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子體檢過嗎?
房子是需要定期檢測的,就像人定期體檢一樣。當年建成的“快餐式”樓房已陸續達到二三十年屋齡,怎么知道房子是危房?擔心是危房怎么辦?如何進行自保和追責?記者采訪了一圈質量檢測公司的工作人員、豐臺區房屋安全鑒定站、律師等人,來給房子做個“體檢”。
留心多觀察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司法鑒定中心主任左勇志近期對媒體表示,社會最多疑慮的是房屋的安全性,但實際上,經過正常設計、正常施工及正常維護與使用的房屋,主體結構出現問題的情況并不多。出現問題最多的是防水,其次是裝修。
業內人士提醒,尤其老樓的住戶對于房屋安全不可掉以輕心。目前房屋安全主要觀察三個地方,一是地基,也就是房屋基礎;二是主體結構,比如承重等;三是維護部分,也就是陽臺等。其中,以主體結構為最主要部分。
北京中青宏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一名李姓主任表示,居民平時要定期觀察房屋內墻壁、地板、天花板等位置是否存在沉降、傾斜和裂縫等現象,這些可能都是房屋結構出現異常的先兆。
業主可以通過簡單檢查、直觀檢測,來查看損壞的程度。一般情況下,如果磚混結構的房屋墻面出3毫米以上寬度的裂縫,破壞就比較嚴重了,業主居住就不安全了;如果裂縫能夠看透,這樣的房屋就是危房,業主需馬上撤離。
“但裂縫也分為好幾種,必須具備專業知識才能判斷。由材料干濕變化引起的地面、墻面網狀裂縫,或由熱脹冷縮變形原因造成的裂縫不屬于危險裂縫。”李主任表示,只要肉眼能發現的,就應該引起重視,及時申請房屋安全鑒定。
“體檢”鑒定分等級
國家對于建筑安全早有相關規定,如大型公共建筑和人員密集場所的房屋建筑,每5年應當進行一次安全評估;使用滿30年的居住建筑,每10年應當進行一次安全評估;達到設計使用年限仍繼續使用的,每2年應當進行一次安全評估;
如果居民懷疑自己的房子有質量問題或安全隱患,最保險的方法是申請房屋安全鑒定。
目前能做房屋安全鑒定的機構不少,有住建委指定的鑒定機構,個別工程鑒定機構以及研究所、設計院都做,技術、收費參差不齊。北京住建委官網顯示,市住建委指定有27家房屋安全鑒定機構。其中,主要以北京各區縣的房屋安全鑒定站,負責對全區涉及房屋安全鑒定,且出據具有法律效力的房屋安全鑒定報告,如北京市豐臺區房屋安全鑒定站負責對豐臺區進行安全鑒定。
記者就具體檢測流程及收費致電北京市豐臺區房屋安全鑒定站,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于具體檢測進度和收費情況,需要業主先來鑒定站填表格,然后才能告知進度和收費標準。
“最近一段時間出了一些房屋安全事故,要求檢測的人比較多,我們手頭上已經有好幾個這樣的單子了。”北京康橋隆盛工程檢測有限責任公司的尹女士表示。
據悉,房屋體檢分為常規檢查和深度檢查兩種,常規檢查主要針對個別住戶或者墻外的檢測,深度檢查主要針對主體架構是否安全。根據國家推行的《城市危險房屋管理規定》,主要針對地基、承重架構及陽臺等部分。

“如果是個人房屋的常規檢查,主要測一下樓擺、墻體和裂縫的情況,我們這兒最低5000元就能做,市場上貴的也就幾萬元,主要還得依據具體情況。如果做整棟樓的主體結構檢查,市場價大概是整個建筑面積按10到15元/平米收費。”李主任告訴記者。
奧來國信(北京)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一名負責工程結構安全鑒定業務的工作人員表示,個人住戶檢測需要15000元,整棟樓的房屋安全鑒定則需要20元/平米。
李主任表示,對于普通的磚混住宅,其實只要看一下砌體磚和砂漿的情況,大概就能知道質量優劣。磚混住宅一般都按50年建筑設計,質量好的達到50年標準沒問題,但居住30年后,一定要做檢查。
據了解,房屋安全鑒定分為“ABCD”四個等級,一般當居民察覺問題要求鑒定的時候,其實大部分樓房確實已經到了C級的程度。在業內,大家甚至還有C+和C-的細分,以C-更為危險,意指有加固價值,但是必須馬上去做,而且加固成本會非常高。
奉化塌樓事件之前,今年的1月17日,浙江建院建設檢測有限公司出具了一份質量檢測評估報告,稱居敬小區29幢出現“鋼筋銹蝕受力彎曲、多處墻體裂縫且部分裂縫已屬貫穿縫、房屋部分墻體的磚受壓已出現斷裂、樓面預制板縫隙增大、局部粉刷層脫落”,將該幢房屋評定為C級。
明晰責任最難
如果確定房屋安全出現問題,業主應當根據安全鑒定決定是修繕或撤離,并進行追責。
明確責任是第一步。可能造成危房的責任主體有很多,開發商、施工方、設計方以及監管部門,甚至業主的不當使用,如野蠻裝修、改變用途、亂搭亂建等,必須確定責任后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北京現在七八十年代建的老社區相當多,但量太大了很難一一排查,有必要進行檢測”,李主任表示,去年底北京對學校和軍區的社區做了一次排查,但涉及到普通居民的只能自己付錢。如果屆時鑒定出問題,加固費用不菲,市場價要700元到800元/平米,一般業主也不愿意承擔,而這類老房想要向開發商追償,可能性也很小。
庫建輝律師表示,按照法律程序,如果造成危房的原因是設計、施工的問題,開發商承擔責任后可以向設計單位、施工方索賠。
若相關主管部門疏于履行相應職責,則應承擔相應責任。如果確實由于業主原因,那么則由業主自掏腰包。一旦出現多人傷亡的后果,就可以追究刑事責任。目前,奉化坍樓就已有三位相關責任人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在現代化的住宅社區中,雖然都有“公用維修基金”的存在。但這是一筆專項用于大修、更新、改造的基金。但該基金主要針對的是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產生的維修、更新和改造費用,如屋頂滲漏、外墻剝落、電梯、消防設施等維修。
但“危房”特指建筑本身的主體結構出現問題,也就是說,危房所需要解決的主體結構問題應該由終身質保方承擔,維修基金是不能用在危房維修加固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