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擊到接觸,電視臺與網絡視頻已經度過了相敬如賓的蜜月期。近期,湖南衛視提出了震撼行業的“不銷售,只獨播”策略,宣布將打造自己的視頻平臺;而在此之前,國內王牌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第三季高調宣布花落騰訊視頻。兩種選擇、兩個方向,給炒得極火的網臺聯動提供了兩種未來的可能性:一是分道揚鑣;二是實現進一步的第四類接觸,進入具有“心電感應”的合作新境界。
網臺聯動到底圖什么?
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呂煥斌表示:“媒體環境急劇變化的情況下,減少主業的不可控因素以及可能帶來的風險。”可見,視頻網站的壯大已經對傳統電視臺產生威脅。
相較于“大象”等級的電視臺,視頻網站除了更容易以劇集采買、原創出品等形式滿足用戶需求,還有“親爹”傍身:騰訊視頻有自身整合大平臺、愛奇藝有百度做后盾、優酷土豆也被爆要找阿里做干爹,這種1+N的聯盟優勢,是電視臺所不具備的。芒果臺三思后對視頻網站下了封殺令,但其本身能否做好視頻營銷,問號是很大的。
《中國好聲音》背后的燦星制作則有著不同的思路,從第二季開始,燦星與搜狐視頻達成新媒體戰略合作,但由于選拔渠道沒有輸出話題性選手,《沖刺好聲音》等自制節目也慘遭其他視頻網站封殺,導致網臺合作路線還是回到了原點:以內容采購為核心的粗獷聯合。
是否還有戲?
如果網臺聯動僅僅能夠到達內容采購的境界,網臺的組合未必對芒果家族(芒果TV視頻網站、芒果TV手機電視、芒果互聯網電視、湖南IPTV)具有絕對優勢。因此,支持第四類接觸的行業人士把目光投射到今年《中國好聲音》與騰訊視頻的合作上。
屆時,騰訊視頻對《中國好聲音》的運營給出了營銷大思路,并打造了《微視好聲音》與《尋找好聲音》兩檔衍生型節目。“騰訊視頻將進行多渠道運營、內容多樣化分發、整合式跨屏體驗,使觀看《中國好聲音》及其衍生節目的觀眾在體驗節目樂趣的同時真正地參與到節目中去。”騰訊視頻負責人表示。該兩檔衍生節目不僅幫助第三季《中國好聲音》實現了首次與短視頻社交平臺合作、利用社交通訊工具配合騰訊視頻全平臺的內容聯動,同時也為廣告主提供了更優質的營銷土壤。獨家冠名《微視好聲音》的廣汽本田銷售部副部長傅錦明表示:“選擇與騰訊視頻合作,主要是看重它在多平臺領域的強大受眾基礎以及‘Play2.0’新型多元化的營銷模式。微視、微信等移動端產品的加入讓更多的觀眾不僅僅停留在看,也更多的‘玩’了起來。這種全方位的傳播有助于受眾對飛度品牌更廣、更深地了解及互動。“
怎么走下去?
從騰訊視頻公布的《微視好聲音》與《尋找好聲音》系列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招募通道開啟至今,已有上萬個參選作品通過微視平臺上傳,總播放量已突破6000萬。
不知道以版權收入銳減約4億元換來新媒體發球權的湖南衛視看到這組數據后作何感想?電視節目未播先火是廣告收益的保障。網臺聯動的最大意義是觀眾買單及廣告主買單,不管是電視臺還是其他社會化平臺,收視率唯一的來源是觀眾。選擇擁有優質終端連橫資源的社會化大平臺,能夠補全電視臺在互動性方面的缺失,令節目用戶認可度、參與度、商業價值更加提升!
有自媒體人這樣評價這次合作:“好聲音與騰訊視頻,其打造的就是一個包括電視臺、資訊門戶、生活平臺、社交群落、移動互聯網在內的全平臺作戰體系,也許,這種體系,就是網臺實現第四類接觸的最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