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業間的競爭日趨于同質化,如何在競爭中獲得優勢,開辟新的業務不失為權宜之計。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面臨資金問題,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存貨占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本文綜合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瓶頸,通過分析新的金融環境下銀行業面臨的挑戰以及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來展望物流金融業務開展的前景。
關鍵詞:中小企業物流金融存貨
1物流金融業務簡介
物流金融業務的參與者是由銀行、第三方物流企業、借款企業三方構成,在整個業務過程中涉及到物流、資金流、商流、信息流。整個過程建立在契約的基礎上進行的,如何把控業務風險將是項目成功的關鍵。
2物流金融業務可行性分析
2.1銀行視角銀行業曾一度被稱為可以“躺著賺錢”的行業,不過隨著國家政策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躺著賺錢”的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2013年6月份阿里集團推出余額寶、京東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各種P2P貸款產品等等無不對銀行的各項業務構成沖擊和挑戰。銀行的壟斷地位所帶來豐厚的利潤使得民營資本垂涎已久,隨著國家的金融改革,“民營銀行”這個被呼喚多年的事物終于可以落地生根了。面對新生事物的沖擊,競爭自然是少不了的,銀行除了提高服務水平之外更要開辟新的業務來應對挑戰。由于中小企業缺乏固定資產從而它們的資金需求往往得不到滿足,銀行的貸款對象不應該僅限于那些大企業以及國有企業,在這個層次的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對于中小企業這一細分市場,銀行應充分認識到其特點,針對性的設計出合理的貸款產品。物流金融這一業務的興起為銀行帶來了新的思路,也是銀行應對新的挑戰和危機的有效法寶。
2.2物流企業視角眾所周知物流行業是一個高勞動密集型產業,同時對交通基礎設施、相關政策法規以及能源的依賴程度很高。油價的上漲、公路的濫收費等等都是對物流企業的重大打擊,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人工成本也將逐步攀升,這對物流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運營成本的提高將直接影響其收益。面對高昂的物流成本以及較低的服務價格的雙重壓力,物流企業的盈利難、低盈利的狀況也是情理之中。由于物流行業的準入門檻很低和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導致物流業的競爭異常激烈,很多物流企業不得降低服務價格以求生存。行業利潤的降低,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很多區域性的中小型物流企業如何面對日益同質化的競爭關乎其企業今后的發展,脫離同質化的惡性競爭,開辟新的業務從而形成差異化,不失為物流企業的一個選擇。今年來物流與供應鏈金融的興起,給物流企業帶來了新的希望。傳統物流企業的利潤點大都集中在倉儲和運輸方面,隨著中國經濟及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業必定面臨行業洗牌,如何在未來的物流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物流企業的轉型是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無論是UPS還是世界最大的船運公司馬士基,它們最大的利潤來源都已經轉向物流金融服務。2001年5月, UPS并購了美國第一國際銀行,將其改造成為UPS金融公司(UPS Capital)。以此為基礎,UPS開始為客戶提供所謂的“IRS”服務,即包括以存貨、國際應收賬款為抵押的貿易融資等業務[1];1999年,中儲正式開始倉單質押業務。抵押產品涉及黑色金屬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建材、食品、家電、汽車、紙張、煤炭、化工等諸多種類[2]。
2.3中小企業視角中小企業資金的短缺歸結起來有以下幾個原因:①大量的存貨不能及時的銷售出去從而占用大量的現金流這樣就使得企業不能再進行轉投資。②延遲支付使得銷售出去的商品不能及時的兌現從而不能進行再生產。③融資路徑狹窄。很多中小企業由于沒有能夠作以抵押的不動產從而不能從銀行方面獲得融資。④股市債券等融資體系發展緩慢。以上幾個方面導致了中小企業面臨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當前中小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還是銀行的信貸。銀行對風險的把控非常嚴格,這使得大部分銀行更愿意為那些大型企業提供貸款。這主要是因為即使大型企業經營不善,他們有大量的固定資產擔保,足以抵消信貸所帶來的風險。綜上所述,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資金問題與其自身特點有關。與此同時,我國中小企業擁有大量的存貨,這些存貨占用了企業大量的流動資金,使得企業面向市場做決策時受到資金的約束。如何利用好這些存貨的價值也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關鍵所在。實際上,除了沿海一些發達地區,我國大部分銀行對存貨質押融資這一創新還是非常謹慎的。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銀行不能很好的把控存貨質押融資的風險,就這個意義上來說只有物流金融的發展,才能更好的發揮中小企業的存貨價值,從而解決其融資難問題。物流金融從其業務特點來說剛好迎合了中小企業的特點,從而能更好的被中小企業接受。
3總結
本文先對貸款資金的供應方銀行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知道銀行面臨的競爭迫使其進行業務創新,從而引出物流金融業務符合銀行需求。接著對物流企業現狀的分析,在同質化競爭日益嚴重的環境下,物流企業有必要開拓新的業務從而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最后對資金需求方的中小企業的分析可知,融資難問題始終困擾著沒有固定資產的那些中小企業,擁有大量的存貨又是他們的共性,因此新的融資方式是其所需要的。物流金融正是為中小企業量身打造的融資方式,那么它實施的可行性更是不言而喻。通過對物流金融業務的參與者進行分析可知,物流金融具有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許天飛.UPS走向物流金融高級階段[J].物流時代,2009(3):58-59.
[2]劉增輝.誠通集團:中國物流金融的先行者[J].封面報道,2005(13):40-43.
[3]童蓉.物流金融業務的風險分擔與收益分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