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手胝足”“ 梟首示眾”“ 犖犖大端”“翁同龢”……手寫這些詞語,你能寫對幾個?2013年,中央電視臺推出特別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將國民漢字識寫的熱情膨脹到空前高度。媒體關注紛紛,類似節目也在全國各地一路開花。
對于參賽選手而言,生僻字似乎并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惜敗”的選手,不是被諸如“魑魅魍魎、耄耋饕餮”等復雜字詞攔了路,而是讓“三聚氰胺”、“郫縣豆瓣”等生活中常聽常見的熱門詞匯堵了口,我們許多人雖然與自己母語長相廝守,臨了卻是相見不相認,聞聲不識面。由此可見,漢字教學依然任重道遠。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 年級的教學重點。”同時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學生在小學階段語言學習要有目的、有系統、通過識字學詞,建立字詞的形、音、義的聯系,進而進行書面閱讀來學得,識字與讀寫將成為兒童每天不可缺少的任務。
漢字是個萬花筒,每個漢字都有豐富的內涵。因此,在識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喜歡學習漢字的情感和主動識字的愿望,在趣味識字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智力,形成識字能力。
一、興趣來帶路
漢字教學的最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但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識字興趣是關鍵。
(1)多媒體,創情境。
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聲像效果,創設富有童趣的識字情境,能迅速激起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如教學“熊”字時,大屏幕顯示熊貓打滾可愛的畫面,同時播放配音;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國寶大熊貓,誰能念好我的名字里的(熊),我就和他交朋友!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練習“熊”的讀音。(讀準熊xionɡ)同時顯示熊貓招手的動畫和熊貓交朋友,讓熊貓招手這一富有人性與童趣的評價設計,讓每一位小朋友都躍躍欲試。
又如采用形聲字歸類的方法認識“青”與“三點水”、“日字旁”、“目字旁”、“言字旁”、“豎心旁”和“蟲字旁”等偏旁組成的新字時,采用多媒體演示“青”與這些偏旁的組合,并在一旁加以解說:“青”見到了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興,親熱地上前和它們拉手,還和小伙伴們一一照了相呢?你們看,大屏幕顯示“青”與偏旁組合成的新字,然后讓小伙伴猜猜這些新朋友的名字。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運用多媒體功能創設溫馨而富有情趣的識字情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
(2)游戲樂、識字快
低年級識字量大,課時緊張,有的教師往往怕影響教學進度,生字教學就簡單化,教師分析、學生被動地聽、記、久而久之,枯燥乏味的課堂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沒有識字的愿望。因此《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識字教學中,開展一些有趣的識字游戲不僅能激起學生濃厚的識字興趣,還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在課堂上可開展“走迷宮”、“看圖貼卡片(為生字朋友找家)”、“識字大轉盤”、“摘蘋果”等游戲,讓學生在玩中識字,既活躍氣氛,又增加興趣,也達到識記目的。
二、自主會騰飛
興趣是求知的先導,是成功的先導,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有了興趣,就有了探索和追求知識的動力。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獲得識字方法。
(1)引造字規律,導主動識字
我們祖國的漢語言文字,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六書”造字法造就了千萬個具有表意功能的漢字,每個漢字都像一首詩,像一副畫,要讓學生在識字中“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造字之初的象形字生動逼真、圖文合一,如“山、水、馬、牛”使人見字而知形,見形而知意。這類漢字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圖字對照,讓學生動手畫一畫,重視象形字的形象,促進學生理解。如簡筆畫的山形與“山”字的比照等。也可通過字形展開聯想和想象,如“采”由部件“爪”和“木”具體地想象人們采摘茶葉和果實的情景。又如教學內涵豐富,組構巧妙的會意字時,可引導學生依據字形字編故事。如“休”字,可引導學生這么編:“一個人在野外干活累了,就靠在一棵大樹旁休息。”形聲字是由表義的形旁和標音的聲旁組合而成,是一種比較科學的造字方法。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字學生比較容易掌握。
(2)兒歌和字謎,借為我所用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構字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通過直觀手段、形象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謎語、一句句順口溜、一首首兒歌......
比如字謎,中國的許多漢字均可編成字謎。有時,根據不同的字引導學生用猜字謎、編順口溜、編兒歌、打手勢等方法去識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刀子出頭,力、力、力”。“人在高處走,云在腳下行”是“會”字;教“李”字時,我讓學生猜一猜“十八個孩子”是誰的?然后讓學生自己動動手把這些筆畫拼湊看看,不一會兒,就有學生拼出“李”字,當我恭喜他們答對時,個個歡呼雀躍,喜不自禁。這下可熱鬧了,他們熱情高漲,各自絞盡腦筋在編字謎,猜字謎。又如教“高”字時,因為這個字沒有規律可循,我就引導學生自編順口溜來記住它,有的孩子脫口而出“登高望遠,高高高。”有的編:“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間,下面開扇門,門里張著嘴”。再如:教“看”字,讓學生表演孫悟空看的動作來識記等。還有一些朗朗上口的識字兒歌:一人大,二人天,天字出頭就是夫,夫字兩點夾夾牢,夾子站好來來來。認:一,人,大,天,夫,夾,來。一二三,加一豎,就是王,王上一點叫做主,泡在水里變成注。認:一,二,三,王,主,注。小孩子,戴帽子,頭上一點寫大字,小孩子,戴帽子,頭上三點上學去。認:子,字,學。一橫一豎是個十,歪了腦袋變成千,張開大口吐舌頭。認:十,千,舌….再比如“以形識字”,在教學“蚓”字時,我先引導學生識記為:蚯蚓是一種昆蟲,所以“蚓”字有一“蟲”字旁,蚯蚓爬行時身子有時彎彎曲曲的像“弓”字形,有時有拉直了身子像“1”字形。在這里我把蟲、引從聲的形聲字靈活地當作會意字分析,這樣的識字方法識字有趣,學生易記。
此外,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加一加(熟字加筆畫或偏旁),減一減(熟字減筆畫或偏旁),換一換(熟字換偏旁),比一比(區別形近字),擺一擺(易錯的字的筆畫擺一擺)等等。
如此這樣,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若能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隱藏在漢字中的童趣,那么,識字將不再是負擔,只會成為一種樂趣。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只要孩子能輕松進入“識字樂園”,快樂學習漢字,今后就能做漢字的主人,不留下“相守一生陌路依然”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