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九次方創始人王叁壽看來,數據已經走過了三個時代,現在正是企業數據的天下。他是80后,出身咨詢行業,很快就淘到了第一桶金。2011年IPO火熱,正是咨詢行業風生水起的時候,但王叁壽總覺得咨詢行業沒有爆發性。“就跟老母雞下蛋一樣,下一個吃一個,孵蛋還要孵上很久。”服務過一個個上市公司后,咨詢業務仍然是一個個分散的點,無法連成一條線。
但數據做大后卻能占滿一整條通道,像石油管道一樣,源源不斷地創造現金流;這是王叁壽最初做九次方企業大數據平臺的想法。九次方是他的第二次創業,仍然是服務于企業級客戶,但這一次王叁壽希望能改變盈利模式。
數據的三個時代
王叁壽認為,數據的1.0時代是社會數據,在1995年~2000年期間,是雅虎、谷歌等搜索引擎的天下,網民充滿了好奇心,互聯網上呈現海量信息,但多是咨詢“腰酸背疼腿抽筋”一類的社會數據和生活數據。2.0時代則是2000年~2005年間,隨著國內的騰訊、海外的Facebook成長起來,社交數據開始爆炸。
但2010年以后趨勢又變了,3.0時代是金融大數據的天下,互聯網慢慢被金融數據占據,“金融數據更精準,更有價值”。王叁壽研究阿里巴巴的招股說明書,發現里面已經極少提到電商,而是更多地提及“互聯網金融數據”,他認為這更印證了他的觀點——大數據將顛覆金融交易規則的趨勢。
王叁壽看好“金融互聯網”,而不看好“互聯網金融”。國美、蘇寧拱手送給京東好幾年的發展良機,但他認為銀行不會留給基于互聯網的金融公司太多機會,尤其是在中小銀行正力求創新突破的時代,所以九次方的主要客戶鎖定在銀行。
現在九次方60%的收入都來自銀行,30%來自政府,還有10%來自小貸公司等。九次方會幫助銀行搭建金融互聯網平臺,目前客戶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創新性銀行,如杭州銀行、北京銀行、貴陽農商行等。但王叁壽補充,很快也會有更大的國有銀行來合作。
九次方給銀行開通金融互聯網數據平臺后,銀行每年需繳納一定服務費用。想要跟該銀行申請貸款的所有企業都可以在九次方提供的平臺上申請,銀行可以即時從九次方的數據庫得到該企業的信息,并在幾分鐘內向企業反饋其貸款是否獲批。這提高了傳統金融產品交易的效率,而這么快的決策速度正是基于大數據的支持。“以后的銀行只要一臺電腦和一臺手機,100%的理財產品都能從網上交易,可能不再需要柜臺了。”王叁壽說。
不僅如此,九次方還利用數據平臺為銀行做風險控制,再用大數據做精準營銷。目前庫里的750萬家企業被分為40個產業鏈,8000個行業,4萬多個細分市場,銀行可以像拓撲圖一樣開發業務。精準營銷目前已是九次方最大的業務,客戶遠不止是銀行,還包括小貸公司、擔保、典當、租賃、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等。
沉淀企業數據
數據還有另一個好處。互聯網時代,漫天鋪蓋的資訊越來越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資訊的價值是遞減的,而數據的價值卻是遞增的。“如果能有連續8年、10年甚至30年的數據,你的價值肯定是最大的。”當時,王叁壽想把這些數據沉淀下來。
2012年,博信資本、IDG資本和德同資本開始支持九次方,A輪投資接近1億元。產品還沒做出來時,錢就到位了。“他們認可這個金融大數據是個大趨勢,而直到目前,在市場上除了九次方都看不到別的公司在做這件事。”當時,九次方數據庫中錄入的企業只有200多萬家,經過3年的沉淀,現在已經有750萬家,年底就將突破900萬家了。王叁壽把九次方挖掘數據的方法歸納為“海陸空”三軍。
“空軍”指跟政府合作,得到來自政府的數據授權。實際上九次方幫很多省市搭建了企業征信數據平臺。“中國的金融產品交易為什么這么困難?是因為銀行對企業不信任。為什么不信任?因為沒有征信系統,沒有全面客觀的征信平臺。”王叁壽說。此外,九次方還在通過大數據為政府做產業規劃和產業經濟運行指標的分析,幫助政府決策。目前已經有20多個省市在與九次方大數據合作,共同建設開發省市轄區的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九次方已經先后落戶于北京、重慶、貴陽、青海、江蘇、青島等地區。
“海軍”則指好比海底撈針一般,通過大數據的挖掘技術得到一家公司在互聯網所有通路上的信息,包括微博、博客、貼吧、圖片、新聞等。信息匯集到一起,就會呈現出企業的整體形象和信用狀況。只要這個企業在網上有一點點蛛絲馬跡,九次方的大數據挖掘技術都可以把他們挖出來,通過數據清洗、分析、建模、整理、可視化將之呈現給客戶。
“陸軍”則是地推團隊,分布在全國20多個城市,點對點、面對面地拜訪企業,匯集當地企業的信息,包括銀行需求、融資需求、上市需求等。“現在互聯網的數據都在爆炸式地增長。你在網絡上看到一家公司,一點信息都沒有的已經很難了。哪怕是剛注冊不久的公司,你想找到它的信息其實也是蠻容易的事情。”
九次方已經在2014年和騰訊簽署了大數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中國共同推動企業征信大數據平臺的開發,協助中國的銀行、小貸公司、擔保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使用同一個平臺。王叁壽管這個平臺叫信用黑匣子,他認為企業征信的核心精髓就在于共享精神。2013年,九次方大數據與全球最大的金融數據公司湯森路透、標準普爾等公司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推動產業鏈社交
當九次方有900萬家企業數據的時候還能做什么?王叁壽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社交。“社交其實應該分很多種。現在我們經常用的QQ、微信都是社會社交、生活社交。但未來會出現專業上的社交,比如你是我的下游用戶,或是我只想跟誰打交道;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產業鏈社交。”
九次方有幾乎是全產業鏈的數據。750萬家企業中,誰是誰的供應鏈,誰是誰的下游用戶,誰是誰的競爭對手,都已經劃分得很清晰了。王叁壽認為,一個人除了滿足生活社交以外,還需要滿足自己的產業鏈社交,關心誰是客戶,誰是供應鏈,誰是競爭對手,誰是合作伙伴。“在這種小圈子內,更有商業價值的社交,以后會是一個趨勢。”九次方做社交,可以幫助企業看清它處在哪里,周圍有什么人。
九次方正在開發一款產業鏈社交App——聚信。它的交互方式與微信類似,但基于九次方大數據平臺,750萬家企業的數據和所謂的“邏輯關系”已經全部導入。比如一家輪胎企業客戶使用聚信,立刻會得知同時使用聚信的潛在客戶和上游供應商。
“你可以理解為企業版微信或LinkedIn,只不過他們撮合圈子,我撮合產業鏈。”王叁壽認為,如果這個App成功了,也許會成為一個有爆發性的產品,而他當初離開咨詢行業正是因為覺得這個行業缺少爆發性。王叁壽希望將聚信打造成企業的大眾點評網,讓所有的人來點評企業的信用。
“創業一定要選擇‘獨木橋戰略’。”王叁壽說。他對獨木橋的解釋是“Facebook壟斷了全美國的社交,微信壟斷了中國的通訊業務,阿里巴巴幾乎壟斷了全中國的B2C、C2C、C2B的電子商務——創業成功的企業都在走一條沒有別人的獨木橋。如果有兩家從橋的兩邊走過來,一定會拼個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