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是中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重要支撐和發展重點就是航空物流,近年來,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航空物流的發展雖已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發展所受的制約仍很明顯,本文分析了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航空經濟物流信息化
1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航空物流的優勢及問題
1.1政策優勢
2012年11月17日,中原經濟區規劃得到國務:的正式批復,同時同意了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請求。在這種情況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作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而航空物流作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發展的重點;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已經被中國民航局確定為“十二五”期間全國惟一的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試點。
1.2區位優勢
1.2.1鄭州地處河南省中部,是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鄭州有著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交通網,是國家南北、東西交通大動脈的樞紐要沖。鐵路、公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優勢在一定程度上為集聚貨運客源提供了保障。首先,鄭州是中國鐵路線上的雙十字交匯點。以新鄭機場為中心,全國五分之三的人口和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在一個半小時的航程可以實現全覆蓋。其次,鄭州具有良好的內陸空域條件,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入主要航線,進一步與東西南北進行銜接,在大范圍內展開聯程聯運,同時可以對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經濟區進行覆蓋,具有明顯的航空運輸優勢。再次,鄭州作為全國公路主樞紐之一,具有明顯的公路交通運輸優勢,在此交匯的干線包括京珠高速、連霍高速、107國道和310國道等。
1.2.2在航空港內建設綜合保稅區,鄭州是國內的首例。在航空港內綜合保稅區與機場口岸之間實現了“區港聯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為航空物流發展創造條件。
1.3產業優勢
隨著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河南省進一步引入了出口型制造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大批生產周期短、運輸要求快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航空物流成為首選;在貨運量增長速度方面,鄭州機場在全國前三十名主要機場中保持第一,而且勢頭旺盛。憑借自身優越的地理位置,鄭州機場逐漸成為國內外航空公司及貨代公司布局的理想地,例如俄羅斯空橋貨運航空公司、香港國泰開通了貨運專線,中外運和美國UPS已簽約入駐;富士康項目在鄭州發展勢頭良好,這些都會大大增加未來鄭州航空貨運量。
2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航空物流的劣勢
2.1信息化水平低
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對于航空企業來說,通常情況下,能夠掌握更多、更真實的貨源信息、航線網絡等,這些對航空企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鄭州航空港來說,航空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不夠完善,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滿足現代航空物流發展的需要,軟件落后一方面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給貨主帶來麻煩。由于不能及時傳遞貨物信息,進一步影響了航空物流服務的準確性和效率。航空公司與航空貨代、機場之間沒有形成統一的公共信息平臺,降低了信息的利用率和共享程度。
2.2物流基礎設施薄弱
一是貨運倉儲庫面積小,功能單一。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為例,2007年在對貨運倉儲庫進行擴建前,其建筑面積為4350平方米,根據設計要求,年處理貨物能力為3萬噸。在這樣窄小的場地上進行生產,一方面增加了貨物安檢、收交、核查、保管、分撥的難度,另一方面容易導致場所出現混亂。二是有待進一步完善地面交通體系。進入機場,除了高速公路外,需要進一步引入地鐵、城際鐵路和公交系統等。三是有待進一步完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以及港區孟莊、薛店站的基礎設施等,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航空港的鐵路貨運能力。
2.3人均收入水平較低,對于進口產品的消費能力也不強
廣東、蘇州等是我國航空物流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航空物流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等消費地,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距離這些地方相對較遠,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集散能力。為了迎合國際物流集散地這個比較優勢,需要進一步發展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航空物流。
2.4缺乏國際航空物流相關專業人才
歸根結底,人才的競爭才是當今世界任何行業競爭的關鍵。物流行業在我國和河南省都是剛剛開始發展,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航空物流急迫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目前,盡管河南省制定了20條優惠政策,對航空物流發展予以支持,在高端人才引進方面,從住房、稅收和職稱評定等項目傾斜,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航空物流人才不足問題,但是鄭州航空港國際航空物流發展依然受到人才的影響和制約。
3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航空物流的對策
3.1加強對航空港航空物流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
航空物流產業的發展,對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政府應加強對航空物流產業發展的政策。要加大資金投人,設立航空物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機場建設和管理、航空公司新開辟的貨運航線、新進入航空港區的物流企業進行補貼,使企業降低成本,形成價格競爭優勢,吸引更多的航空貨運業務。對業績好的航線和物流企業進行獎勵,支持其快速發展。政府還應積極與海關協調,簡化航空貨運通關手續,提高通關效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做好航空港區道路、機場、車站、港區附近公路鐵路的修建和維護,以及倉儲、配送等各種配套設施的完善。此外,還應出臺支持航空物流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在土地征用、稅收、信貸等方面,為航空物流各類企業提供優惠和支持。
3.2加快現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
航空物流企業的生命就是信息技術,現代化信息技術主要包括條形碼、GPS、GIS、EDI等。在聯邦快遞等國際知名物流企業中,這些技術早已普及,但在鄭州卻非常罕見。在鄭州航空港區的整體設施配備中,與硬件設施相比,軟件信息處理的能力和水平還比較滯后。通過研究開發現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統,在一定程度上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發展奠定基礎,提供保障。對航空企業、航空貨代、機場三者的信息網絡系統進行整合,鄭州航空港應加快進行,建立和完善航空物流數據信息中心,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將不同部門、地區,甚至不同國家的信息通過數據中心進行連接,同時更新數據,從根本上解決各部門之間信息流通不暢的問題,通過對信息進行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航空物流的協作水平。
3.3完善航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國際航空物流的前提和基礎,是完善的航空物流的硬件設施。例如,在大型倉庫和專業化的機械儀器等方面,高技術條件在鞏固和強化鄭州航空港的國際貨運吞吐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鄭州航空港應解決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完善物流基礎設施:
3.3.1加快擴建貨站倉庫,對于倉儲設施、貨物處理中心等加大建設力度,在標準化、專業化機械儀器設備方面,加大投資的力度。
3.3.2建立健全地面交通系統,對新鄭人民東路、鄭州大學路南延等道路進行規劃,打通機場連接市中心及主要工業開發區的干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進出機場的效率。
3.3.3進一步實現貨運的無縫銜接,加速將地鐵、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引入機場。
3.4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為航空物流產業提供人才支持
航空物流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保證航空物流快速發展的根本是現代化人才。因此必須進行現代化人才的培養和供給。第一,可以選擇與學校進行合作,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企業開展訂單培養,提高學生在校學習的實踐性和專業性。第二,航空港區政府應主動與教育主管部門、高校協調,舉辦航空港區及航空物流專場招聘會,為港區各類物流企業招聘人才。還要采取多種優惠措施,提供優良的工作環境和可觀的待遇,這樣才能吸引并留住人才。第三,對在職人員進行培訓。當下知識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企業更要注重人才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應該多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對在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在職人員的知識水平、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尹猛基.加決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產業發展的對策[J].經管研究,2014(6).
[2]賀衛華.發展國際航空物流推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4(5).
[3]周曉利.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航空物流發展策略———以鄭州為例[J].企業經濟,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