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體化,伴隨著北京產業外遷的過程。我想說十六個字:“省市統籌、地市對接”,“ 深耕開花、發芽結果”。對于河北的轉移承接的地區而言,眼睛不要只盯著北京,河北要把自己放在”鏈接”北京和大后方的位置上來。說到底,還是要有“一體化”的概念。
——北京市西城區政府北展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長李玉慶
京津冀一體化的是發展的重要機遇,河北一定要牢牢把握。從承接北京產業的角度而言,承接要有基礎條件,否則沒法承接。有了產業,有了就業,人口才能真正地從北京疏散出來。
——張家口市懷來縣委副書記、縣長李玉清
京津冀地區現在已經具有了幾個大的機遇:第一是首都第二機場的建設,今后要建設成為一個國際大型樞紐機場;第二是天津濱海新區正在申請自貿區;第三還要看到京津冀三地都在進行空間結構調整。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祝爾娟
津、冀地區的房地產市場會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實現火熱起來。這勢必會為河北樓市刮來春風,隨之而來的就將是土地供給的提升,河北地區的土地價格也會隨之攀升。如果京津冀一體化實現的質量高效果好,那么河北房價將會呈上漲趨勢。
——RET睿意德營銷服務部董事商十磊
讓河北發展起來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
京津及河北各個城市可以明確功能及分工,縮小發展差距。北京肩負首都功能,除政治、文化、國際交往的首都功能外,其余的都可以轉移出去。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肖金成
北京對于低端產業外移的方向已非常明確,對一些服裝市場、小商品市場、建材市場等聚集人口過多的業態,要加大從中心區調整退出力度。這些產業進入河北,是河北的巨大機遇。在北京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可以形成類似的產業聚集中心。
——中國市場學會商品批發市場發展委員會副秘書長許鵬飛
京津冀協同發展,要解決地區的行政分割問題,不能像過去那樣,各自發展各自的經濟,關起門來算自己GDP的賬,各自治理各自的環境,不考慮周邊情況。
——中國市場學會會長、國家貿促會原會長俞曉松
京津冀在這些年已經規劃了好多次,但現在京津冀發展的情況和過去已經完全不同。京津冀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確實需要考慮完整的規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劉云中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而言,北京和河北是相互需要,是互補的。開發商把握其中的機遇,打造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項目,為投資者帶來投資回報的項目,為經營者創造財富的項目。
——北京萬悅置業董事長高建英
在區域發展戰略上,對三地職能分工和產業定位,要統籌考慮。首先,基礎設施要一體化。其次,城市配套設施要一體化。醫院、學校、產業資源等要更均衡分布。北京的大城市病,就是因為資源密集導致的。第四,打破行政資源的壟斷,核心是放開戶籍。北京要向外轉移產業和人口,那么北京能享受到的優勢資源,都應賦予承接區。
——華銀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龐文劍
過去京津冀是競爭關系。現在看來按照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可持續,交通、霧霾問題非常嚴重,因此要變成“大北京”去管理。各個城市要承擔不同作用和功能。現在做京津冀一體化最大的障礙是行政級別不一樣,三地不是隸屬關系。珠三角城市群都在廣東省,一個省好協調。
——陽光100置業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沖
京津冀三地共同發展面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在
于,三地之間缺少協調發展機制。京津冀各自為政,三地之間關聯度不高,缺乏聯合性和協調性,北京的輻射作用明顯并沒有發揮,對天津、河北的發展帶動作用不強。京津冀一體化考驗著北京的取舍,北京能否放下身段、共享資源,是三地協同合作的重要前提。
——同策房產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總監張宏偉
京津冀一體化實現難度很大,不可盲目唱多北京周邊區域的房地產市場。究其原因在于,北京的城市特性較為突出,資源集中優勢和人口集中優勢過于明顯,跟其他一線城市相比具備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
——知名經濟學家馬光遠
現在京津冀跟環首都經濟圈不是一回事兒了,相信本屆政府規劃京津冀的出發點不僅僅是霧霾。習近平總書記還特別提到“京畿穩,則國家穩”。北京本次要疏解壓力,我相信,疏解力量遠遠超過你們想象。以后要遷走的是系統,不是單個企業。
——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毛大慶
中國已由高速發展進入到中高速發展的新階段,對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要求對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做出貢獻,對生態環境做出貢獻,同時也成為了改革深化的重要平臺。在這個過程中要以積極的態度來研究協同發展。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
這次京津冀一體化國家戰略,實際上不希望成為北京的睡城,如果那樣北京的功能并沒有疏解出去,無非把一部分房產睡城疏解出去,北京壓力并沒有減少。我們希望的是功能疏解出去,那才是合理的,就是人們不用更遠距離長途奔襲,往北京市中心,往所謂的城市來涌入。這樣做成本很高,效率很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
京津冀一體化涉及多省市的合作,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職能調整,產業遷移,人口分流等等問題,若無中央層面的協調,任何規劃都難以避免有單相思之嫌;另外,如果不解決交通的同城化,京津冀一體化就是空談。。
——21世紀不動產集團市場發展中心總監桑豫峰
對于北京周邊的小城市而言,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該首先從提升自身的基礎設施做起。此外,包括工作效率、政府信用等軟環境方面也需要好好去做。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總規劃師沈遲
京津冀等區域樓市應謹防通州在2010-2011年出現的市場暴跌風險。在沒有利好落地的情況下,房價先漲,非常不利于經濟發展。當地即使是會發展承接北京部分功能的區域,主要居住人群依然是當地人,房價高了對收入相對較低的當地人更不是好事。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
京津冀協調發展的核心是交通。目前,除了京津城際鐵路外,北京與周邊縣市的快速交通網絡并不健全。河北燕郊聚集了近40萬在京工作的白領,但僅有幾趟公交車往返,導致早晚高峰異常擁擠。交通網絡若長期不健全,可能使周邊縣市產業導入困難。交通問題不解決,京津冀就不可能真正協同發展。
——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