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有效教學,是指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前提下,經過一段時期的主導教學后,學生能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綜合發展方面獲得一定的進步.它是先進教育理念、有效教學行為、科學策略藝術、勇于創新實踐和師生良好互動之間相輔相成的一種綜合產物.主要體現在: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和個性發展為根本宗旨;要在時間觀念下充分地關注教學效益;要在實現教師自身發展的前提下堅持有效性主導教學活動;要以轉變學習方式為條件,促進學生的有效性學習活動;要關注內涵豐富、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藝術.
本文結合高中化學教學實踐,在簡要解析現狀的基礎上,試對此作出一些拋磚引玉之論
一、簡析高中化學的教學現狀及其成因
如何概述高中化學的教學現狀呢?那就是“缺乏情感活力,長期處于低層次化發展之中”.梳理其復雜多樣的成因:一是由于受傳統意識和應試因素的影響,實際教學中仍然過于關注并片面追求認知目標和技能培養,相對忽視了學習活動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直接導致了課程教學活動的低效甚或無效.二是教學活動不能扭轉“反客為主”的局面,學生在“強勢教學”“以教制學”的壓抑下學習,主動性、互動性、創造性無法得以充分地激發、釋放與體現出來,進而從根本上影響化學課程的有效性教學活動.三是高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支撐的基礎學科,而操作實驗活動中極其需要師生互動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這也是激發課程情感、培養合作能力和提高教學效率的契機環節,非常遺憾的是,蘊藏其間的豐富性資源卻在現實教學中被浪費了.如有些人片面地把“老師教、學生學”“老師問、學生答”理解為“師生互動”,還有許多人把形式上的分組實驗視為學生在合作探究,卻沒有真正形成以雙向互享、教學相長為實質意義的“教學共同體”
二、對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簡要實踐與思考
1.積極開展情趣化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在一往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實驗對所認識的化學基本概念或基本規律、基本原理的驗證都是按照抓藥式的設計或習慣性的設計進行化學實驗教學.高中化學新教材兩個必修、五個選修模塊的實驗部分有充分體現“創新”理論的空間.新教材與舊教材比較,增加了相當部分的實驗活動內容.“觀察與思考”、“活動與探究”、“交流與討論”等欄目,學生直接或間接參與,直觀性強,更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動手能力,體現同學間的合作精神,對學生積極思維,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創新理念的建立以及體驗創新的喜悅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有利于落實新課程目標.
1.優化課堂教學,創建和諧地教學氛圍,激發學習興趣.化學實驗課堂教學中,要創建和諧的、師生互動的教學環境,建立一個接納性的、支持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氣氛,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首先體現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知識的主動建構;通過調查有96%的學生都愿意上實驗課,在這96%的學生中,有98%的學生認為有了演示實驗或者是分組實驗,可以在輕松、愉快中掌握知識,不至于死記硬背.從不同角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興趣是成功的關鍵,在發明創造上有一定成就的人,除了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外,還必須是對某種發明、探索有著濃厚的興趣、好奇心,興趣是創造力的推動力.要想使學生對化學有濃厚的興趣,從化學實驗入手是極好的方法,比如:高一學生在學習氯化氫時,你做一個“空瓶生煙”的興趣實驗,學生的興趣就來了,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了,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獲得知識,亦可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2.積極開展科技化教學活動
以多媒體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教學輔助手段.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其動畫演示、媒體播放等功能,或者補充更為豐富的化學信息,或者把教學中難以講解和實驗的化學反應予以直觀演示,從而為學生創設一個形象逼真、五彩繽紛的化學信息世界,拓展他們的學習渠道,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例如,關于“原電池原理”內容,傳統教學中通過普通實驗演示,教師采用導線、電解槽、電極和電流表等,只能從宏觀角度入手去講述如何把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這一原理,讓學生從實驗表面現象去感悟“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而他們卻無法真正理解電子是如何進行定向轉移并形成電流的.與之對應的是,如果我們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則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動畫效果,讓學生非常明晰地觀賞到電子是如何由原電池的負極端流向正極端,從而幫助他們比較準確地掌握這一知識要點.
3.積極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
高中化學新課程理念強調指出:“要立足于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這既是對化學教學的最新要求,也是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實在性措施.
例如,在講化學電源時,讓學生到社會生活中調查常見的化學電源,嘗試研究電池的材料、原理和類型.
又如,在講金屬腐蝕內容時,讓學生認真觀察自行車、鐵柵欄、鋁合金生銹現象,并進行適當的調查分析.還有,在教學重金屬汞的性質時,結合生活實際討論其危害,講述汞蒸汽對人體的危害,指導學生怎樣清理破碎的水銀溫度計,怎樣處理含汞的廢舊電池、廢日光燈管等,這樣既可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又能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賦予化學課程以較強的生活性和時代感.
綜上所述,有效教學是一項知易行難的實踐性活動.然而,只要我們勇于實踐、善于創新和積極應對,就一定能夠取得實質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