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對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和水平,提高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培養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重應用的善于解決生產和管理一線中的實際問題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應面向社會,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堅持以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的原則。
【關鍵詞】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平臺;建設;培養
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下發的《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明確指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亟待加強,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方法需要進一步轉變[1,2]。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作為應用型高等院校建設的主要內容,應該堅持以素質教育和工程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積極推進實踐教學改革[3]。但是,很多應用型高等院校仍然以學歷文本,偏重于理論教育,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使得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較為薄弱。本文分析了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建設的意義及主要內容。
1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的意義
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有助于增強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實踐經驗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要求畢業生具有相關工作的實踐經驗,具有從事相關專業生產技術工作的動手能力,強調解決生產一線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技能。這種人才需求狀況的變化,對人才特別是面向生產一線的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依據社會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增加綜合性、設計性、開放性及研究性實驗比例,強化實驗技能,利用具有的國家技能鑒定資格,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取得相應的技能鑒定資格,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縮短學生的就業適應期,使畢業生在激烈的人才就業市場中贏得優勢。
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有助于促進科學研究,加強與企業合作,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材料與冶金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對提升專業科研水平,承擔縱、橫向科研項目,開展與企業技術合作及對外服務,加強企業合作,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首先,很多應用型高等院校由于實驗室組建時間較晚,建設水平較低,設備和儀器的臺套數較少,隨著近幾年招生規模的擴大及發展,存在實驗用地及設備嚴重不足。很多高校實驗大多以演示性和驗證性的課程實驗為主,某些專業必須課及專業特色課實驗不能全部開出,設計性、綜合性、開放性及創新性的實驗數較少,甚至于很多學校由于設備及師資問題根本沒有此類實驗。
其次,很多高職院校仍然以學歷文本,偏重于理論教育,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校實踐教學環節特別是實驗大多依附于課程,沒有專門的實踐教學基地,學生經過課程學習后直接進入企業實習,使得專業知識不能和實踐很好相結合,導致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等。
3 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主要內容
改善辦學條件,滿足現有及新增專業的實踐教學,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配齊基本的教學設備及臺套數,改善辦學條件,滿足學生基本實驗教學需要,使專業基礎、專業必修及專業特色課程實驗全部開出。
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創新性和開放式性試驗,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購置相應設備,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創新性實驗項數,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進行自主科研,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購買軟件,建立仿真生產平臺,讓學生熟悉工作環境和生產流程,縮短學生的頂崗實習和就業的適應期。搭建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平臺,使學生學習、實踐、就業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
滿足專業技能鑒定培訓及鑒定需要,提升學生的就要競爭力。許多應用型高等院校利用自身的師資、實踐基地和實驗設備等教學資源優勢,在當地勞動部門的支持和核準下,成立了相應的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和培訓工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競爭力[4,5]。但同時存在鑒定對象及項目較為單一,服務面較窄,技能鑒定工作較少,因此,高??衫米陨韮瀯?,購買相應設備,加強技能鑒定及培訓,擴大鑒定工作及項目,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及解決生產和管理一線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4 結語
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平臺建設,可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培養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重應用的善于解決生產和管理一線中的實際問題,適應社會需求及地方經濟發展的高層次、高素質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全面提升辦學水平,服務地方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申屠留芳,黃大志.在創新實踐項目訓練中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精神[J].中國科技信息,2008,(1):261-263.
[2]史靜秀.提高教學質量應從課堂教學開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11(11):113-115.
[3]李永齊,陳有祿.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2,(16):5-7.
[4]羅群林.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社會化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0(4):74-76.
[5]顧卉.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2):109-112.
基金項目:貴州省高等學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重點項目“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體系研究”(合同編號:黔教高發[2011]2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