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生普遍生源質量不高,物理課程教學目標定位不準和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端正教學思想,改善辦學條件,確立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建立多種有效的評價方法,推進物理教學改革,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教學目標;探討
1、當前物理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1.1高職生源質量不高。他們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不強,學習興趣不高,學習信心不足,既缺乏物理知識與技能,又沒有通過物理的學習,形成科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缺乏科學態度,又沒有很好地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更不會運用物理學的
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1.2物理教學設備較缺乏學校在專業建設上,不太重視物理學科的建設,導致物理設備不足、陳舊,不能滿足物理教學實驗的要求。而學生的物理科學思維方法的形成,實驗能力的提升是要有物理實驗設備作保障的。
1.3高職物理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只注意了高職物理教學要為專業課教學服務,忽視了作為高職物理教學的其它方面作用。要提高高職學生的科學素養,體現高職的“高”,必須要加強對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思維方法、實驗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體現在高職物理課程的教學目標中,既要重視“知識與技能”目標,更要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的實現,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創新比“知識與技能”本身重要。
教學的應有作用。
2.當前的對策
2.1
針對目前高職學生的素質現狀,在物理教學中應把教育放在比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位置
當前還有很多高職物理教師對待物理教學還以教材為中心。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管學生聽不聽,學不學,懂不懂,反正把教材上的教學內容講完就算完成任務了。高職院校的學生,各方面素質都不是太高,物理課程本身又有難度,要想把物理教好,是要狠下功夫的,要想使教學有成效,必須改變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使課堂教學充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唱主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要解決目前物理教學設備不足的問題,首先是學校的各級領導要充分認識物理教學對高職理工類專業來說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課程物理學的研究對象具有極大的普通性,它的基本理論滲透在自然科學的一切領域,應用于生產技術的各個部門。物理學是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也是專業課學習的基礎。
3.對目標的思考
確立三維一體物理課程教學目標高職物理教學從它的功能上看有三個目標:一是為專業課教學服務的工具性目標;二是實現物理課程建設的自身的學習目標;三是實現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從高職物理課程的每一個課題的具體教學來看,其教學目標可分為三個層面:一是“知識與技能”目標;二是“過程與方法”目標;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這三個目標是三維一體的,“知識與技能” 目標是實施另外兩個目標的基礎,是切入點。“過程與方法”目標是組織教學內容的主導和支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作為“知識與技能”學習和“過程與方法”實施的動力,是確保其他兩個目標實施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每個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目前高職物理課程還沒有確定統一的課程標準,這就要求每一位物理教師都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確立每一個課題的三維教學目標。以區別高職物理與高中物理、中職物理教學的不同要求。下面以高職物理課程“自由落體運動”這一課題為案例,確定其三維教學目標。
3.1知識與技能目標。① 理解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認識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② 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能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來推導出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③ 理解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能運用自由落體運動規律來解決實際問題。
3.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從觀察實驗中,分析、歸納出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推理能力,掌握研究物理現象,總結歸納物理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① 通過對亞里土多德的落體實驗研究,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② 通過對伽利略的理想實驗研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生探索與創新意識;③ 通過對一系列實驗的研究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④ 通過學習小組討論,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在高職物理教學中,不能只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不能忽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兩個方面的目標,特別是目前的高職生,物理基礎差,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信心都不足,要想實現高職教育目標,更應重視三維一體目標的實施。
3.4設計、實施行之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方案 當前高職教學改革正轟轟烈烈地開展著,抓好高職物理教學,不僅要端正教學思想,把握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更應研究課堂教學實施方案,采用多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設計物理課堂教學方案,要以學生為主體,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幕后,學生在臺前,學生自己能做到的,老師決不代替他去做,學生不會做的,要引導他們去做。要堅持對不同的課型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可以大膽采用 “問題探究”、“任務引領”、“理實一體化”、“項目化”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刹捎枚嗝襟w模擬、參觀、實驗、訪問等各種手段,設計出有效的實施方案。下面本人還是以“自由落體運動”的教學為例來說70明對“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課程開始就可以用多媒體投影給出如下問題。
(1)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2)根據你在生活中的經驗,不同重量的物體,下落的快慢一樣嗎?(3)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什么運動? 其運動特點如何?(4)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如何?給你一塊秒表,你能測出一口較深的水井的水面距地面的深度嗎?這一系列目標定向性的問題,可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起學習的動機。接著就通過一系列實驗推理尋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接著設計這樣一系列實驗。實驗 1 一根細線拴住一個小球,用細線將小球固定在支架上,然后用剪刀剪斷細線,小球向下落。
結論:在地面附近的任何物體,脫離支持物后,都會豎直向下落向地面。
實驗 2 比較不同物體下落情況。
(1)讓一個小球和紙片從同一高度一起下落。(2)然后把紙片揉成團與小球一起下落。
現象:① 紙片下落的慢。② 紙團與小球下落的一樣快。
結論:(學生討論決定)紙片下落慢是受空氣影響,如果空氣阻力影響很小,或不受空氣阻力作用,則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的重力的大小無關。
實驗 3
(1)讓體積相同的一個玻璃球與鐵球從同一高度落下來。
(2)錢羽管實驗。① 有空氣時;② 無空氣時。
問題設計: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怎樣測量?其方向如何?
用打點計時器設計實驗測定重力加速度。(讓學生做)
問題:自由落體運動規律是什么?
讓學生分析得出結論: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其加速度為 g,方向豎直向下。
參考文獻:
[1]孫威立,楊祖念.物理教學實施指南[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周成平.新課程名師教100條建議[M].北京:中國科學 技術出版社,2005.
[3]鐘啟全,吳國平.反思中國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 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