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就是技術的競爭,企業只有具備技術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企業專利管理又是促進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保護創新成果,規避創新風險的有力保障。本文基于微觀層面、相對較新的角度———資源觀,概述專利管理的概念,探索專利管理以及專利管理和技術創新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專利管理技術創新技術創新績效高新技術企業
1概述
近年來,專利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專利要求必須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專利的目的是為了讓專利所有者擁有排他性使用該項技術的權利(Chesbrough,2006),使其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動態的和無形的資產,尤其是在高新技術企業,如生物技術和化學品行業。本文主要定位于高新技術企業,探討專利管理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其中重點討論了專利管理對技術創新績效的影響,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專利管理提供理論指導,最終目標是通過有效的專利管理改進創新績效。
2專利管理與技術創新的內涵
2.1專利管理的內涵專利管理一般定義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產權制度安排,創建激勵技術創新的制度環境,促使技術創新主體充分發揮創新技術作為生產要素、無形資產、戰略資源的重要作用。目的是促進新技術的創造、推廣和應用,以此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專利管理的作用機制重點表現在專利獲得、保護和商業化三個環節,這些環節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實現技術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和商品化,促進高質量的經濟增長。
國外學者Macdonald(2004)對“專利資產管理”做了廣義上的定義,有效的專利管理是組織維持其競爭優勢必不可少的手段。先前的研究使用專利來衡量組織技術創新績效,并把它們作為創新的產出(OECD,1997;Cohen等人,2002)。然而,事實上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專利可以作為創新的成果。大多數無形資產的創新成果沒有或不能獲得專利。因此,作者認為,專利確實是一個防御工具,但其作用并不僅限于防御工具,更是一個戰略工具。這種轉變需要深入的調查專利管理和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
2.2技術創新和技術創新績效的內涵技術創新實質是一個過程,包括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究開發、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及其商業化。技術創新源于熊彼特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包含了生產新產品、采用新工藝、開拓新的市場、獲取原材料新的來源、創建了新的組織形式五個內容。企業只有依靠技術創新才能發展。企業技術創新產生的技術發明、專有技術、專利技術等都是企業獨特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無形資產在企業的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曲元元,2008)。
技術創新績效是指對一個企業知識的應用和技術創新活動的評價(Hagedoorn和Cloodt,2003)。創新績效的定義有兩層含義。廣義上講,創新績效是指技術發明和創新業務知識。同樣,創新績效也可以表述為經濟績效EP和社會績效SP(Shan,2002),產品績效和工藝績效。在高新技術企業,績效通常與技術創新緊密相連。因此,創新績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新過程的有效管理,以及管理者應該繼續識別、開發、保護、分配資源和能力,以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狹義上說,技術創新績效是指一個公司引入市場的發明創造的數量,即新產品,工藝系統,或者新設備。雖然許多學者對于專利是否納為技術創新績效的指標意見不一,但他們一致認為在高新技術技企業,專利是衡量技術創新績效的合適指標(Mansfield,1986)。本文結合技術創新績效廣義與狹義的概念,定義指標內容應該包括經濟利益,在技術創新過程中企業的社會責任。即技術創新績效由經濟績效(EP)和社會績效(SP)來衡量。EP主要是指新產品或服務,利潤的主要來源和創新成功率的報告。SP主要是指在生產和管理過程中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
3專利管理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3.1專利管理為技術創新提供保障從專利管理的一般定義可知,專利管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產權制度安排,創建激勵技術創新的制度環境,促使技術創新主體充分發揮創新技術作為生產要素、無形資產、戰略資源的重要作用。專利管理的目的是促進新技術的創造、推廣和應用,以此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這樣的制度環境下,政府不再干預企業的市場經營活動,而是提供了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完善的法治體系。因此,專利管理的制度環境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就能避免其他企業搭便車的行為,以及竊取技術創新成果和知識資產的行為出現。最終激勵企業追求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3.2專利管理能夠降低企業技術創新風險專利管理的制度環境為技術供需雙方提供交易平臺,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場風險。因為并不是所有的技術創新都能為企業帶來收益,有些創新活動會給企業帶來風險。比如競爭對手比本企業更早推出更具創造性的新產品,或是消費者在消費觀念和需求上發生了相應變化,或新產品投入新市場的成本太高,企業盈利過低或不盈利。企業通過專利管理可以規避技術創新的市場風險,企業通過專利管理調查專利文獻,從已有的專利技術中汲取思想、經驗和教訓,做好相關領域技術和市場的預測,最終通過申請專利來鞏固市場地位等。針對市場需求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以及競爭對手施加的壓力,高新技術企業不得不承擔愈來愈大的市場風險這一問題。企業可以通過專利管理調查專利信息,預測市場前景;最后通過申請獲得專利來增加防御屏障,從而采取比較靈活的策略規避市場風險。
3.3專利管理能夠激勵技術創新,維持企業競爭優勢良好的專利管理能夠確??萍既藛T的創新成果不被竊取,激發科技人員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因為技術發明創新獲得了專利,可以激勵科研人員的發明創造積極性,進而推進技術創新。所以,有效地專利管理也是激勵科研人員發明創造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專利制度通過發明創造者的專利申請獲得而依法授予其專利權,專利權人就擁有了排他性的使用權,或者進行專利權轉讓后,可獲得比投入大得多的回報,這樣就有了資金來源,可以支持科技人員繼續新的發明創造,促進技術創新成為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此外,專利管理通過實施無形資產管理、保護專利技術和技術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方式對技術創新成果進行保護,從而使企業保持技術創新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3.4專利管理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績效提升專利管理是高新技術企業提升技術創新績效的途徑之一。不管是企業還是社會的技術進步、創新往往都是與專利保護密不可分的,專利的獲得能夠激勵技術創新。專利獲得對于專利的保護和商業化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專利的獲取和商業化的結合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創新績效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提高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技術創新績效的關鍵是有效的專利獲得和緊隨其后的專利保護和專利商業化。
3.4.1專利獲得提升技術創新績效。專利獲得是技術創新的成功標志之一。一個重要專利的獲得能夠促進銷售額提升,增加市值。專利引用也能夠提升企業財務績效,進而提升企業績效。由于我國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處于制造業領域,專利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專利的獲得就意味著企業無形資產的增加。專利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一種生產經營性資源,能夠為企業的技術創新績效帶來積極影響。
3.4.2專利保護提升技術創新績效。專利保護的作用是防止競爭對手簡單地復制或反向發明。專利保護降低了公司感知市場的不確定性,并且降低了等待的時間價值;因此,專利保護能提高企業的經濟績效。企業要想成功地通過內部(如產品開發)或外部開發手段(如轉出授權)獲得技術回報,就需要進行足夠的專利保護,來維持高新技術企業專利的有效性,最終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績效。
3.4.3專利商業化提升技術創新績效。專利管理由專利獲得到專利保護的最終目的是進行專利商業化。專利商業化的模式包括獨立的生產,特許經營,規范專利許可,銷售,建立初創企業和企業聯盟。
高新技術企業的專利獲取、專利保護都是為了專利最后的成功商業化,通過專利商業化將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資產,為市場提供所需要的產品,從中獲取利潤。
4小結
本文以高新技術企業為背景,采用文獻分析結合行業實際情況討論了專利管理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其中,重點論述了專利管理對技術創新績效的影響。未來高新技術企業應該對專利管理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國家專利管理制度的大環境下,根據企業的自身條件和規模,建立符合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的專利管理體系,為企業整體的技術創新提供保障,以確保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陳仲伯.高新技術企業持續技術創新體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3.
[2]姜艷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專利戰略及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6):455-457.
[3]傅家驥.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該抓什么———再論技術創新[J].科技和產業,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