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教學各方面因素和條件的綜合體現(xiàn)。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使之產(chǎn)生深厚的興趣,增強教學效果。高中物理難學、物理難懂,一度成為學生口頭語,以至于大部分學生選科時,不愿選物理,為轉(zhuǎn)變這種情況,我覺得只有激活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學生掌握了終身進展必備的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能運用物理知識和科學策略解決一些不足,自然就喜愛物理。
【關鍵詞】激活;角色;對話;課堂氣氛;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一、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很多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如分子運動,大氣壓,等這些知識都是看不到的,而在教學中教師擔當著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載體角色,他的教學形象、語言形態(tài)和語言能力、人格力量和情感品質(zhì),是傳輸教學內(nèi)容、達成課程目標的重要條件;同時,教師對于各類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能力直接決定其他資源的利用效益,面對同樣的文體,同樣的學生,同樣的社會生活資源,不同的教師有不同反應,有不同的課堂教學效果。由于新課程的綜合化,學習領域的設置、探討性學習活動等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知識。而新課程標準給課堂教學帶來生機,給學生學習帶來動力,也給教師帶來了學習壓力。面對生動活潑的課堂,面對全面進展的學生,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以容駕馭日益開放的課堂。在學習歷程中,在與學生互動的歷程中,教師要不斷給自己充電,才能在教學中產(chǎn)生靈感,不斷意識到自己以未發(fā)現(xiàn)過的潛力,給課堂教學帶來無限生機。例如:我在進行“宇宙航行”教學時,運用我所掌握的天體知識以及我國發(fā)射神州五號、神州六號、神州七號、嫦娥一號一些知識進行教學,教學歷程中我還講述了我國在航天事業(yè)取得成就,這樣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課堂氣氛濃厚,學生積極討論探討三大宇宙速度形成理由。
二、學貴有疑
提出問題比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更重要,教師講學生聽,課堂沒有活力,教學效果比較差,發(fā)展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教學中師生角色互換,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激活課堂。例如:我在“物體速度變化”教學中,若按老教材的教法老師當“演員”獨占課堂,按設計好實驗步驟做實驗,學生做“觀眾”觀看教師做過實驗之后再做實驗,學生聽得毫無興趣,做實驗也是敷衍了事,轉(zhuǎn)換角色后,把課堂的主要時間讓位給學生,教師退居“二線”只是引導學生探究實驗案例。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探究,討論實驗案例有四種之多,讓學生獲得獨到的感悟,提升了探究能力,案例中學生是主動參與者,教師是引領者,師生一起充當探討者,在課堂上不斷涌現(xiàn)出奇思妙想,激活課堂。再如:我在“波的形成和傳播”教學時,我讓幾名學生臂挽臂站在教室講桌前,左邊同學當振源,其余同學作為波傳播的質(zhì)點,當作振源的同學上下起立時,帶動各質(zhì)點也上下振動形成波。通過此演示學生很容易理解波傳播,傳遞的是波的形式和能量,而作為傳遞波的質(zhì)點并不隨波遷移,同學們臂和臂間相互作用也解釋了波傳播是靠質(zhì)點間相互作用把波的形式和能量傳遞出去。這樣,課堂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成了學生與老師共同的舞臺,這種互動式課堂變得更靈活更開發(fā)。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要求教師在備課、教學方式、教學語言、課堂組織形式等各方面都要相應轉(zhuǎn)變。新課程的教學觀強調(diào)課堂是師生共建新知識的歷程。教師可采取提供學生探究的機會,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的不足,也可用案例進行教學。例如:我在進行“牛頓運動定律”教學時,利用案例教學激活課堂,例題,汽車剎車后在地面上留下一條長長痕跡,路警同志測出痕跡長S,剎車后車輪與地面間摩擦系數(shù)U,車重G,計算出剎車前汽車行駛速度的大小?我在教學時通過投影或播放鮮活的交通事故案例教學,能讓學生充分動起來,認真淺析、深思,教學效果較好,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一次安全教育,學生以后有汽車時自然把安全放在首位。
三、注意觀察結(jié)合實際
在交流對話中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豐富課堂氣氛。
例如教學片段“推導動生電動勢大小的表達式”。
師:下面對圖2中“動生”來實施對電磁感應現(xiàn)象探討;圖2導體棒ab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生A:會發(fā)生電磁感應現(xiàn)象。
師:能確定嗎?
生B:不會發(fā)生電磁感應現(xiàn)象而產(chǎn)生感應電流,因為沒有閉合電路,產(chǎn)生力的作用。
師:力?什么力?誰受到的力?
生B:當ab棒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棒中自由電子隨棒一起在磁場中垂直磁場運動將受到洛侖磁力作用。
生B:將向b端移動。
師:自由電子受洛侖茲力作用怎樣運動?
很好!這樣就會在ab棒的兩端分別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正負電荷,以而使ab棒實際上成為一個……生:(全體)電源(池)。電源,誰能給出這電源的電動勢定量表達式?想一想,當ab棒的兩端積累的正負電荷不再繼續(xù)增加時,隨之運動的自由電子受哪些力?什么聯(lián)系?
指名學生板演“動生電動勢定量表達式”導出歷程。
這是我在教學中選擇了以清晰流暢的邏輯線索中引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真理,給學生留下久遠的回憶,同時用簡捷激勵語言激發(fā)學生思索,喚起學生探求知識的熱情。
四、實踐應用
案例:星期一早晨,天氣陰暗。我走進高二班教室,一心想著怎樣按備好的課進行教學。但是,當我走進教室時,我覺察到學生剛回家回來,可能是學生在家做家務活或星期天玩得很愉快、太勞累了。多數(shù)學生趴在課桌上休息,現(xiàn)在的課堂氣氛不適合上課,我用喚起注意的方式給同學們講了杰出物理學家和化學化法拉第的故事,在向?qū)W生講述這個故事時,我不斷注意到誰在聽講,誰提不起精神,或心不在焉。在講法拉第全家6口人就靠父親打鐵為生,由于家境貧寒,他7歲上學,9歲退學,13歲到里波書店當送報童,后因勤快,吃苦耐勞、愛動腦筋而被老板里波先生收為書籍裝訂學徒工,隨著故事深入,全班同學都仔細聽。學生們的聚精會神促使我把法拉第如何發(fā)現(xiàn)“磁生電”講得更加有聲有色,為探究電磁感應的產(chǎn)生條件這節(jié)課做了最好引入,也激活了課堂。
事后,我想:不論我課備得多好,或者我對課的內(nèi)容多么富有激情,若學生無動于衷,沒有反應,再好的備課也沒用。課堂上的相互作用情境就是這樣,我必須想方設法,用我的激情、思維靈感激活課堂,這樣才有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室里的生活是充滿偶發(fā)性的,每一個時刻都是一個具體情境。要善于捕捉動態(tài)課堂氣氛,激活課堂使之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