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閱讀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還能陶冶性情、修心養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會讓學生獲取得更加多的寫作靈感,會使學生在寫作文的方法上用得更好。在寫作的時候,學生們還可以靈活運用一些書中的佳句好詞和生活哲理。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核心環節,也是精神成長、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語文教學中相當之重要。學生正處于長見識學知識的重要時期,讓他們養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不但會有利于他們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同時還可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關鍵詞】閱讀能力;培養;學生;方法
1.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在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還是依據著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這樣的舊模式完全剝奪了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主動權,使得學生對閱讀喪失了興趣。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缺少了對閱讀知識的講授,也缺少了對閱讀能力的訓練。有些教師還對閱讀能力的訓練的理解產生了錯位,認為閱讀能力的訓練就是進行題海戰術,就是做各式各樣的閱讀練習題。其實,閱讀能力的訓練并不是如此的,所謂的訓練其實就是注意培養閱讀的基本技能,而不是做大量的練習題。閱讀基本技能的提高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效果是與積累、感悟、理解等等是唇齒相依的,感悟能力的提高、詞語理解能力的提高、語感能力的獲取、閱讀思維的拓展等等都與閱讀基本技能的提升有著密切的關系。
還有一些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比較注重提倡學生的閱讀感悟,而去忽視甚至排斥學生的閱讀技能訓練,太過于依賴學生的悟性。這樣的閱讀教學夸大了學生的感悟的一面,使閱讀教學處于一放任自流的現狀,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二十一新世紀下,新課程認為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并提倡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但這種對話的過程并不是教師問學生答,如此循環往復。實際上,此類認識是狹隘喝淺薄的,這種對話是指交流和感悟。
2.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正確指導學生閱讀
首先,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其實,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才能讓學生開發心智,主動去了解、去探索,在探索和了解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對閱讀的持久性,提升學生們的自學能力。尤其對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要盡力地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潛意識中將閱讀與興趣互相聯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很多種,教師可以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單介紹文章的內容,用來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還可以運用故事中精彩、感人、緊張的橋段創設閱讀場景,使學生能夠激起好奇心從而對閱讀產生興趣。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年齡和學段的不同去推薦書籍,因為學生的每一個年齡段對閱讀的渴求都是不一樣的,而每一位學生也有著性格、心理、性別等等各方面的差異。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正確對待課外和課內的閱讀。如今的閱讀教學中,學生中存在兩個極端,一部分學生太側重于課堂的學習,課外很少閱讀或極少看書和報刊;而另一種極端完全地沉溺在課外書籍的閱讀之中,對于課堂學習不以為然。上述兩種現象都是有礙于對語文的學習,課外閱讀是以課堂閱讀為基礎的,而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拓展和延伸。要處理好課內外閱讀的關系,才能夠切實地培養好學生的閱讀能力。
3.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與途徑
1、學校應組織不同的讀書活動
(1)同學們介紹書本的讀書活動。讀書活動作為學校的一項傳統活動,一直沿襲著古板沉悶的活動模式,讓學生們對閱讀失去了興趣。而開展“介紹書本”這種讀書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2)每個班級應盡量建立圖書角,開展一系列的讀書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創建自覺讀書的氛圍,把一系列的讀書競賽活動與班級爭優評選活動相結合相互補,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到讀書的喜悅并有所收獲。
(3)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自編自演等等或者其他形式,扮演書中的角色,互相交流學生對書中人和事的理解與感受,在這種模式下更加理解書籍的內容和書中的內涵。
綜上所述,學校開設多姿多彩的讀書活動,不僅僅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又可以幫助他們拓寬視野,增長見識,所以盡量開設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與熱情。
2、學校也應該要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讀書氛圍和讀書條件,提供舒適的閱讀場所讓學生們能夠進行舒心的閱讀。教師應該要向學生介紹推薦一些趣味性、知識性、易讀性相結合的書籍,使讀物的難易程度跟學生的能力相適應,這樣的話才會激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學校提供一個良好舒適的閱讀場所,有更加助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對閱讀就不會感到厭惡。
3、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了解大自然和認識社會。古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固然很重要,但是走出家門校門去領略大自然的風光,見識各地的人文氣息也很重要。親身領略過的大自然才更具真實感,這樣的話閱讀才具有更加豐富開拓的思維。而公園、博物館、科技館、紀念館等等,都是一本本豐富有韻味的大書,在這其中穿插,見識自然增長。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走出校門和家門,抓住每周的雙休日和每年的節假日,參觀旅游,去閱讀大自然、大社會這樣多姿多彩的“書籍”。
使用各種各樣的閱讀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更多的鍛煉,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更高的提升。所以,開設各種利于閱讀的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的范圍,豐富閱讀的形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于語文教學而言是非常之必要的。
4.結語
不容置疑,閱讀作為語文課程教學中一關鍵和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完成語文課程目標,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等方面有著十分之重要的作用。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讓閱讀能夠真正成為學生學習中的一種方式,生活中的一種興趣和娛樂是語文閱讀教學一項神圣的任務,也是新課程下語文閱讀教學至關重要的責任,更是語文教育工作者教學研究中必須正視面對與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必隱.閱讀心理學(修訂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王松泉.閱讀教育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3].伍 岳.新課程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江西師范大學,2006.
[4].喬瑞英.談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勝利油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3(3)
[5].夏正江.試論中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層級結構及其培養 課程#8226;教材#8226;教法,2002(02).
[6].武玉鵬.中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的教學實踐和思想[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