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據報道,三星電子在經歷了利潤、股價和市場占有率上一季度遭到打擊后,正在考慮對管理層進行重大改組,努力重振業績。
各界早已期待此次重組。三星電子10月30日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公司2014年第三季度的營業利潤為4.0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35億元),比第二季度下降43.50%,比去年同期減少60.05%。三星電子2014年第三季度在世界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為24.7%,份額雖然還穩居第一,但與一年前(35%)相比已經出現大幅下滑。
三星電子業績下跌根源在于智能手機市場形勢變化,三星手機競爭力轉弱。三星智能手機的崛起,是因為對蘋果創新的跟隨、基于自身產業鏈整合能力的制造優勢、多產品線的機海策略。而這幾個優勢,在智能手機產業細分化、產業鏈整合更加容易、“中華酷聯米”等中國本土智能手機廠商崛起、蘋果硬件創新缺乏、市場競爭焦點走向三星欠缺的云服務、軟件和社群生態系統后,被徹底抹平。其豐富的產品線此時反倒成為拖累。可以說,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如果短期內不能出現突破性的創新,三星就可能在短時間內被存貨和對手拖垮,步諾基亞的后塵。
此時的三星電子只有兩條路,一是創新向蘋果看齊,二是成本向中國“山寨”看齊。但這兩條三星在短期內都無法實現:軟件和生態系統創建不易,三星已喪失先機,而且在三星這樣自上而下的文化中,創新難以生長,近年的軟件投資都沒有什么成效;至于成本,能打敗中國廠商的可能性不大。智能手機市場,對于三星來說恐怕已經是現金牛。
作為“市場閱讀型企業”,三星能夠非常迅速地識別企業面臨的危機,從市場產品中嗅出新的市場機遇,然后勇敢地改變并投入新的事業。2010年,三星就宣布截至2020年將斥資23.3萬億韓元(約206億美元)用于環保能源、醫療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2012年三星手機在巔峰時就認識到集團盈利點過于集中于手機,宣布企業進入危機模式,實行六點半上班。
或許幾年后,我們認識的三星將不再是手機。
01
索尼縮減中國手機業務
11月1日上午消息,索尼首席財務官吉田憲一郎表示,索尼將大幅縮減中國手機業務,同時不再專門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手機。這并不等于索尼手機將退出中國市場。
02
寶潔被暫停阿根廷業務
阿根廷聯邦稅務局11月2日表示,寶潔公司在與巴西進行的電動剃須產品和衛生間用品進口交易中虛報貨物價格1.38億美元,以此將資金轉移到國外,并減少納稅的金額。因涉嫌稅務欺詐,將暫停該公司在阿根廷的業務。
04
蘋果計劃在中國建“大學”
11月4日上午消息,蘋果公司正預計將美國庫比提諾總部的蘋果大學擴展至中國。蘋果公司副總裁兼蘋果大學校長喬爾·波多爾尼(Joel Podolny)正在面試一些候選人,并為中國蘋果大學尋求校長。
05
微軟抹掉Lumia前綴
11月5日,諾基亞中國微博正式宣布,更名為“微軟Lumia”。這意味著諾基亞將正式告別手機業務。在此之前,微軟方面已經確認,Microsoft Lumia取代Nokia Lumia品牌,新的Lumia設備將帶有Microsoft標識。
06
松下與美企研發鋰電池
11月6日消息,松下公司為了研發新一代鋰電池日前與美國化工企業Polypore(北卡羅萊納州)達成了業務合作。此舉旨在加強需求高漲的電動汽車電池業務。Polypore主要生產鋰電池隔膜。
07
底特律破產退出計劃獲批
在“汽車城”底特律申請破產約16個月后,美國聯邦法官11月7日終于對其破產退出計劃做出許可裁決。這項裁決的出臺,標志著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城市破產案宣告落幕。
08
特斯拉欲研發廉價衛星
11月8日消息,特斯拉CEO埃倫·馬斯克已經通過電動汽車和廉價火箭顛覆了汽車行業、航空和航天工業。知情人士稱,馬斯克現在正關注衛星,尋求制造更小、更廉價,能夠為全球提供互聯網接入的衛星型號的方法。
10
中韓將簽署自貿協定
北京時間11月10日上午消息,《華爾街日報》報道,中韓兩國首腦今日將公布中韓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細節。該協定的簽署,將會讓韓國企業更方便進入中國巨大的市場,也標志著中國政府在外交上取得成功。
11
伊朗俄羅斯簽核電站項目
伊朗媒體11月9日報道,伊朗原子能機構主席阿里-阿克巴爾-薩利希定于11日赴俄簽署一份合作協議,即由俄羅斯在伊朗南部地區建設兩座核電站。
12
伊利在美建全球樣板工廠
中國伊利集團和美國第一大牛奶企業DFA(Dairy Farmers of America)11月12日就在美建設全球樣板工廠正式簽約。這是繼去年7月達成戰略合作伙伴后,雙方合作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13
亞馬遜各大國建數據中心
11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亞馬遜計劃今后在全球每一個大國都建立數據中心,作為該公司范圍更為廣泛的投資推動戰略的一部分,最終將使這家互聯網零售商的云計算業務成為最大的業務。
14
愛立信裁員擬壓縮成本
北京時間11月14日上午消息,瑞典愛立信表示,公司計劃通過裁員等多種方式加速成本壓縮計劃,希望節約90億瑞典克朗(約合12.1億美元)。
15
印度成第一大黃金消費國
11月15日,據印度媒體報道,今年第三季度該國黃金消費量達225.1噸,同比增長39%。取代中國,印度再次成為全球第一大黃金消費國。
17
中緬簽署78億美元協議
北京時間11月17日,《中國日報》報道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緬甸期間,兩國簽署價值78億美元的協議,涉及能源、農業、通信、基礎設施及金融等領域。
18
諾基亞攜平板回歸市場
把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后,諾基亞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重新回到硬件產品市場。11月18日晚間,諾基亞在芬蘭宣布推出首款基于安卓系統的平板電腦N1。這款平板電腦將在中國率先上市。
19
歐盟提投資方案刺激增長
歐盟就業與增長事務副主席于爾基-卡泰寧11月19日表示,歐盟委員會正在實施一個3000億歐元(3750億美元)投資方案,希望以此刺激歐洲的經濟增長。但是,歐元區也迫切地需要結構性改革。
21
中國央行降息
11月21日晚間消息,中國央行,2014年11月22日起,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
22
谷歌推新服務
11月22日消息,谷歌公司推出了一個名為Contributor的新系統。使用該系統的用戶,每月只需支付1到3美元,就可以看到Contributor合作網站的內容,而這些內容不包含任何廣告。
23
三星電子擬進行改組
11月23日消息,三星計劃大幅縮小Galaxy系列智能手機銷售額和利潤激增時膨脹起來的IT與移動部門。按計劃,最多將有6000人被移動到其他部門或重新分配。這是2012年末新成立IM部門后的最大幅度改組。
24
本田瞞報1729起事故
日本本田汽車公司11月24日承認,根據一份第三方審計的結論,公司2003年以來未能向美國監管機構匯報1729起傷害和死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