,甚至會落下陰影。
其實本質緣由,還是愚昧落后的思想發揮影響,大姨這樣的要求都來源于那種“農民翻身當主人”的驕傲,一直以來的思想卻并沒有因為“當主人”而有任何改變,卻變本加厲。在現實生活中同樣也是這樣,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其實就類似于我們現在人所說的“代溝”,一個人的思想是很難改變的,大姨這種根深蒂固的過分自我的婚姻價值觀釀成了最后的悲劇。不僅僅是婚姻,在生活中的待人接物其實有這樣的價值觀也是不可取的,不能把自己所有的觀念都強加在別人身上,也不能一成不變去做事情,要求適當才好,期望適合才對。
二、二舅的婚事分析:精打細算,延誤時機
(一)二舅的婚姻難題:自身價值觀與家境的沖突
手藝活在農村是很吃得開的,也是人們經常談起的,所以自然就有很多人給二舅說媒。但一貧如洗的家庭環境拖了二舅的后退,聽到作為木匠的二舅家里還住草棚,大家都不再來說媒了。二舅知道自己家庭的缺陷,靠著自己的努力,算是小有成績。不過二舅的婚姻觀念相對保守,其理財觀念也過于依賴自給自足,精打細算。每次聽到說需要什么樣的條件,二舅借著自己的手藝,靠著自己的能力花大把的時間去完成,但是時間成本太高了,往往實現之后就貶值了。
(二)二舅出現婚姻難題的緣由探究:婚事時機的延誤
誠然二舅是一個好的木匠,有好的手藝,可是卻不懂得如何去投資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這是不可取的。我們確實要學習二舅的積極上進和努力,但是同時也要學會變通。其實二舅打光棍是原因的,不僅僅是自身原因,還有家庭因素、社會因素,所以說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辯證來看待的,都有一個時間成本在其中。我們當然是倡導這種自食其力的行為,但是我們也不需要這種一成不變的態度,無論是對待生活還是處理事情。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先思考,表面上看二舅的婚事泡湯了,但是事實上,這都和他自身的這種性格有關系。
當二舅第一次看上的女孩子的父親同意他們婚事的時候,二舅就應該繼續堅定下去,不應該為了自己一時不切實際的想法而過于魯莽,時光飛逝,最后耽擱的還是自己。
三、三姨的婚事分析:眼光過高,婚配不搭
(一)三姨婚事的瓶頸:母女婚姻價值觀的沖突
三姨一直以來都想找個文化人,可是在當下的農村,要找一個文化人談何容易,且不論三姨整天都在農田里干活,根本沒有接觸所謂“文化人”的機會,于是就只能僅僅憑借著自己的想象過日子了,對未來夫婿的憧憬都是在沉重的勞作下萌生的,于是時間便一拖再推。不過還算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姨心中理想的白馬王子出現了,兩人也都互相對上了眼,互相喜歡著,但是白馬王子卻不是這么好當的,因為王子是“跛腳”的王子,王子是坐過牢的,因為以前和別人打架,外婆自然是不允許這門婚事的,不清不白的人怎么可以做她的女婿,但是小姨很堅決地要嫁給那個男人,最后的結果就是母女的冷戰,以王子的妥協告終,也結束了這段愛情。小姨心里不舒服,從此衣衫不整,更加不注意形象,外婆也又氣又悔的病倒了,實在不是什么好的征兆,母女二人一直處于冷戰當中。
(二)三姨與屠夫不對稱的婚姻悲劇的根源分析:主觀的眼光和客觀的環境
最后,三姨終于出閣了,三姨夫是鄰村的屠夫,這顯然沒有達到她的要求,或者說連底線都不及,三姨雖然嫁給了三姨夫,但是心里多少都有點看不上三姨夫,還一直保存著以前“王子”的情書念念不忘,自然家庭生活不是很和諧。究其根本,三姨的婚姻觀其實有很大的問題,定位過高,不切實際,缺乏理性的思考,后來不幸福的婚姻生活也是因為這樣造成的,因為配偶沒有達到自己心中所想,在她心里其實是很不想承認這樣的婚姻的。三姨這種不切實際的憧憬不僅僅是擇偶,在生活中也是不合時宜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決定,但是更要切合實際情況得出結論。
四、小舅的婚事分析:愛情不易,家庭壓力
(一)小舅悲憤的愛情往事本質:家庭因素的思想束縛
小舅應該算是家中的文化人了,他考取了大學,在農村人眼中是很有出息的,家境的貧困打亂了這所有的憧憬,因為他甚至連學費都掏不起。東拼西湊拿來了學費,卻沒有路費,小舅一個人走了好幾百里路,搭了一趟去學校所在地的運煤車,可謂是非常艱辛。每個月的生活費都是靠學校的補助才能勉強過日子,冬天天冷也沒有可以穿的厚衣服,生活很是窘迫,小舅就這樣度過了大學的第一學期。第二學期,天氣轉暖,小舅的好運氣也來了,有愛慕的女同學來找小舅,給小舅飯票和衣服,在當時,小舅或許真的是出于感動或者感激,兩人就這樣一直在一起。無奈家庭的原因影響太大,女孩帶小舅回家,半夜卻聽到了女孩與父親的爭吵聲,小舅一個人流下了悲憤的眼淚,不辭而別返校回去了。
(二)解析小舅內心深處婚事與愛情的矛盾
小舅終究是一個上進的青年,靠著自己的努力有了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可是當提起當年的女孩時,卻再也回不去了。有時候并不是愛情有錯,只是愛情來的不是時候。一個窮小子什么都沒有的時候,自然是不被認可的,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歸宿,但是在現實面前,愛情顯得是那么的脆弱而不堪一擊。其實小舅自己心里都覺得自己配不上女孩,這樣的事情同時也激勵了小舅,但是回不去的就是回不去了,愛情不易,且愛且珍惜。沒有誰會永遠為誰而等待,也沒有誰欠誰的幸福,只有合適不合適。雖然最后的結果是好的,小舅事業有成,可是他也有自己回去的從前。
五、各種婚姻價值觀念沖突的解析
總結四個人的婚事,其實家庭影響都是占很大一部分原因的,更多的都是身不由己。因為一些硬性的條件有時候根本就達不到自己的預期,甚至偏離軌道很遠,在婚事上更是如此。
(一)客觀家庭情況的影響
家庭情況是一個影響,但是也不是絕對,小舅就是在那樣的環境下的成功人士。其實不論大姨、二舅還是三姨、小舅,都是婚姻中常見的普遍情況,也是很現實的情況,在這種時候,每個人都很現實,或者說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最終能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是一個未知數。每個人都希望能找到好的另一半,可是自己不去努力提升自己又怎么可能有那么美好的事情出現呢。也許大家都是自私的、自我的,大家都這樣想那就無法達到那種雙方互贏的狀態,有些時候總需要一方站出來,來承擔另一方的損失,也就是所謂的退一步海闊天空。
(二)主觀欲望和價值觀的影響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可能剛開始都是彼此互相有所求才能目標一致,才會有始有終,不論是家庭還是社會環境,都會對這件事情有一定的影響。每個人都是有欲望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當然有的人在這種欲望或者要求下更加努力了,比如小舅和二舅,但是切記努力也要看方向,不能隨波逐流,不能毫無方向。而大姨和三姨也是有共性的兩個人,都是屬于眼光很高但是卻不切實際的,自己有條件的同時,為什么不考慮別人會對你有什么樣的條件和限制呢,所以說才會導致最后的悲劇。
六、結 語
《我家的婚事》看似是在寫四個人的婚事問題,實際上也是對整個社會的婚戀問題的探討和思考,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煩惱。現實也是這樣,要么家長要求過高,要么自己要求過高,要么受到家庭影響太多,最后都不能有一個很好的結果。當代青年面對現實的更迭,背負家庭和個人發展的責任,婚姻問題的確影響甚深,在人類社會當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小嫻.張小嫻散文精選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
[2] 米雪兒.拿來就用:幸福婚姻心理學[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