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報告對新時期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就是要“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面對企業自身改革發展以及面臨的市場發展新形勢,城市供水企業應在強化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實現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服務用戶等活動的有機結合等方面創新思路、大膽探索。本文以合肥供水集團黨建工作標準化的創建實踐為例,不斷探索新時期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新模式。
關鍵詞:供水企業黨建工作標準化
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為長期以來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給出的新思路和新目標。
自黨中央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在合肥市委和市國資委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合肥供水集團黨委以創新發展為主線,率先將ISO質量管理理念引入企業黨建工作,以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的創新實踐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不斷探索新時期企業黨建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增強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堅持“黨建帶群建”的原則,向工會、共青團工作延伸,建立起一套具有合肥供水特色的黨群工作標準化管理體系,實現了黨群工作的標準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有效提高了企業黨群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強力地推動了企業跨越式發展。
1標準化管理體系的建立
在黨群工作標準化建設過程中,合肥供水集團黨委將 ISO質量管理理念與黨群工作實際有機融合,注重對黨群系統內的組織結構、管理職責、工作程序和過程、資源需求等要素及其相互關系整合,把管理鏈中的各種分力變成合力,達到整體效果最優。
1.1頂層設計實現黨政相融互動在《管理手冊》中,合肥供水集團黨委從頂層設計出發,確立以“出好水、育好人”、等黨建、工會和共青團工作方針,通過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凝聚全體供水人的智慧和力量,實現“讓人人用上優質水、放心水、幸福水”的企業使命,實現了黨建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有效銜接。
1.2尊重員工首創實現標準化全覆蓋合肥供水集團黨委堅持開門搞標準化的原則,充分尊重黨員職工群眾的首創精神,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按照“全覆蓋與可操作性”原則,結合企業工作實際,以黨委會為最高決策機構,識別并策劃“組織建設、先進性建設、廉潔從業和風險防控、群團建設、特色活動/品牌創建、體系管控”六大控制過程,建立了32個《程序文件》以及相應的支持性文件和質量記錄等,建立了以《管理手冊》、《程序文件》、支持文件等為一體的黨群工作標準化管理文件體系。
2標準化體系的運行
2.1抓住“三個難點”
2.1.1抓理解。在統一思想認識、提高標準化理論認知能力等方面下功夫,采取走出去學習考察、聘請專家集中授課等形式,發揮企業網絡、報紙及《貫標動態》陣地作用,多形式、多渠道講解指導、釋疑解惑,為體系順利運行奠定了理論基礎。
2.1.2抓落實。一是建立“三位一體”的領導機制。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明確管理者代表職責;人力資源部(貫標辦)專門負責、統籌協調,黨群工作部門對口指導各基層黨群組織,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保障機制,為體系有效運作提供了組織保障。二是實行網格化管理。堅持“書記抓、抓書記”的原則,以支部為單位設立網點,履行黨支部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分片包干,協調推進。三是建立考評機制。標準化建設情況與生產經營工作月度同匯報、同考核,與黨建目標管理考核、黨支部達標升級考核、黨員目標管理考核和績效考核、評優評先相掛鉤,大大增強了全體員工參與黨群工作標準化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責任心。
2.1.3抓細化量化。實行全過程、目標化管理。建立、實施《黨建工作及精神文明建設目標考核管理程序》,將黨群工作細分為28大項,量化73小項考核指標,月度檢查、季度考核、年終驗收,增強了黨群工作活動目標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
2.2用好“四種方法”
2.2.1運用特色工作法,提高黨群工作相融性。將上級黨群組織要求的“規定動作”與體現本企業工作特點的“自選動作”合二為一,立足企業實際,創造性地開展黨群特色品牌建設。一是“師帶徒”活動。建立、實施《“兩培兩帶”活動管理程序》,豐富“兩培兩帶”內涵、規范師徒選拔條件、創新師徒結對教學管理與考評方式,實施“師帶徒”人才強企戰略。二是志愿者服務活動。建立《“貼心小棉襖”志愿服務工作管理程序》,將志愿服務活動與打造“貼心小棉襖”服務品牌有機結合,探索黨員職工群眾立足崗位爭優秀、“貼心”服務當先鋒的長效機制,形成了志愿者服務的網格化、板塊化、全覆蓋。
2.2.2運用過程控制法,提高黨群工作效能。一是常規活動過程“三級控制”。建立、實施紀檢監察、信訪、廉政風險防控等管理程序,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突出對重點工作、重點崗位、重要區域(部門)控制,建立內容科學、程序嚴密、有效管用的廉潔從業和風險防控機制。按照“黨委對黨支部實施控制、黨支部對黨小組實施控制、黨小組對黨員實施控制”三級控制原則,建立、實施《“三會一課”管理程序》。在目標過程控制上,通過《黨建工作及精神文明目標考核管理程序》,對黨建工作精神文明目標考核工作實施“年度目標分解———月度限時辦結———日常周計劃”三個時段動態控制。二是特殊過程層層管控。在員工管理上,加強對職業生涯管理,從員工入職開始輔導員工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建立《員工積分獎勵管理辦法》等激勵機制鼓勵員工崗位學習成長;以業績、品德、知識、能力為指標,以績效考核、360度評價、崗位勝任能力模型測試為手段,構建員工業績評價機制,暢通員工晉升通道。在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建立、實施《管理人員和人才隊伍建設管理程序》,堅持“比馬賽馬不相馬”的用人理念,設立公開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組織考察、黨委決策、公示等程序,并在面試環節首次采用“黨委會票決制”,加強對科職以上管理人才及后備人選的選拔任用。在黨員發展過程中,建立《黨員發展管理程序》規定發展黨員民主推薦、預審、票決、公示、責任追究等過程,從源頭控制,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教育、考察,明確了“學習培訓少于40學時”、“民主評議合格率低于95%”、“公示有異議”等10多項“一票否決”指標。
2.2.3運用顧客滿意測量法,增強黨群工作目的性借鑒現代營銷管理理論,將上級黨群組織、同級行政及黨員和員工視為黨群組織的顧客。堅持“以顧客滿意為關注焦點”的原則,以上級組織滿意度測評、基層組織與職工群眾滿意度測評為主要方式,建立黨務公開、民主評議等管理程序,建立黨務公開、民主評議、五級書記大走訪等長效機制,關注顧客需求,一切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增強顧客滿意。
2.2.4運用持續改進法,形成黨群工作良性循環嚴格按照ISO質量管理“持續改進”的特點,以黨支部及精神文明目標考核管理為主要內容,建立、實施黨群工作內部審核、管理評審、不符合服務及糾正預防等控制程序,對黨群工作標準化體系不斷改進,使黨群工作得到創新發展。
3標準化體系運行成效
黨群工作標準化體系的建立和實施,使各項工作實現了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跨越。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有力促進和保障了企業生產經營等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一是實現了黨建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的相融互動。黨群工作標準化體系始終堅持“以顧客滿意為關注焦點”的原則,通過特色活動品牌創建,較好地改變了過去黨群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融合不夠緊密的問題,呈現出“黨政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步、相融互動”的良好局面。二是較好地解決了隨意性問題。各項黨群活動都嚴格按照PDCA閉合循環(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Action行動)和“5W1H”分析法(when何時、where何地、who何人、why何因、what何事、how何法),實現了程序化控制、標準化考核、持續化改進。三是較好地解決了落實難的問題。標準化體系的實施,將上級黨群組織工作目標、企業年度黨群工作目標及生產經營目標有機結合、有效分解,通過目標化過程控制,量化細化考核指標,使得各項黨群活動得以有效落實。四是建立健全黨群工作長效機制。標準化體系的實施始終以顧客滿意為關注焦點,對黨群各項工作實行全過程控制、動態化管理、標準化考核、持續化改進,真正實現了“寫我所做、做我所寫、記我所做、糾我所錯”的PDCA循環,使黨群工作形成了一套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萬福義.黨章和黨的建設讀本[M].人民出版社.
[2]蘇秦.現代質量管理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3]黃津孚.現代企業管理原理[M].第四版.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4]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19000-2008GB,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年3月.
[5]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企業標準化體系實施指南[M].中國標準化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