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應用型軟件工程本科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角度出發,結合廣東科技學:已開設的課程體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出了軟件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新構想。
關鍵詞:課程體系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
1概述
縱觀中國各大高校,85%以上:校都設有軟件工程這個專業,但是各個: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實施過程、培養效果卻不盡相同。特別是在民辦本科:校生源質量普遍低于公辦:校的背景下,研究我:人才培養方案并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培養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據中華英才網、前程無憂網等數據顯示:一方面企業難以招聘到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崗前培訓成本過高;另一方面,高校對企業的人才需求缺乏了解,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脫節。因此,如何構建具有我:特色的軟件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2軟件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理論基礎
2.1開啟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當今企業最流行的軟件技術,學:定期聘請企業資深項目經理人到我:課堂現場講授部分課程。另外,我:與合作企業共同建立軟件工程專業實習基地,并派出資深教師現場指導,這樣使得學生學習的知識能夠滿足企業的崗位要求。同時避免了我:閉門造車,與企業需求脫節。
2.2根據社會需求崗位建立課程體系通過對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三大求職網站招聘軟件人才崗位的要求等數據進行系統分析得出:數據以搜索廣州市為例,軟件工程專業崗位需求主要有以下幾類:Java軟件工程師,Android開發工程師,C#軟件工程師,C++軟件工程師,高級系統架構師,數據庫工程師,WEB網站開發與維護工;然而,Java軟件工程師、C#軟件工程師以及Android開發工程師崗位需求量較大。另外,這些崗位在理論上均要求入職人員掌握數據庫原理、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微機原理等基礎知識,特別需要精通C/C++語言,基于以上這些思路來建立軟件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保證學生能夠系統地掌握并理解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
3軟件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確定
3.1調研分析市場主流技術,按照不同技術方向設定專業課體系因為我:是民辦本科:校,同時又定位為應用型本科,畢業生主要服務于東莞,所以我們制定的課程體系所針對的對象是本科生;那么我們將4年8個學期劃分如下:即5+1+1+1的教學模式,5個學期校內教學,一個學期軟件開發實訓,一個學期企業項目實訓,一個學期校內項目綜合實訓(畢業設計);其中,又將5個學期劃分為3個學期的專業基礎教學,2個學期的專業分類教學,在專業基礎教學過程中主要開設專業基礎課,如數據結構,數據庫,微機原理,C++等課程,在專業分類教學過程中將軟件工程專業劃分偏向硬件類軟件開發和偏向軟件類開發兩個方向。高度模擬企業軟件開發流程和項目管理,選擇實際應用項目分組進行軟件開發。1個學期軟件開發要根據學生所選方向進行分類學習,在1個學期的企業項目實訓時,組織學生到合作企業參與實際開發工作,使得學生能夠整體掌握開發流程以及相關技術原理。
3.2根據學生基礎以及學習興趣選定課程體系方向根據崗位分布規律以及所學習技術的先后順序,將主要課程體系歸結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開設計算機導論、高等數學、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機構、計算機網絡、微機原理機、數據庫、操作系統等基礎課程,為后續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個階段主要培養學生過硬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操作技能。第二個階段開設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這個階段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初步較強的編程能力,并完全理解軟件開發的過程和思想,此時學生能完成工作崗位上一些簡單開發工作。第三個階段開設ASP.net程序設計、ASP.net企業級開發、JSP程序設計、J2EE企業級開發,同時開設UML、XML課程供學生選擇。
另外,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開設的課程劃分偏向硬件開發和偏向軟件開發兩個方向:偏向硬件方向我們加開單片機,ARM等課程,學生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方向。該階段以前兩個階段為基礎,結合校內實訓,企業實習的項目,使得學生具備計算機軟件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能使用軟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術來分析、設計和實現計算機軟件系統的能力,畢業后能在IT行業、科研機構、企事業中從事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的開發和研制的高級軟件工程技術人才。
3.3定期選派教師參加企業研發來保障師資水平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對課程體系建設來說至關重要。目前,我校軟件工程專業教師的理論水平能夠滿足教學要求,但欠缺企業大型軟件開發的實際經驗,因此在打造強大師資水平方面,我校也相應制定多種措施和規劃,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寒暑假可帶薪到企業參加實際項目開發;鼓勵教師繼續深造,學校給予一定的獎勵;定期組織教師到相應的科研單位、著名:校進行教學交流等實踐活動。
4結束語
相信通過上述課程體系培養的畢業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軟件工程所遇到的問題,并且具有1年左右的實際軟硬件開發經驗,適應現代化工程團隊的分工以及新產品和新系統開發設計,能依據自身所學技能自發學習并優化自身的理論知識體系和實際工作經驗,擁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敏銳的專業戰略眼光。
參考文獻:
[1]吳曉艷.獨立學:軟件工程專業建設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24):6901-6902.
[2]聶軍,陳孟祥.論高職:校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新一代,2012(440):81.
[3]崔巍,張建,邢國波.面向就業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