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課堂知識覆蓋面廣、綜合性強、難度逐漸加深,學生掌握差異大.如何提升高三復習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通過近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緊扣最近發展區對于提升高三數學復習效率至關重要.最近發展區由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首創,是從學生現有水平到潛在發展水平的空間.正視兩者的差距,找到容易跨越的臺階才能順利完成兩者的轉化.韓愈《題張十一旅舍三詠·葡萄》曰:“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須.”因地制宜、添竹搭架是促使上述兩者順利轉化的有效方法,下面列舉在高三數學復習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做法.
1 分類推進,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認為學生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觀察與分析,根據個性差異“對癥下藥”,選擇各不相同卻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朱熹在《論語注》中將孔子 “施教”理論歸納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高度概括出“因材施教”這一偉大的教育思想.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因材施教”的關鍵在于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就最近發展區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由于學生分屬理工、文史、藝術等不同類型,每位學生的數學基礎也存在差異,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要求不盡相同,在高三數學復習教學中應正視上述差異并進行針對性的措施.墨翟提出量力性原則,在教學中做到“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即深者深求,淺者淺求,該增者增,該減者減.可見墨子教弟子視其程度的深淺、能力的強弱而有所不同.例如在關于導數的教學中從下列三個方面設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供不同學生靈活選用.
1.1 從函數本體看
以上題目基本涵蓋導數問題的各個方面,可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及學習能力靈活選用,在強化基礎知識的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緊扣各自的現有水平及潛在發展水平,選擇適合的難度,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切實提高復習效率.
2 撥云見日,逐步蠶食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孔子善于啟發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由淺入深,要求學生在一定基礎上積極思維,觸類旁通.孟子主張“盈科而后進”,反對拔苗助長,學習應當像源源不斷的流水一樣,注滿一個洼坎之后再注下一個洼坎,未注滿時決不下流,由此漸次流入大海.數學總復習教學也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學生現有水平出發,在學生可掌握的范圍借梯搭架,讓學生順暢地解決問題.尤其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內容,應該設置梯度,分散難點,各個擊破,逐步蠶食,最終達到完美解決問題.例如在直線與圓錐曲線位置關系問題中設置以下問題:
本題組旨在解決直線與圓錐曲線位置關系問題,若在教學中直接解決第6題,可能讓多數學生的初始狀態與目標狀態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需要教師鋪路搭橋,架設腳手架,構建問題之間的聯系并運用化歸思想及時轉化,進而順利解決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先從不含參數直線與圓錐曲線位置關系著手,體驗此類問題的基本方法,進而不斷對問題重新表征,構建與原問題緊密聯系的問題空間,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不斷蠶食直至問題解決.
3 深究錯源,防微杜漸
最近發展區是收獲最佳教學效果的關鍵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潛在發展水平,搭設支架,逐步引導,及時修剪,促使兩者平穩、高效轉化,提升高三數學復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培青.中國教育史.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黃坪.尹德好.高中數學題根.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