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樓市的變化來得這么快。放松限購已經不是新聞了,堅持限購才是新聞。
自內蒙古呼和浩特宣布調整限購政策以來,市場大有向“集體救市”演變的趨勢,截至8月10日,堅持限購的城市只剩12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陷入了限購松綁的傳聞。
隨著限購松綁大潮的推進,樓市正式進入后限購時代。
34城密集突圍
進入8月以來,昆明、南寧、合肥等地限購先后闖關放松樓市政策,手段越來越新,力度越來越大。截至8月10日,46個限購城市中,已有34個密集突圍。
本輪地方調控松綁,恐怕以省級的松綁政策最為引人矚目。8月8日,福建出臺“閩八條”,不僅內容豐富,尺度也大大超越了其他地級政府,不僅提出福州、廈門可以調整放開住房限購,還在首套房認定上提出,家庭購買改善型普通商品住房按首套房認定,住宅小區建筑容積率在1.0以上、單套建筑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均屬于普通商品住房,間接放松限貸。
湖南省的“湘五條”緊接而來,成為第二個公開出臺樓市刺激政策的省份。“湘五條”不僅提出政府可以回購適當面積商品房作為保障房,還提出省內異地可辦理公積金貸款、住宅產業化項目可提前申請《預售許可證》等措施,業內人士直呼其“很猛”。
“限購放松并不代表樓市即將回暖,樓市下行仍將維持一段時間。”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名譽副會長朱中一表示,不贊成地方政府單純以放開限購作為“救市”手段,而且效果也并不明顯。
不過,限購松綁后的市場反應,各地不一。如供求失衡嚴重的呼和浩特等地依然不見起色,而杭州相對有所好轉。杭州在7月底放松限購,主城區140平方米以上戶型不再限購,蕭山、余杭兩區全面放開。“杭州宣布部分放開限購之后,市場確實有所回暖。”杭州綠城集團一名人士告訴記者。
廈門從事房地產行業多年的郭女士表示,近期廈門島外的項目來訪量和成交量都明顯上升,但這部分累積需求消化完之后,樓市未必還那么樂觀,信貸沒放開,市場觀望仍然存在。
中原地產的調研報告指出,針對成都、福州、濟南、杭州等放松限購的13個典型城市調查顯示,放松限購對成交量有實際影響的只有5個城市,其余8個城市成交量并沒有回升,甚至有所下降。杭州、寧波雖然短期成交回升,但長期效果仍有待觀察。
樓市進入后限購時代
截至8月10日,全國46個限購城市中,尚未取消或者松綁限購的城市還有12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以及哈爾濱、昆明、三亞、珠海、南京、大連、銀川、西寧等二三線城市。
這些仍然堅守限購的城市,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北上廣深四大城市;第二種是沿海地區房價較高的二三線城市,包括三亞、珠海、南京和大連;第三種是內陸地區規模較小的省會城市,包括銀川和西寧。
三亞、珠海、南京和大連,都屬于沿海地區房價較高的二三線城市。盡管其樓市成交也在下滑,但外來購房者占比較大,房價堅挺,目前尚未松綁限購。
而銀川和西寧,限購的范圍和力度本來就小,再加上外來人口少,房價上漲壓力本小,是否取消限購影響不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預計,包括三亞、大連等沿海城市,近期都有望放開限購措施,年底將很可能只剩四個一線城市仍堅持限購。由于一線城市對房地產的依賴度并沒有那么大,人口凈流入壓力仍很大,限購不會輕易放開。
近期,包括北京、廣州及深圳等一線城市均以不同方式表態繼續限購,在二、三線城市紛紛退出限購政策的大背景下,北、上、廣、深很可能成為樓市堅守限購政策的最后堡壘。
一線城市或部分調整
即便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將取消樓市限購的市場傳聞也沸沸揚揚。
8月初,上海就有消息稱,農行一位客戶經理收到的一份“農業銀行上海地區8月利率定價預通知”顯示,從8月1日起,首套房商業貸款金額200萬元(含)以上的,可按基準利率九五折優惠執行,最終也被認為是子虛烏有。
而深圳將取消限購的市場傳聞也是滿天飛,最后深圳官方不得不發文“辟謠”。這與8月6日深圳市專門召開的房地產閉門會議有關,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深圳準備對樓市做局部小幅調整,包括實施契稅減免、降低二套房貸款首付比例等方面。
張大偉表示,如果四季度整體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不排除在一線城市也出現局部區域、局部類型房源松綁限購的可能性。在業內人士看來,一線城市中,北京和上海很難松動,但廣州和深圳則不排除出現一定范圍的調整。
中房信分析師薛建雄則認為,一線城市里,深圳是最有可能松動的突破口。而張大偉也稱,廣州郊區價格調整幅度比較大,松動可能性比較大。近日,廣州取消限購的呼聲四起,尤其是遠城區的南沙、蘿崗區域。
除了限購政策以外,一線城市還有眾多手段可以用來促進樓市成交,薛建雄表示,比如利率折扣、普通商品房認定標準、公積金貸款的支持力度,以及利用工作居住證等措施增加可購房人數的政策,都有可能在四季度以后出現在一線城市。
隨著房價的上漲,普通商品房認定標準滯后,有消息稱,北京市普通住宅標準的調整方案有望于近期出臺。深圳市政府也考慮了調整普通住宅的方案,將此作為深圳救市政策的儲備。
信貸的博弈
限購與限貸政策就一直是“組合拳”,當前大多城市只在能力范圍內放松了限購,但如今限購政策已經不是影響樓市的關鍵政策,信貸是否會放松,將成為判斷未來一年樓市走勢的唯一最關鍵因素。而目前的情況是,地方政府的救市行動開始涉及信貸支持領域,但中央除了明確支持首套房外,仍無明顯的信貸松綁信號。
不過,不少城市確實在力所能及地范圍內對信貸政策進行了松綁。如福建“閩8條”提出了多條舉措,包括提出購房人償清購房貸款后,再次申請貸款購房,按首貸認定;首改房(首次購買改善性普通商品住房)按首貸認定等。
8月1日,紹興市住建局發布意見,也提出了首套房貸款利率不超過基準利率,以及二套房貸款“認房不認貸”。
不過,鏈家地產的數據顯示,各地信貸政策并未大范圍實質性放松,大部分城市首套房貸仍以基準利率為主,雖然上海、杭州等個別城市在貸款額度和放款時間方面略有好轉,但大連、南京、青島等城市在貸款審批方面則更為嚴格,周期也有所拖長。
從目前來看,銀監會對房地產相關信貸投放態度并未有明顯松動跡象。銀監會高層在7月25日召開的“2014年上半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發言所透露出的信息表明,防范房地產風險仍是主題。
“放開限購只是解決了一小部分人的購房資格問題,而沒有解決更多人的購房能力問題。”朱中一表示,商業銀行應落實對首套房的信貸支持,明顯供大于求的城市要適當控制開發節奏和規模,加速銷售庫存、鼓勵企業降價,才能讓市場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