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的常見病,也是難治病。指女性內生殖器官和周圍結締組織及盆腔腹膜發炎的慢性炎癥,它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結締組織炎等,屬于中醫帶下病、癥瘕、經病疼痛、不孕等病證范疇。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紊亂、白帶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則可觸及腫塊。
B超顯示盆腔積液,并非盆腔炎就一定能查出特異性的病原生物,使用抗生素沒有特別的針對性,大量使用抗菌素或其他藥物,治療效果并不明顯,療效也難以保證,容易產生耐藥性。因此治療起來要比急性盆腔炎更復雜,治療的周期比較長。患者常伴有失眠、疲勞、周身不適等癥狀,對生活質量有一定影響。
我院從2007年1月至12月采用中藥綜合療法治療,采用隨證內服中藥為主,配合光電離子局部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盆腔積液86例,療效顯著。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86例慢性盆腔炎,年齡最大的48歲,最小的24歲,平均為36歲。臨床癥狀: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盆腔B超顯示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將86例病人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辨證分型如表1:
經統計學分析,兩組病人證候無顯著性差異。
2.治療方法
2.1觀察組、對照組兩組均按照中醫辯證施治口服中藥湯劑。①氣滯血瘀型,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方藥:隔下逐瘀湯加減;②寒濕凝滯型,宜袪寒除濕,活血化瘀,方藥:慢盆湯加減;③氣虛血瘀型,宜益氣健脾、化瘀散結,方藥:理沖湯。中藥湯劑每日一劑,分二次口服。
2.2觀察組除辯證口服中藥外,每天中藥濕敷,并光電離子局部導入。用法:將中藥莪術、乳香、沒藥、炮甲、夏枯草、黃柏、蒼術、皂角刺、青皮、昆布、海藻、三凌、柴胡、當歸、牡蠣、桃紅等制成細藥粉,用水調成糊狀,敷在患者下腹部,用紗布覆蓋,儀器設置時間30~40分鐘,設置治療模式2~6之間,治療頭電極置于治療部位,按動鍵開始治療,紅外線輻射強度在9~18區間任意選擇,根據病情選擇,以患者感覺舒服為宜。每天1~2次,10次為一療程。
3.療效標準
治療一個療程10天觀察,顯效:癥狀消失,B超檢查盆腔積液消失,癥狀緩解;有效:癥狀基本緩解,B超檢查盆腔積液少;無效:癥狀無緩解,B超檢查盆腔積液1.0以上。
4.治療結果
觀察組一個療程顯效的12例,有效3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1%。對照組一個療程顯效5例,有效19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60%。觀察組采用中藥濕敷并光電離子局部導入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5.討論
慢性盆腔炎病程長,纏綿難愈,造成的盆腔局部結締組織粘連,使藥物很難達到病變局部,采用光電離子治療儀治療原理是利用紅外線輻射作用使深部組織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加速人體對藥物的吸收,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組織營養,達到扶正袪邪、補氣、化瘀散結、行氣活血、暢通經脈的治療目的,體現中醫學的整體與局部的先進理念。兩組對比光電離子導入治療療效顯著。治療同時指導患者要正確認識疾病,堅持個人衛生保健,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參考文獻:
張玉珍.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醫婦科學.
(作者單位:湖北省赤壁市中醫醫院)
(編輯 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