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國有企業加快深化改革,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面對新形勢,不斷適應新的市場需求,轉變生產經營模式,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極,追求效益最大化。工會作為企業的一級組織,擔負著職工維權和穩定社會的雙重責任。隨著經濟結構的日趨多樣化,工會組織如何加強內部管理,以應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客觀環境是其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國有企業工會組織作用現狀分析對策與研究
1企業工會組織的作用
企業工會是企業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基層組織。企業工會在黨組織和上級工會的領導下,依法維護職工利益,解決勞資糾紛,以推動勞動關系朝著穩定性、規范性、和諧性方向發展;依照法律和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依法履行職責,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創新活動載體,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對于推動企業和諧、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企業工會組織目前的現狀分析
隨著市場的不斷開放,企業所經營的領域越來越廣,產業越來越多,地區跨度越來越大,甚至發展到海外,在一定程度上給工會開展工作帶來了不便,開展工作不能得心應手,工作處于疲軟狀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工會人員配置較少,日常工作增多。企業在不斷發展,項目日益增多,工會組織人員嚴重不足,他們每天疲于應對日常事務,難以在重點工作管理活動中實現突破與創新。
二是工會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由于企業的發展,崗位人員的調整,工會領導干部常會出現缺位現象,對工會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影響。企業工會領導兼職較多,工作主要忙于經營管理,無暇開展工會工作。工會專職干部大多年事已高,處于退休邊緣,年輕人員對工運理論業務缺乏,專業不太熟悉。
三是職工思想變動較大,職工教育缺位。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為了企業的生存發展,擁有更多的市場,不得不走進中西部邊遠地區,尤其是競爭性企業,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濟相對落后,生活娛樂設施不完善等,很大程度上給職工思想穩定帶來影響,在維護職工和諧穩定方面給工會組織產生了巨大壓力。
3企業工會組織開展工作的對策與研究
做好企業工會工作,要充分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賦予工會組織的四項基本職能,即維護職能、參與職能、建設職能和教育職能。自覺維護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掌握工作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正確處理維護企業整體利益與維護員工的具體利益的關系,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促進企業健康和諧發展。
3.1依法行使工會組織的職權,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工會組織應該依法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積極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運用多種有效方式和手段,廣泛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企業文化建設,并協助地方政府、社區開展工作;通過平等協商,依法簽訂集體勞動合同,協調勞動關系。依據法律規定或職工代表大會等組織活動形式,鼓勵和引導職工積極參與企業的各項決策,并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密切聯系員工群眾,主動關心和了解他們的生活,為其排憂解難,樹立良好的服務工作理念。
3.2完善工會組織機構,健全工作機制
加強工會工作機制建設是保障工會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重要舉措和必然要求。面對工會組織當前的工作困境,工會必須積極改進和完善其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以更好地提升其工作質量,主動適應新形勢,以不變應萬變,確保工會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完善領導機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的要求,完善組織機構,配齊配好工會領導和專職人員,明確工作職責、權利和義務,為企業的健康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二是健全組織機制,正確維護兩個利益。企業工會要結合企業實際,圍繞企業經營中心,制訂有利于維護企業集體利益和職工合法權益的工作機制,加強民主管理,充分利用職工代表大會或其他形式,正確處理工會組織與企業的關系。
三是建立職工保障機制,認真履行參與職能。正確行使工會權利,發揮工會的保障、監督職能,加強對職工勞動合同的監督,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職工身心健康。積極參與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教訓,切實維護職工自身利益。職工作為工會會員,有權監督企業依法依規、安全經營,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有權制止或拒絕執行。
四是密切聯系職工群眾機制,突出工作重點。工會組織作為企業聯系職工群眾的紐帶,堅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原則,深入推進“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了民情、解民憂、辦實事,不斷升級工會工作思路、捕捉工會工作契機、挖掘工會工作潛力,創新工會工作方法。讓工會工作更加具有時代特色,職工群眾更加滿意。
3.3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推進工會工作正常開展
工會組織作為企業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緊緊圍繞企業“一個中心”,維護“兩個利益”,突出“三個重點”,夯實“四個基礎”,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開展職工勞動競賽、群眾技術創新、扶貧幫困、金秋助學、送溫暖等工程,把工會組織的激勵、引導、鼓舞的功能注入新活力。在工作中要不斷創新活動載體,開展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促進企業文化建設。
一要思想觀念要變,做到繼承和創新相結合。工會工作既要繼承優良傳統,又要在傳統中創新,既要維護企業的利益,又要保障職工群眾的正當權益,借鑒前輩的工作經驗,探索新形勢下工作思路。結合當前形勢,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求真務實,推動工會理論創新、體制創新和工作創新。
二要活動形式要新,做到活動和生產相結合。生命在于運動,工會在于活動。工會工作開展的好壞,關鍵看工會組織的活動是否切合實際,是否能夠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相結合,要圍繞經營中心,服務大局的實際需求出發,努力在發揮職工主人翁上下功夫,提升職工專業水平,提高職工群眾工作積極性。
三要工作方式要實,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工會組織在日常工作中必須準確地區分出輕重緩急,不斷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質量,加強組織作風建設,有效地突出其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深入了解職工的生產生活和思想狀況,增進與職工群眾的交流與溝通,并針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制定切實有效的解決對策。
此外,工會還應該及時向企業領導反映職工群眾的實際需求,并最大限度地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以有效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企業發展壯大。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成熟,企業工會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
面對新的形勢,企業工會肩負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工會作為職工活動的組織者、推動者,只要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這一主線,發揮好工會自身工作優勢,做好企業的和諧發展與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主動學習,與時俱進,不斷增強自身綜合能力,就能實現企業和職工的“雙贏”,發揮工會組織在企業經營中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皖軍.堅持開展調查研究切實推進高校工會工作[J].世紀橋,2010(23).
[2]王中昌.國企工會工作要有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果[J].工會信息,2013(04).
[3]崔敏偉,岳龍飛.國企管理和工會工作中群監問題的分析[J].科技視界,2013(35).
[4]朱強.用“三個代表”思想開啟國企工會工作新思路[J].工友,2003(06).
[5]王艷紅.論國企工會工作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的作用及模式[J].新西部(理論版),2012(06).
[6]常淑玲.新形勢下國企工會工作的創新思路探討[J].”金經濟與管理,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