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發展的重要任務與目標,而工會作為高校重要有機組成,充分發揮工會教育職能的作用勢必將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本文闡述了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分析了當前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情況與意義,研究了工會在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中提供的積極推動作用,并提出了高校工會在創新創業教育上的具體措施與實施辦法。
關鍵詞:工會創新創業
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需要,是社會和經濟結構調整時期人才需求變化的要求,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在醫學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工作中,高校工會必須充分挖掘自己的教育職能的作用,積極探索如何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和創業人才搭建多元化的平臺,從而可以更好地實現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完成國家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1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1.1社會需要創新創業教育黨和政府倡導創新,鼓勵創業。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鼓勵創業,支持青年創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十八大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高水平的創新人才,報告提出市場在資源配調中起決定性作用,將市場提升到決定性地位,給創業釋放出積極信號,創業環境將更加優越。教高[2011]6號,教學[2012]11號和教學[2013]14號文件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舉措的提出,都提示著社會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迫切需求。
1.2學校需要創新創業教育皖南醫學:創建于1958年,是安徽省省屬普通高等醫學本科:校和國家首批具有學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50余年來,學校堅持“培養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適應社會需求,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這一人才培養目標,強調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培育了一大批德藝雙馨,服務基層的應用型醫學人才。隨著學校辦學理念的不斷完善,形成了“以醫學為主,相關學科協調發展”的發展思路,專業設置由單一的醫學,增加到包含醫、理、工、管、經、法6個學科門類,學校正朝著以醫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校的發展目標邁進。
近年來,隨著學校學科門類的不斷豐富,專業設置不斷完善,單純以就業為目標的教育教學理念,已經不能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所需要的高水平創新人才的新要求,學校需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訓練,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能力,從而實現立足校情、服務國情、適應社會的宗旨目標。學校需要創新創業教育,并且已經列入“十二五”發展規劃。
1.3學生需要創新創業教育創新教育如火如荼。學校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校級特色專業和重點學科等強有力的教育指導下,在逐步濃郁的大學生科研氛圍的熏陶下,在各種創新創業類競賽培訓的激勵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實驗探索、科研競賽、培訓實踐等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幾年大學生申請立項科研課題百余項,經費十余萬元,發表科研論文5篇,1篇論文入選了人民衛生出版社“十一五”規劃教材,在安徽省“挑戰杯”比賽中4件作品獲得銀獎,8件作品獲得銅獎,學校成立有“啟明星”、“新起點”等學生科研興趣小組,并且已形成品牌項目,由生理學、病原生物學等重點學科中科研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引導學生深入開展科研活動。科研興趣小組培養了一批科研素質高、具備科學思維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學生,例如被北京-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由本科直接錄取為博士的臨床醫學專業劉偉同學;畢業時同時被三所高校錄取為研究生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朱宇翔同學,等等。科研興趣小組對于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助推人才培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創業教育正方興未艾。自2008年起,該校面向所有本科生專業開設了《職業發展》等必修課和《創業知識》選修課課程,創業課程的開設,拓寬了學生的職業視“,激發了創業熱情;開展創業培訓,目前已有920名在校生申請并接受了創業意識培訓和創業模擬實訓,通過培訓增強了學生的創業意識、豐富了創業知識、提高了創業能力;創業類競賽受到廣泛關注,學校每年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等,參加人數年均達400余人,其中優秀個人和團體在安徽省級比賽中舉得較好成績,獲金獎3項、銀獎3項、銅獎6項,學校獲2次優秀組織獎。
創業實踐持重篤行。畢業生創業人數增加,創業項目或融入科技、或體現文化、或致力連鎖、或回歸生態,體現了新時代醫學生敢為人先追求成功的勇氣和執著、志存高遠贏得市場的豪邁和智慧以及回報社會奉獻青春的夢想和行動,如2006査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畢業生貴飛,結合所學專業,迎合市場需求,開辦了易康達醫療信息管理有限公司,服務信息化醫療管理;2009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王犟,樂觀自信,不斷實踐,致力于連鎖經營比肩國際一流品牌,經營仟佰億化妝品超市,服務大學生,已在蕪湖開辦6家分店,年營業額過百萬;2012屆藥學專業畢業生金任俊,將知識與文化融入商業,投向文化產業,開辦蕪湖市暮江文化工作室,服務企業文藝匯演、宣傳展示、商業演出等文藝經濟;2013屆預防醫學畢業生吳王義,在家鄉開辦生態豬經營店,受預防醫學專業思想的影響和熏陶,心系健康,回歸生態,經營無公害蔬菜和生態豬肉,傳遞著健康生態的正能量。新時代醫學生正用青春年華書寫著多姿多彩的未來,用滿腔熱情奏響艱難創業中激昂的樂章。
學生創新的熱情、創業的實踐顯示了90后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渴望,學生需要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勢在必行。
2工會職能逐步完善
高校工作格局中,工會作為高校的有機組成部分,工會承擔著教職工利益代表者和維護者的任務。工會確保實現教師應有的利益,地位和作用,從而激發教師投入創新教育的新動力。因此,高校工會可以據此來確定自己服務大局的工作內容。
2.1把握好高校教師的經濟利益訴求一般而言,教師對經濟利益的需求,與其職業追求緊密相關。絕大部分教師,并無發財的欲望,“桃李滿天下”才是其主要追求的理想。但其身心投入高于一般的社會勞動,他們所希望得到的經濟回報也就自然要高于社會平均水平,這既是維持復雜育人勞動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證明其特殊勞動得到了社會認可,從而獲得了精神的滿足。
2.2把握好高校教師的政治利益訴求政治是社會人維護自身利益,發揮社會作用,追求社會地位的一種活動。這是一種社會文明的表現。高校教師知識豐富,社會視“開闊,民主參與意識與能力較強,因此對高校事務的話語權有所要求,成為其體現其主體地位的一項重要利益訴求。
2.3把握好高校教師的學術利益訴求高校教師所進行的學術研究,體現的是對人類和自然所進行的一種探求活動,該活動具有創新性和開創性,需要擺脫過多的非專業的控制和束縛,有一種寬松和自由的氛圍。因此其利益訴求的特點就是,要有自由探討和表達其專業認識和主張的權利。這是高校教師從事創新型教研的一個基本條件。
2.4把握好教師的事業利益訴求作為一個育人育才者,高校教師自身成才的意愿更為強烈,對用專業成就成果展現自我價值更自覺。而從我國建設創新型的國家角度來看,迫切需要具有自身成才意愿的老師。因此,高校教師的這種事業利益訴求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更是國家的。
2.5把握好教師的生活利益需求高校教師的工作時間看似為“彈性”的,但其實質上是“全天候”的。教師承擔一門課程,一個科研項目,整個過程都需要殫精竭力。因此,許多教師特別希望減輕家庭負擔,以保證教學科研方面得以全身心的投入,高校工會無疑應在這方面多提供具體行之有效的幫助。
3討論
黨的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已把高校這個培養專門人才的高地,推到了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最前沿。大學正承擔著引領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崇高使命和歷史重任,而高校工會作為高校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必須要帶領高校職工在新形勢下展示新作為,必須要在觀念與思路上有個相應的轉變與創新。
參考文獻:
[1]人才戰略高地上工會服務大局問題的探討[A].天津市公會管理干部學:學報,2012(6).
[2]試論高校工會在科技人才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作用.http://www. cqvip.com2005.5.
[3]宋守君.發揮工會職能營造企業和諧氛圍[J].西安社會科學,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