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的風險狀況,說明了高科技產品本身具有風險特性,通過分析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基本思想,得出了生產高科技產品投資的高風險應該得到高收益。這個特點在高科技產品定價中應該得到充分的體現,并且,利用簡單的假設分析了高科技產品的定價方法。最后,得出了高科技產品的價格會隨著其風險的降低而下降的結論,這與大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價格走勢是一致的。
關鍵詞:高科技產品定價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風險分析
0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高科技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高科技產品也迅速地進入了人們的生活。高科技產品在投放市場初期的價格遠高于其生產成本,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技術產品的價格下降非常快。本文通過對高科技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結合資本資產定價理論中的高風險應得到高回報的基本思想,得出了高科技產品價格會隨生產企業面臨的風險下降而下降的結論,很好的解釋了部分高科技產品價格快速下跌的現象。
1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及其風險分析
1.1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及其特點高科技產品的生產企業大部分屬于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三個認定指標決定了高新技術企業有三大特點,即高投入、高風險和高收益。①高投入。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是以巨額風險資本的投入為前提,發達國家對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投入一般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3%。②高風險。由于高新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稍有不慎,就會在市場競爭中落后,導致企業失敗率極高。③高收益。高新技術企業不像一般企業那樣以平均利潤率來衡量投資回報率,一旦投資成功,投資收益驚人。在80年代的10年間,美國證券場外交易市場上30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股東投資回報率平均比紐約證交所掛牌交易30家最大公司回報率高出3.7倍。
1.2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的風險狀況分析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的成長根據其技術的生命周期可以劃分為種子階段、開發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五個階段。在企業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而且其風險的程度比傳統企業的風險要高得很多。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的風險主要具有:技術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融資風險,法律風險和組織風險等。
2資本資產定價基本模型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在馬柯維茨均值方差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繼承了其的假設,如:資本市場是有效的、資產無限可分、投資者可以購買股票的任何部分、投資者根據均值方差選擇投資組合、投資者是厭惡風險并且永不滿足的、存在著無風險資產、投資者可以按無風險利率自由借貸等等。同時又由于馬柯維茨的投資組合理論計算的繁瑣性,導致了其實用性不強。夏普在繼承的同時,為了簡化模型,又增加了新的假設:資本市場是完美的、沒有交易成本、信息是免費的并且是立即可得的、所有投資者借貸利率相等、投資期是單期的或者說投資者都有相同的投資期限、投資者有相同的預期(即他們對預期回報率,標準差和證券之間的協方差具有相同的理解)等等。
該模型可以表示為:

其中,E(R)為股票或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Rf為無風險收益率,投資者能以這個利率進行無風險的借貸,E(Rm)為市場投資組合的收益率,β是股票或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測度。
從模型當中,可以看出,資產或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取決于三個因素:①無風險收益率Rf,一般將一年期國債利率或者銀行三個月定期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投資者可以以這個利率進行無風險借貸;②風險價格,即[E(Rm)-Rf],是市場組合收益率與無風險利率之差;③風險系數β,是度量資產或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大小尺度的指標,是風險資產的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協方差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方差之比,故市場組合的風險系數β等于1。
帶有風險性的資本資產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實質是討論資本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即:高風險伴隨著高收益。盡管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最初是金融資產的投資組合問題,但其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同樣適用于其他帶有風險性質的投資問題,高科技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投資就具有明顯的風險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來分析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的投資回報問題。其中,市場投資組合的收益率可以用全社會投資的平均收益率來代替,無風險利率取值與金融領域考慮的相同,β系數為投資于高科技產品的風險資產的收益率與社會各行業投資收益率的協方差與社會各行業投資收益率的方差之比,這樣就可以利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來計算生產高科技產品所投入資產的收益率,進而可以確定高科技產品的價格。
3高科技產品的價格分析
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由于其投資具有高風險性,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基本思想可以得出,只有獲得較高的收益,才會有資金愿意投入。
對高科技產品的生產企業而言,支出費用為:研究開發經費與項目投資成本K;生產經營成本C。收益為產品的銷售收入R(R=pQ,p為產品價格,Q為產品年銷售量)。
假設產品的研究開發與生產建設期為nK年,研發經費與項目投資成本K每年平均投入,產品的銷售期為n1,則可畫出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的資金流量圖(見圖1)。
在產品的開發和建設期和銷售期內的內部收益率IRR應滿足現值方程(以圖1中的零年為現年):

不難證明價格p是IRR的增函數。一般情況下,一個項目的內部受益率要大于基準收益率IRR0,由前面對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的風險分析可知,高科技產品的生產企業一般面臨較大的風險。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基本思想,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應該得到較高的投資回報,因此,高科技產品生產項目的基準收益率都會比較高。這樣就導致高科技產品的價格也會很高。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在計算產品的價格時,可以先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出考慮風險因素的投資收益率作為基準收益率,然后將內部收益率替換為前面計算出來的基準收益率,這樣計算市場上的最低定價。在上面的分析中,僅考慮了在銷售期企業采用單一定價的方式,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假設。在現實中,隨著其他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的加入,生產技術逐步成熟,市場逐步被打開,高科技產品的價格往往是逐漸下降的。
隨著科技進步的速度逐漸加快,一種高科技產品所面臨的風險,也會很快地從投入市場初期的高風險過渡到低風險時期,這是大部分高科技產品在短期內價格下降較快的主要原因,這也很好的解釋了數碼產品的價格下降較快的現象。
4結論
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面臨比傳統企業更大的風險,如果得不到這種高風險所應有的回報,是不會有企業也愿意投資于高技術產業的。因此,高科技產品的價格中較多的受到高科技企業所面臨的風險的影響。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越大,產品的定價就越高,并且,高科技產品的價格會隨著企業風險的逐步下降而下降。對于投入型高科技產品來說,產品的交易價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產企業與使用企業之間的風險分擔情況。

參考文獻:
[1]田方軍,董靜.企業技術創新風險的聚類分析:一項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1):120-123.
[2]張靜文,徐渝.科技型小企業新產品研發項目的風險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1):52-54.
[3]張平,劉珂.高技術產品的風險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11):130-132.
[4]賈志平.科技風險投資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科技進步與對策,1997(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