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全球化,電子商務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企業要想跟上新時期國際貿易的大潮,就必須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搶占先機,贏得光明的未來。本文從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出發,分析了我國中小型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中小型企業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企業“觸電”成為一種趨勢,并且這種發展趨勢逐漸擴展到境外,全球電商之間開始展開競爭。所謂跨境電子商務是指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進行交易和支付結算,同時通過跨境物流輸送商品,進一步完成交易的國際化商業活動。與傳統的電商相比,跨境電商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全球性、即時性以及便捷性等,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下單、付款等,很多中間環節在出口貿易中都可以省略,進一步消除了全球貿易的國界線。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技術,可以進一步推動經濟一體化、貿易全球化,同時具有較高的戰略意義??缇畴娮由虅找环矫娲蚱屏藝抑g的障礙,使得國際貿易真正走向無國界貿易,另一方面推動了世界經濟貿易的巨大變革。對于企業來說,通過構建開放、多維、立體的多邊經貿合作模式實現跨境電子商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寬進入國際市場的途徑,同時可以優化配置多邊資源,進一步實現企業之間的互利共贏。
1行業現狀
國際貿易歷史悠久,在傳統的條件下,貿易是在一定框架下的企業行為(B2B),是一個非常繁雜的商業過程,是專業行為。但基于網絡技術和現代物流而發展起來的跨境電子商務突破了以上制約,使其變為普通消費者都能夠參與的簡單買賣(B2C)。通過構建開放、多維、立體的多邊經貿實現模式實現跨境電子商務,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寬進入國際市場的途徑。在全球范圍內,通過互聯網和國際快遞等相關服務,國與國的民眾實現了商品的跨國銷售,無國界的網購大門至此而打開。個人海外跨境消費迅猛增長。西方同業一直對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的增長垂涎三尺。在中國,在線購物的消費者高達1.5億人,該數字比日本的全國總人口還要多,但是,這一數字僅為中國網民數量的三分之一。在中國的網絡零售市場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網在線銷售規模高達4,600億元,其市場份額逾八成。國外各大電商平臺今年來紛紛將眼光投入中國市場。eBay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李在現(Jay Lee)表示,目前,在大中華區年銷售額eBay與旗下支付系PayPal約為40-50億美元,在全球范圍內,兩者的活躍用戶數量分別為9,700萬和1億,無形當中,這些成為該公司與淘寶、當當網等本地業者展開競爭的武器。在商品質量、價格等方面,由于國內外之間普遍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推動了海外代購、海外淘寶等新興跨境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海外代購規模2010年為120億元,而2011年為265億元,年增長高達1.2倍。亞馬遜,ebay等著名海外電商平臺不僅加大了中國市場的宣傳力度,更將支付平臺便捷化,同時針對中國客戶不定時開展減稅包郵等促銷政策。加之海外轉運公司的日益壯大,利用互聯網,坐在家中,中國消費者可以通過一種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海外消費大軍中。
2國內跨境電商發展前景
跨境電商雖然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但是它的發展潛力非常之大,市場廣闊,消費群眾多且消費能力參差不齊,對于亞洲人口和國家眾多的地區,跨境電商具有明顯的優勢。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當前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通過各類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境內企業也已經超過20萬家。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約為1.6萬億元,2012年達到了約2萬億元。2012年我國外貿增速為6.2%,而跨境電子商務貿易規模同比增速超過25%。2013年同比增速,可達到30%左右。對于我國企業來說,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可以擴大海外營銷渠道,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我國外貿的轉型升級。阿里巴巴國際版、誠商網、敦煌網等第三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展示商品、搓合成交、后續服務的一站式便利服務。同時淘寶天貓、京東商城等企業也相繼設立了海外版網站,在海外還有一些企業積極籌建自營倉庫。支付寶、PAPAL等支付平臺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手段。DHL、EMS等國際國內物流企業也抓住商機,積極為相關企業提供定制化的快捷物流服務。
3面臨的問題
3.1法律法規體系
政府尚未建立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體系,在監管、結匯、稅收等方面沒有統一、穩定的適用制度保障。目前跨境電子商務面臨信息可跨國境交流而貨物與資金的流通卻被國境隔斷這一結構性矛盾,也未能實現個人小額進口稅制的系統化管理。唯有使網絡交易納入法律、法規的有效監管之下,有法律保護和監管的跨境電子商務才能健康發展。
3.2服務平臺有效搭建
盡管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大量建立,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平臺的建立并不代表流暢使用的能力。大多數中小企業對于跨境電商的概念模糊,政策了解不清。電商平臺缺乏對中小企業的相關概念推廣及培訓。其次,跨境物流相對于國內物流因為其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使得商家的跨境物流成本高、速度慢,嚴重制約了跨境電商的發展。通常來講,跨境電子商務較國內的電子商務,對于物流的要求更高,比如其需要建立一個囊括跨境的倉庫、計稅和運輸等諸多問題,需要一套成本低、速度快的高效物流體系。我國還是一個以勞動力生產為主的國家,信息科技化技術不強,物流企業信息處理水平能力低,其分揀、包裝等流程都是人工處理,這就導致了低效的物流操作和低客戶服務水平。最后,價格及服務也是跨境物流面臨的一個問題,價格的優勢、商品到達的及時性和服務態度都是商家選擇物流的標準。電商和物流一直是搭檔式的出現,國內電商的發展帶動了境內電子商務物流的變革,一大批民營快遞公司的興起,使國內電子商務交易的便捷性得到極大的保證及提高。而相比之下,盡管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業作為現代物流業領域中的新生事物,已經展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但跨境物流還有些措手不及,伴隨著小額跨境電商交易市場的進一步成熟,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企業還存在著巨大的上升空間。
3.3中小企業自身意識
戰略抉擇要求企業具有戰略性的思維并擁有果斷的進去過程。中小企業零售商在發展過程中更需要對于環境變化的靈敏嗅覺,資源渠道的整合能力及建立可持續發展競爭力的優勢。面臨如火如荼的國內電商市場,缺乏戰略動力。認為跨境電商離自己太遠,面對國內市場的強大競爭,不愿花更多成本投入到新市場。其次,自身產品無特性,面臨國際市場難免心虛,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就此被制約。而面對日新月異的國際電商市場和巨大的貿易差,很多商家對于涉足國際電商市場仍然猶豫不決。就貴州而言,少數民族飾品及手工藝品制作精良,成本低廉卻一直深受海外游客喜愛。對于外貿業而言成本過于低廉,而大多數中小企業卻對于跨境電商不知所措。國家政策幫扶,地方政府的宣傳以及培訓才能切實提高企業將產品開拓海外渠道的信心。
3.4跨境電商人才的奇缺
來自淘寶大學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僅只針對在淘寶平臺上的電商企業而言,人才缺口就高達百萬,而整個電商行業未來三年的人才缺口將達到445.7萬。而在跨境電商領域,人才則更是稀缺。東莞市跨境電商協會一負責人透露,在跨境電商貿易額方面,廣東在全國所占份額超過60%,而在廣東這塊“大蛋糕”中,深圳占據了半壁江山,東莞只及深圳的10%左右。東莞作為制造業名城,跨境電商貿易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會外貿的不會做電商,會電商的又做不了外貿。語言加技術的門檻把技術人員都擊倒了發達地區,“外貿+電商”的復合型人才在市場上的緊缺讓很多想做跨境電商,因為不會、缺人、沒氛圍只能作罷。
4結論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成了近兩年來電商界的一匹“黑馬”。由于政策的有力支撐,加上跨境電商具有海量商品信息庫,擁有了面向全球市場的巨大潛力,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趨勢。然而中小企業如何面對機遇而迎接挑戰,在跨境電商中勇于開拓思維,突破局限,打造全市的市場地位是中小型企業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問題。國家的支持,政府的幫助,企業內部自身調整思維,社會相關培訓機構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只有多方共同努力,國內的跨境電商之路勢必迎來更廣闊的天空。
參考文獻:
[1]周嘉娣.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及建議[J].中國商貿,2013(34).
[2]朱益民.跨境電商的生存法則[J].上海國資,2014(3).
[3]葉純青.電商界的“黑馬”———跨境電商[J].金融科技時代,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