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說課的產生,內容和作用。備課時往往收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選擇了“說課”。說課的內容即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順序。說教材主要包括分析教學內容,說教法要求講清選用什么教學方法及應用,說學法應講清學法及其理論依據,說順序應說明教學設計中的基本思路及其依據。說課的作用即充實了教學的實際環節,提高了教學研究的學術層次,發揮了教師集體智慧。
【關鍵詞】教師說課;集體備課;化學教學
說課,是任課教師在備好課的基礎上,系統地談自己的教學設想及理論依據,以達到共同提高的一種教研形式,是目前一種集體備課的教學研究形式。
一、說課的產生
對于集體備課,學校領導經常號召,但是如果無具體指導,沒有示范,也很難形成探討問題,切磋教藝的學術氛圍。有的組長集體備課前沒有做到“三定”,即定課題、定要求、定中心發言人,大家心中無數,茫頭無緒。備課時往往泛泛而談,漫無邊際,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唯傳授知識”的教師,對于具體的化學知識和技能要求,比較明確,講起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講起新授課,鞏固練習、小結等這幾個環節來頭頭是道,但只局限于顯性內容,而不善于挖掘它們所蘊含的教學理論、德育因素、教學思想方法等隱性內容,就只能停留在起點不高的低層次上,如平時集體備課中沒有一個學有專長的人來把握方向,發表有把握、有深度的意見,以澄清疑問,求得共識,那么,集體備課就只能陷入眾說紛紜的狀態。
為了解決向題,我們選擇了“說課”,“說課”不僅是迅速提高教師群體水平的好形式,也是培養造就學者型、研究型教師的新途徑。
二、說課的內容
說課說什么?主要應說四項內容:即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順序。說教材主要包括分析教學內容,講清課題各知識點及其在整體知識結構中的地位與前后聯系,說出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及其確定依據。說教法要求教師在熟悉各種教法,吃透教材,吃透學生的基礎上,講清選用什么教學方法及如何應用。例如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應簡介如何“啟”與如何“發”,還應講清選擇教法的理論依據。說學法應講清指導學生用什么方法學習,培養哪些能力,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確定學法及其指導的理論依據。說順序是說教學過程的整體安排,以及各環節的設計方案,要強調顯示出可操作性,要考慮可能出現的情況及調控措施,同時還應穿插實驗操作及板書設計,說順序應重在說明教學設計中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論依據。
當教師處理不當時,常使說課“變質走味”,應該注意說清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化學的思想方法和教學的理論依據。一個優秀的化學教師,他除了具有深厚扎實的化學知識外,還必須研究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如何將處于隱性的內容轉化為顯性狀態。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離開了實驗,化學知識就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教條,因此,學習化學必須重視化學實驗的思想。
2、教材的內在聯系和知識體系。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時空的限制,一節課只能完成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內容,互相關聯的知識也是“離散”的出現在課本中,而化學學科的特點之一就是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
3、闡明德育與智育、知識與能力的結合點。對于寓思想教育于化學教學之中,教師普遍存在一個困難:不知如何尋找滲透德育、形成能力的結合,說課就能學用結合地解決大家的疑難問題。所以只要教師善于挖掘教材蘊含的可教育因素,就能做到寓思想教育于化學教學中。
4、說明“知識發生過程”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重知識結論轉變到重知識過程的教學是化學教學的內容之一,教師有責任帶領學生去共同揭示文字背后的隱含內容。
5、說明教師應該重視學法指導。說課者應根據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主的特點。首先,說明教案即學案。其次,說明所謂學法即思維方法。再次,說明做好學法指導的關鍵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扮演多種角色,他是教者,懂得依據知識、學生、教材中的地位等統籌安排教學過程;他還是學生,懂得設身處地地探求知識奧秘,這樣,教師作為紐帶就很好地解決了學生與教材的矛盾。
三、說課的作用
1、充實了教學的實際環節,說課活動是在備課之后與上課之前進行的一種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教學研究形式,它使得教學組織更加充實。
2、提高了教學研究的學術層次。充實說課環節后,從教師由“怎樣教”變為“為何這樣教”,把備課時的隱性思維轉化為說課時的顯性思維,把教師靜態的個人行為轉化為動態的學術討論,促進了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緊密結合,促進教研活動繁榮,又提高了學術水平的層次。
3、發揮了教師集體智慧。不僅有利于克服個人備課中的缺陷,而且能提高教案的理論性、科學性、合理性。
傳統的個人備課形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而集體備課能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勢,能更有效的指導教學工作。實踐證明,說課這種集體各課形式正逐漸被廣大教師所認識和應用,只有將說課與課堂教學評估結合起來,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