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進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特別是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和愛好日益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接受.這種形式的變化對于改善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由于長時間學生對于音樂課的不重視.導致我們有螳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也存在著應付的現象,這對于我們課堂教學的有效展開是極大的制約。因此.我們音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大好機會,改善我們的教學,構建新的音樂課堂。
一、養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共同活動。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積極定勢,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因此。最佳教學情境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包括教室、教學設備、儀器和掛圖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環境。其表現為教師愿意教、善于教,學生喜歡學、勤于學。所以,當教師進入課堂后,必須要有飽滿的熱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學激情,以此感染學生,從而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比如用《貓捉老鼠》的音樂游戲來訓練學生的聽辨能力。讓四位學生分別戴上老鼠頭飾。手里拿一張旋律卡片,其他學生扮演貓的角色。老師在四個卡片中任選一個在琴上彈出.哪一位學生先聽出來。就來指著那一句旋律唱一遍.就表示老鼠被捉住了。老師最后評出捉老鼠的能手并獎勵他。此外.如果音樂教師還具備一定的繪畫技巧和電教手段,那么在音樂教學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來服務于教學。如在課上運用幾筆簡單的圖畫和電腦畫面,能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感受音樂。使學生們邊聽、邊唱、邊想,充分調動感官,觸景生隋.體會樂曲的意境.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
二、加強師生合作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使他們從中受益。而且還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宅間。教師與學生一起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的特長都得到發揮.同時又可以互相彌補師生在教學活動中所不能單獨完成的任務.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與教師一起學習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例如在新歌教學時。經常需要范唱歌曲。教師可以說成:“我覺得大家表現真好,所以我要為大家獻上一首歌曲。但我還需要一個樂隊、幾個伴舞的演員。有哪幾位愿意與我合作?”話音剛落,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要求與我一起合作表演。同樣的教學環節用不同的方法來嘗試效果截然不同。當學生聽到老師要為他們獻歌時,都非常興奮,有的還隨教師一起演唱。這種合作彌補了教師在范唱時有一些所不能顧及的表演。師生之間親密的合作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能使學生感到與老師更加的親密。
三、靈活的運用課堂語言與課堂評價
音樂課堂因其藝術性和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需要更精妙的語言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運用教學語言的時候應該注意抓住學生特點,對待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該運用不同的教學語言。教師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羞于表現卻又渴望個性的特點,語言中帶著對學生的尊重和挑戰。這樣在整堂課中,教師與學生的全身心投入可以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應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評價,根據學生的心理成長進行評價。課堂評價是為了引導學生更準確的學到知識,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以評價的前提是尊重學生。教學評價是始終貫穿于教學活動中的一種教學行為.對于提高學習活動的有效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教學評價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評價要以人為出發點,體現對人的價值的重視,促進個體健康和諧地發展。而在教學中,有些教師只注重了評價的激勵功能。而忽視了評價的導向功能,如我們經常會昕到頻繁的“你真棒”的贊許聲,甚至當學生出現錯誤時,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而回避問題的實質.出現了一種“含糊評價”現象.這樣做的后果不僅不會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的發展。評價導向性原則就是要引導學生的音樂學習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使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和發展音樂的潛能,建立自信,促進音樂感知、表現和創造等能力的發展;有利于教師總結教學經驗,揚長避短,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音樂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因此擻學活動中我們既要注重評價的激勵功能,又要注重評價導向作用的發揮,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教學要注重和諧
這里的和諧是指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這要求教師首先要摒棄“師道尊嚴”的觀念,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教育中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己,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發現學習的樂趣,共同感受音樂中的美;其次教師要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對音樂的不同見解給予理解和有效回答,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需要,從而繼續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不僅有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教學的有效性的目的。
總之,音樂課是一門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培養素質的綜合性育人課程.它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作為教師,我們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學習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充實自己。不斷豐富自己,大膽創新,努力為我們的學生塑造一個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課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情感體驗、自我表現等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