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中國管理文化的背景,從現代圖書館管理文化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以期從整體上強化圖書館的管理文化,使其呈現和諧局面,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關鍵詞】和諧;圖書館;管理文化
當代社會以知識和文化為主體,以和諧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標。在這個大背景下,圖書館作為增長人類知識的場所,作為文獻資源的載體逐漸成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工具。并且,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圖書館已逐漸將管理知識和文化融入其中,這對圖書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此,本文著重從幾個方面針對圖書館的管理文化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探討,期望能為圖書館管理文化的構建和未來的發展提供借鑒。
一、圖書館管理文化的體系內容和結構
(一)圖書館管理文化體系內容
常規來講,圖書館管理文化的主要內容可按照三個層次來定位。具體可以從以下內容進行說明。
圖書館管理物質文化,可以從圖書館的館舍、閱覽環境、設備條件等烘托出圖書館的管理文化。
圖書館管理制度文化,所謂的圖書館管理制度文化就是規范人們行為的各項規章制度,它游離在物質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中間,并且從意識形態轉向人的行為,通過圖書館管理人員的行為創造出更多物質形態服務產品。
圖書館管理精神文化,其精神文化主要涵蓋了圖書館的管理哲學、圖書館管理的精神、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心理等。
在這三項目內容中,管理精神是最重要的內容,其包含了創新精神、人才政策、管理目標、管理策略、管理方針等相關的內容。
(二)圖書館管理文化體系的結構
在圖書館管理文化中,物質文化是最為主要的構成部分,它是在社會不斷發展和變化的前提下隨之而進行改變的,是圖書館服務的物質基礎;制度文化是影響和指導全體員工集合在一起的行為方式和作風標準,對規范讀者有序利用圖書館起到約束效果;精神文化代表著整個圖書館的理想信念、圖書館的價值觀、服務意識、服務理念,是圖書館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構成部分,是管理制度和靈魂文化的源泉,強化圖書館的管理精神將成為管理文化的根本和核心。
(三)圖書館管理文化的核心要素
圖書館的宗旨是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高水平的服務需要科學的管理作保障。人是圖書館管理中最為活躍的最為重要的因素。圖書館的物質條件由人來創造,圖書館的規章制度由人來制定和實施,圖書館各項工作需由人來落實完成。因此,人是圖書館管理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圖書館管理文化中需把提升圖書館館員的素質放在首位。圖書館館員文化水平的高低、服務態度的好壞、服務意識的強弱等都直接影響到圖書館服務的水平。圖書館需要加強對館員的職業素養教育,強化館員的主動服務意識,通過學習培訓提高館員的業務能力,培養一支素質高、業務精的館員隊伍,才能讓圖書館的整體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完善管理文化。
二、構建和諧管理文化的策略
(一)圖書館管理文化需要融入科學精神
圖書館管理文化需將科學精神融入其中,強化利用科學技術推動社會不斷發展,這對圖書館的改革開放有著積極的影響。圖書館管理人員需要針對各項業務流程進行系統的優化和完善,從根本上消除沒有任何價值的無效運動。針對每項業務活動,需要對其投入和產出進行分析,通過最小的投入強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面向讀者的服務活動,要采取科學、實事求是的手段分析服務項目所進行的過程和產生的效果,采取經濟合理的方式來提高服務質量。在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圖書館需要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對館員的收入分配及人事管理進行改革,采取優勝劣汰、優勞優酬的激勵管理機制,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圖書管理文化需要體現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這是現代化圖書館管理中應該體現的基本精神和理念。圖書館要將人作為管理的核心對象,重視人的價值,從而達到激發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信任人、尊重人、理解人的和諧氛圍。
第一,從館員方面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管理文化。首先,從制度上保障管理人員的個人利益。圖書館要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從培訓發展、獎懲激勵、競爭參與等方面保障館員擁有合法的權益,使館員能在人權、勞動權利等方面得到保障;其次,從管理角度上尊重和關心館員。只有尊重他人才能激發出館員的潛力,從而提高館員的創造力。因此,一定要尊重、理解、關心和信任館員,形成一個良好的管理理念,從根本上提升圖書館人員隊伍的凝聚力;同時還要注重研究掌握館員的心理狀態,滿足館員合理的心理要求。在設計館員管理激勵方式的過程中,制定考核指標時要充分考慮到館員的自信心,設計精神獎勵項目要考慮到館員的榮譽感等;最后,幫助館員樹立主人翁意識。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強化館員的主人翁意識,讓館員主動參與到圖書館管理當中,強化館員的知情權、激發館員的潛能、讓圖書館呈現一種奮發向上、生機蓬勃的態勢。
第二、從讀者方面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管理文化。首先,強化讀者平等的原則。讀者平等就是要讓到館的所有讀者都能享有平等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機會。館員必須尊重每一個讀者,維護讀者的合法權益,使讀者能再自由平等的氛圍下學習新知識、獲取新信息;其次,強化圖書館的公益性原則。圖書館隸屬于公益性的事業機構。因此,圖書館應該遵守公益性的原則,堅持無償服務的理念,向讀者盡可能無償提供攻取文獻信息資源的服務,給讀者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最后,強化公民的參與信息權。所謂的參與信息權就是公民有機會參與到信息的管理和建設當中,能以讀者的身份參與到圖書館的管理建設中來,并具有建議、監督、評價、推薦的權利。圖書館應采取相關的措施保護讀者能行駛參與信息權,這有利于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更加全方位和人性化的服務。
(三)圖書館管理文化要體現出圖書館的精神
圖書館作為知識的殿堂、人類智慧的結晶,具有一定的文化精神和底蘊。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圖書館應該具有不同的圖書館精神。圖書館精神能滲透在圖書館管理人員的言行舉止當中。具體來說,圖書館管理作為一項事業應該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管理,每個讀者都應該享有自由利用圖書館的權利。在人人享有平等的基礎上,不同年齡、不同民族、不同性別、不同信仰、不同國籍的讀者都享有進入圖書館獲取信息資源的權利;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應本著愛國、愛館、愛書、愛人的職業精神進行工作,體現出圖書館存在的社會價值,為提高民眾的文化素養貢獻力量。
結語:
總而言之,圖書館管理文化需要體現在物質、精神和制度上,需要深入到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價值意識、心理意識等方面。圖書館必須注重管理文化的建設和管理精神的打造,發揮圖書館文化的最大張力和作用,才能達到構建和諧圖書館管理文化的最終目的,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最終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發揮圖書館的最大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肖強.基于文化管理理念的和諧圖書館構建[J].現代情報,2007(5):29-30
[2]葉敏.圖書館管理現狀研究綜述(2002~2003年)[J].情報科學,2004(12):1524-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