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織金縣人口計生工作被亮“紅燈”,全省人口計生工作綜合排名位列第80位,被列入2012年度省級重點管理縣。為此,縣委、縣政府迅速調整思路,通過抓領導到位,強化組織保障;抓財政投入,強化經費落實;抓基層基礎,強化目標任務;抓過程管理,強化利益導向;抓獎懲兌現,強化績效考核。舉全縣之力,人口計生工作在2012年全省考核排名中位列第70位,上升10位,摘掉了省級重管縣的帽子。2013年,織金縣順勢而上,搶抓創建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的歷史機遇,在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制、協會工作機制等方面成績突出,亮點紛呈,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12.78‰、6.18‰以內,主體指標向實向好發展,動態排名指標實現“一升五降”,全縣人口計生工作邁上新水平,走向新臺階。
創“國優”工作如火如荼。近三年來,縣級投入計生經費9466萬元,其中:2013年度創“國優”專項經費5123萬元;對縣計生服務中心、32個鄉級計生服務站、574個村計生服務室進行改造,縣服務中心和20個鄉站達到示范站標準,12個鄉站達到規范站標準,574個村服務室均達60平米以上;購置和更新了法定設備,安裝了縣、鄉數字化孕前優生技術服務系統和醫療服務系統,腹腔鏡手術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招考計生醫技人員81名和計生特崗647名充實計生干部隊伍,縣、鄉兩級醫技人員執業資格比例達國家規定標準。最近,省人口計生委代表國家衛計委組建創“國優”工作驗收組到我縣檢查驗收,我縣的創“國優”工作給檢查組留下深刻的印象。
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成效明顯。建立了流出人口追蹤、管理、服務和流入人口見面、服務、管理工作機制,開通流動人口網上免費辦理《婚育證明》服務,健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制度,實現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012年8月以來,為流動人口網上免費辦理《婚育證明》1200多個,為群眾節約往返車旅費支出近百萬元。2013年9月3日迎來了全省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工作培訓班在織金開班,網上免費辦理《婚育證明》服務在全省得到推廣,流動人口免費服務率達100%。
計生協會機制創新效果好。一是以“一創三建一幫帶”工作為中心,全面實施“計劃生育家庭圓夢小康行動計劃”,運用“人口福利·生育關懷基金”和“三結合”幫扶資金107萬元,發展大棚蔬菜40個,組建了織金縣“幸福工程”項目桂果蔬菜基地合作社,并于5月21日和11月7日進行了兩次紅利分配,13戶計生“兩戶”每戶分得5538.4元,33戶一般計生戶每戶分得1091元,再加上計生戶平時在大棚里的工資,最多每戶年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最少每戶年收入可達1.5萬元。這一做法主要是引導廣大群眾少生快富,讓計生戶特別是計生“兩戶”在圓夢小康行動中得實惠、不掉隊,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2013年6月28日,全省計生協“一創三建一幫帶”產業發展基地建設現場會在我縣召開。“三結合”幫扶在全省丹寨縣會議上作大會交流發言;二是完善村級群眾工作網絡,開展“萬名會員一幫一、帶頭少生促雙降”活動,落實廣大會員與育齡群眾結成幫帶對子,實行一對一宣傳引導,全縣共結對幫帶11000多對;三是落實部門計生“三結合”幫扶2500戶,幫扶資金250萬元,使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得到有效幫扶。
利益導向為小康建設添磚加瓦。在落實國家“三項制度”、省“四項制度”、市“五項工程”的基礎上,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省委17號和市委4號文件精神,縣級財政預算投入600多萬元資金,進一步拓寬獎勵扶助對象和提升獎勵扶助標準。對農村放棄政策內二孩生育家庭一次性獎勵從省的6000元提高到10000元;對二女戶結扎一次性獎勵5000元;對不能進入國家、省、市獎扶條件的其他計生“兩戶”,一律按省、市標準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對農村計生“兩戶”夫妻年滿60周歲后,優先入住敬老院,并給予每人年均不低于4000元的補貼,實實在在為計生“兩戶”解決養老后顧之憂。近三年來,審核確認各種獎勵扶助對象41089人次,兌現各種獎勵扶助資金1465.42萬元,獎勵優惠政策落實率100%;通過獎扶引導,837戶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其中主動放棄二孩生育308戶。
打造誠信計生新平臺。建立九步工作法機制,制定誠信手冊,完善網上查詢平臺,創建誠信計生工作格局。全縣32個鄉鎮(街道)574個村(居、社區)全面推行人口計生“雙誠信、雙承諾”工作;32個鄉鎮(街道)計生辦已建立完善誠信計生信息數據庫,6個縣級職能部門、32個鄉鎮(街道)派出所、社會事務辦分別安裝了部門誠信計生信息系統查詢平臺,誠信計生信息實現共享,推進整個人口計生工作在陽光下運行。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人口計生局)
(編輯 高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