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了延伸性集體管理制度的內涵和優點,具體實施的條件及注意事項并列舉了若干解決方案。結果發現中國具備實施延伸性集體管理的條件,但是在解決濫用壟斷地位等問題上還有待進一步思考。
【關鍵詞】著作權集體管理;延伸性集體管理;著作權;壟斷
眾所周知,我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借鑒了歐洲大陸的著作權集體管理體系,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在歐洲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也遇到過著作使用者無法聯系上著作權人的問題。一些北歐國家發明了一種特殊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即著作權延伸性集體管理(Extended Collective License)來解決無法一攬子授權的問題。北歐的實踐證明,在某些需要大量使用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的特定領域,著作權延伸性集體管理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那么中國是否可以學習這一模式,采取這一模式會面臨哪些問題,又該如何應對,這些正是本文要探討的主要內容。
1 延伸性集體管理制度的內涵
采取延伸性著作權集體管理的優點歸納起來主要有四點:1)著作權延伸性集體管理能較好地平衡作品的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沖突。著作權人對作品享有著作權,但是著作權保護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分享知識成果,延伸性集體管理有助于權利人和使用者權益達到平衡。2)有效維護著作權人的經濟權利。對于非會員,延伸性集體管理在默認的情況下對其作品代為管理并收取費用,按照盡力原則搜尋作者并分配報酬,充分維護了非會員的經濟利益。3)使用者可以方便安全地使用作品。使用者在獲得集體管理作者一攬子許可后,可以放心使用而不用再擔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某些作者構成侵權。4)保留了著作權人的自由處分權。即不愿意受集體組織管理的權利人可以選擇退出,并采取自己偏好的方式來行使著作權。這實質上是將“自愿加入”變成“自愿退出”,這反映了集體管理組織以著作權人利益為出發點的立場,也反映了實施延伸性集體管理,相應組織必須有足夠的代表性,否則眾多權利人退出立刻會導致集體管理失效,這在某種程度上回應了部分權利人對實施延伸性集體管理會構成惡意壟斷的擔憂。
2 中國現階段是否應當實施延伸性集體管理
2.1延伸性集體管理的實施條件
考慮使用延伸性集體管理制度有如下先決條件[1]:1)集體管理組織必須代表相當數量的權利人,否則實施延伸性既無必要也不可行。2)集體管理組織和所代表的權利人擬定法律上對非會員權利人同樣有效的協議,非會員默認情況下受到會員的同等對待。3)和集體管理組織締結協議的使用者有權使用集體管理組織作品列表中的所有作品,非會員聲明退出集體管理之前,集體管理組織對使用者發放的一攬子許可都是有效合法的。4)未被代表的權利人有權為自己的作品獲得酬勞,這要求集體管理組織完善使用費的分配機制。5)權利人可以從體系中撤離并禁止別人使用他們自己的作品。這些特點中隱含了實行延伸性集體管理的條件,對照來看,中國的集體管理組織,至少音著協代表了足夠大量的音樂作品權利人,而新成立的兩家集體管理組織也很快就可以代表音像制品的大量作者。另外,中國是國際條約如伯爾尼公約和TRIPS協議,這樣他們的著作權作品如果被中國集體管理組織延伸性管理制度覆蓋,就可以像國內集體管理組織會員一樣被同等對待,所以中國確實可以運用現有的延伸性集體管理制度。
2.2 關鍵問題解決路徑
然而在具體實施延伸性集體管理制度時,還有幾個重要事項要注意和妥善處理。
第一,集體管理組織如何有效的向非會員權利人分配版稅?根據Gervais[2]的觀點,第一階段,集體管理組織收到版稅聯系并分配給權利人,為了判斷集體管理組織是否盡到了聯系權利人的合理努力,管理當局實施集體管理組織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或者當局鼓勵集體管理組織采取最佳實踐準則。集體管理組織也要將版稅分發給國外權利人如果該國有集體管理組織,倘若該國沒有集體管理組織,則集體管理組織要采用一些手段來確定權利人所在。第二階段,集體管理組織要建立和管理權利人不能立刻被找到的報酬基金,建立這種未找到權利人的版稅基金是因為未來權利人可能會出現,或者由新的代表該權利人的集體管理組織出現。
第二,到底集體管理組織的會員數達到多少才夠資格申請延伸性許可。北歐國家也沒有規定具體數字,管理當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判斷,這對管理當局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充分考察集體管理組織在某一特定領域的權利要有足夠的代表性,比如設定一個門檻,會員的數量,代表作品的數量和市場使用的比例,要成立了一定的年限和有足夠的影響力,操作的規范程度,分配工作是否公開、透明等,集體管理組織在經政府主管部門考核取得資質后可以實施。
第三,延伸性集體管理制度是對權利人的專有權利在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因此要嚴格限定使用范圍,政府要加強對集體管理組織的指導和監督,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嚴格限定延伸性管理在小權利的范圍內,比如限制在廣播權、表演權、放映權、復印權。
3 結論與展望
雖然中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施行的歷史遠不如歐洲和英美國家,但是過去的20年里取得的成績是輝煌的。當集體管理遇到少數非會員濫用著作權攪亂知識產權市場時,中國現行體制下提出延伸性集體管理無疑具有現實意義,筆者認為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已經具備實行這種新模式的條件,而另外四家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由于成立時間較晚、代表性不足等原因暫時不宜實行延伸性集體管理。除了費用具體分配問題,由于延伸性集體管理造成的壟斷問題最為突出。壟斷形式包括沒有正當理由情況下拒絕簽發許可使用,對相同種類作品使用者不合理的歧視,設置收費標準和許可條件時較為隨意,還有潛在可能的高昂管理費。針對這一問題,應對延伸性集體管理進行可信賴的監督,成立由律師和經濟學家等組成的專業委員會,甚至可以考慮引入特殊情況下的競爭機制。總而言之,現階段在中國延伸性集體管理的實施是必要的,但是延伸性集體管理的準入條件、相關知識和理念的宣傳、對集體管理組織的監督、收費標準和條件的制定、管理費的抽取以及非會員的利益分配等問題都值得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Wang,Jia,Should China Adopt an Extended Licensing System to Facilitate Collective Copyright Administration:Preliminary Thoughts(July 1,2010).[J]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32(6):283-289
[2]Jiang,F.and Gervais,D.Collectiv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in China:Practice,Problems and Possible Solutions.[J]The 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2012.15:221–237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20141040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