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為例,著重探討了目前高職院校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學結合;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當前正處在一個發展機遇期,同時也處在一個發展關鍵期。機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增長使其成為高等教育中必須予以高度關注的中堅力量,已經引起社會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二是我國高技能人才的嚴重短缺為高等職業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2.6億城鎮勞動力中技術工人只有8700萬,僅占33%(發達國家平均為75%),其中,高級技師360萬,占4%,而企業目前的實際需求是14%,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難題。說處在發展的關鍵期,原因是高等職業教育面臨著徹底擺脫學科型辦學思想束縛的艱巨任務。如果不從學科型辦學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我們的努力有可能是“南其轅而北其轍”。近年來一些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一直在積極探索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工學模式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他們充分突出英語教學為專業服務特點,以需求出發,以就業為導向,實行了分模塊實踐教學、開展了分層次英語教學和基礎英語與行業英語相結合的試點改革,極為成功。
工學結合主要體現在人才培養模式層面。在國外,這種人才培養模的主要內容是學習與工作的相互結合與滲透,即學習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學習。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學生從學校步入職業生涯時就有一定的工作經歷和經驗,具有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由于與國外的學分制、彈性學制、師資等教學資源的社會共享、職業證書與學校課程的融合等等相比,我們缺少管理體制、人員結構、教學制度、課程體系等方面的有力支撐。因此,我國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與國外相比具有更多的內容和任務,不僅是學生的學習與工作相結合,還包括專業建設,尤其是專業建設中的課程改革。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主要形式是頂崗實習。所謂頂崗實習就是學生到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參加與一般職業人一樣的工作。其兩會代表話職教主要功能是提高學生的勞動觀念、職業素養和社會適應能力,讓他們在走出校門之前就嘗到作為一個職業人的真實滋味,學會怎么處人、處事。因此,頂崗實習要求“真實的工作環境”,不是模擬或虛設的工作場景。要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不僅得到相關工作經驗,還要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值得強調的是,勞動觀念和職業道德的訓練是頂崗實習的重要內容,熱愛勞動是無論哪一代人都必須繼承的美德。
頂崗實習的困難之一是企業無法提供這么多的崗位。目前較好的解決辦法是分散。很多學校將時間安排在第6學期,與學生尋找就業單位結合起來,既能最大限度保證學生的“頂崗”,又能解決學生的就業。有的還與畢業設計(論文)結合起來,將畢業設計(論文)改成要求學生就自己頂崗實習單位的某一產品的生產或管理流程等作一詳細調查和論述,并結合所學知識作出評價和改進建議,從而將教學與頂崗實習結合在一起。
頂崗實習的困難之二是管理。首先是學生頂崗實習的分散使管理的難度大大提高。解決這一困難的辦法是學校加大師資管理中的責任驅動和利益驅動雙重管理力度,以及設計出一套精細的頂崗實習管理制度、考核標準和操作流程,與用人單位合作,嚴格過程管理。其次是學生頂崗實習中的安全等問題。目前我國尚缺乏規范工學結合行為的相關法規,盡管如此,學校還是應在與用人單位感情聯系的同時,熟悉已有政策法規,感情與法規雙管齊下。
師資隊伍建設目前的重點有二:一是在高學歷、高職稱的基礎上增加現有教師的企業工作經歷,從而提高他們的職業教育能力;二是引進企業的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他們可以擔任專業課的教學,更可以擔任校內實訓基地或學生校外頂崗實習的技能指導。
實訓基地建設方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第一要義是為學生在校內創造真實的工作環境,使學生的“學”與“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學生的受益面是關鍵。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是經營主體的多元化和經營方式的市場化,附帶的功能是帶動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改革。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成為學生集中進行教學實習的基地,通常通過各種關系或者是科技服務等喚起企業的合作熱情,成為長期的合作伙伴;二是成為頂崗實習的基地,比如在學生第6學期頂崗實習的基礎上,學校利用與用人單位合作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機會,與他們建立聯系并長期保持接觸,最終成為安排個別學生頂崗實習的基地。能安排1個學生頂崗實習和能安排幾十個學生教學實習一樣,都是十分有用的校外實訓基地。
課程建設目前的重點是打破傳統課程結構框架,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和生產一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課程體系;同時,加強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專業課程改革。課程體系和單門課程密不可分,應該兩者兼顧、整體設計。要尤其重視課程建設過程中的企業參與,包括企業人員的介入、企業標準的引進、職業證書的融合等。
結束語
以上問題及制約因素表明,我國高職教育迫切需要從事職業教育研究的理論和實際工作者立足中國的國情和教育實踐,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更應該花大力氣進行理論創新,提出工學結合的原則與方向,提供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可供借鑒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提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育的評價標準以指導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推動商務英語專業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提升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穆曉霞.高職教育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理論基礎與現實訴求,2006,(32).
[2]陳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實踐[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3]陳先運.高等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關系[J].中國高教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