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物理課程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學習初步和知識技能,經歷初步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
【關鍵詞】心理素質;興趣;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溝通
初中物理課程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學習初步和知識技能,經歷初步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在初中階段,為了激發學生求知欲,培養學生終身探索的興趣,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規律,客觀、逐步認識世界理解世界,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敢于創新,了解物理學大致發展過程,關系科學發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科學觀。無數教師為這默默奉獻了解物理學大致發展過程,關系科學發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科學觀。無數教師為這默默奉獻著,辛苦的耕耘著,探索著,取得的成績的顯著的,我對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物理中存在問題和困難進行了調查、總結,歸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一)心理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質,正確樂觀的態度是取得成功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能正確面對學習,盲目的學習,嚴重阻礙學習,因此而缺乏一定的信心,影響了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學習中的畏懼心理通過調查,約10%左右的學生在學習物理中存在著畏懼心理,加之教師沒有加以正確引導,或在某次測試中失利,于是在這部分同學的心中牢牢地扎根畏懼了。
(二)學習中的茫然心態 在物理的學習中,有部分同學表現出茫然的心態,覺得無所適從,無從下手,方向不明,物理科的邏輯性較數學而言,沒那么強,思維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在開始接觸時,都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但經過一段時間后,總覺得昏頭昏腦的,就連學了些什么都不知道似的,似是而非模棱兩可,因此在運用物理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就無從下手,總覺得書都翻看了無數遍,就是不能切中要害,正確應對,當然這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問題,久而久之,如果教者沒有及時發現這部分同學并給予指導的話,他就會喪失信心和興趣,這時就很難以再次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這種心理在山區初中學生存在的比例還較大,為什么呢?因為在農村初中,由于學生自身的基礎,所處的環境和學校教師的結構,都給這部分學生產生這種心理,創造了環境。農村初中,生源窄,加之實施“普九”之后,凡適齡兒童都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至使小學教育壓力減小,學生也喪失競爭意識,進入初中,一個班中,五六十人,只有了十幾個成績能及格,其余數同學成績較差,科目的增多,學習習慣沒養成,各科都差,于是進入初二,增設新科目,覺得壓力更大,于是產生“反正我其他學科都不行,這科肯定學不了,還不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再加之受“打工潮”的影響,很多初中畢業或初中未畢業的到外面打工同樣掙錢,更加影響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心理。
二、家庭教育方面
1.家庭教育方式的簡單粗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在廣大的農村,由于學生家長所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于是在教育方式上也缺乏研究,在很多家長的心中,“黃荊條兒出好人,棍棒下面出孝子”。孩子受到壓制,所以在學習中,部分學生不敢動手實驗,也不敢于猜想質疑,創新,制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動手能力培養。
2.家長的溺愛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由于大多學生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一切都由父母包辦代替,從來不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長期以來養成懶惰情緒,依賴思想。因為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缺乏動手實驗理論失去支撐,也無法得到應用,像這部分嬌生慣養的孩子,動手動腦能力低,依賴思想強,學習中,總是希望別人去做,自己看,甚至看都不看,嚴重阻礙了對物理的學習,也包括對其它學科的學習。
3.大多數家長下海經商、打工,只留孩子和老人在家,老人管不了孩子,使得孩子放任自流,懶惰成性。
三、學校教育方面
傳統的“填鴨式”“授之以魚”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阻礙人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不敢質疑,不善于質疑,創新,不能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改革勢在必行,以適應經濟迅猛時代的需要,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學設備的陳舊,不齊備,阻礙了學生對物理的學習。
目前的教育形式下,學生的發展前景令人擔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長期的實踐中,針對上述影響和制約學生學習物理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以下措施來力爭解決這些問題,供大家參考。
一、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新課程改革正在進行,教師為了適應新形式下的教育改革,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對新課程改革這一重大舉措要有較深刻的理解、認識、體會,要從一個較高的角度來認識這次課程改革,對待這次改革,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去貫徹課改精神,體現課改宗旨,落實課改目的,以培育新時代的人才為已任,來推動整個物理教育向前進步。
二、提高授課的藝術性。課堂是傳遞信息的橋梁,正因為課堂的存在,才有了教師的存在,課堂中的教師應該思考,怎樣才能充分調節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來完成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因此,提高課堂的藝術性,活躍主課堂氣氛,平等的參與,愉快地完成教育任務,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的學習。
三、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職能作用
廣大農村,家長的文化程度不高,教育方式單一化,家長學校就應充分發揮作用,應該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培訓,使家長同志們轉變觀念,明白怎樣進行家庭教育,如果家長的教育觀念沒有改變,教育方式方落后,阻礙孩子能力的提高,思維的發展,因此,學校每學期應召集家長搞家庭教育培訓,并盡可能多的介紹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以促進孩子成長,學習。
四、建立新型平等的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真正地關心關愛每位學生,提高自身的魅力。讓學生由衷敬佩教師,而不是“怕教師”,從而建立平等、和諧的良好師生關系,有助于讓學生克服一些學習心理障礙,讓學生有話敢向教師說,愿意向教師說,只要有了溝通,就有機會糾正和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在教學中,要善于鼓勵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教育中,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從而推動學生產生學習的內因。
課程改革的貫徹實施,我們應該研究新形勢下的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為培養二十一世紀新型人才而努力,以適應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對人才提出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物理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7
[2]李建華:《實現教學“六優化”,落實課改新理念》,《河南教研》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