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引資時拒絕工業項目,我們要著眼于未來,希望用綠色和生態向空氣污染告別。
拒絕了一個產值近億元的工業項目之后,劉培春內心五味雜陳。
如果單純從GDP的角度出發,這個投產后產值近億元的工業項目,對當地的經濟帶動作用不可小覷。但是,如果破壞生態環境、為追求GDP而讓老百姓生活環境惡化,寧可影響經濟發展,也要斷然拒絕這樣的項目不做讓步,這是劉培春的底線。
身為永清縣龍虎莊鄉黨委書記,劉培春所管轄的區域迎來了發展良機。與首都新機場10分鐘車程,直線距離20公里。發展生態農業是其力推的。不能為發展經濟而盲目引進高耗能、高污染項目,要以老百姓的可持續發展為首要目標,正是堅守著這種理念,劉培春拒絕了多個工業項目。
新機場徹底引燃了農業復興的夢想。盡管新機場坐落于北京大興區域,但與永清是裙帶關系,新機場的建設占地有近三分之一屬于廊坊轄區,這種天然的優勢,為構建以新機場為核心的經濟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在永清縣勾勒的未來產業振興版圖上,現代農業是一枚重要的棋子。事實上,以農業為主的永清縣是廊坊地區農業生態環境保持最好的縣域。“曾有多個工業企業希望遷址永清縣,都被我們拒絕了。我們堅持的方向是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希望能為永清守住一方凈土和清新的空氣。但在現代農業的發展速度,永清堪稱潛力股。”河北省永清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浩如是說。
同屬于廊坊地區的固安縣,在新機場概念的;中擊下,快速推動了房地產行業。“以農業大縣著稱的永清縣,主要是以發展生態農業為主,盡管工業項目和地產項目比較少,但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現在來看,過去頭頂‘窮帽子’卻仍然堅守農業為本的永清縣,這條路的選擇是正確的。”廊坊師范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張宏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主打綠色生態產業
新機場選址消息落定之時,關于永清縣的經濟發展就有過爭論。如果發展工業,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將會非常明顯,但對環境的污染較為明顯,對可持續發展將會存疑;如果發展生態農業,既能保持現有的環境,又能為當地老百姓解決就業。但生態農業需要一個過程,需要耐得住寂寞。
“永清縣的優勢就是農業,生態農業是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我們希望通過生態農業,能保持永清的環境,就目前而言,永清的森林覆蓋率高達43%,全縣擁有林地面積51萬畝,這里有華北平原最大的萬畝人工森林,生態環境居廊坊市各縣之首。我們希望永清生態農業的發展,能為消費者帶來的是清新的空氣、陽光和遠離喧囂。從確定生態農業方向后,在招商引資時拒絕工業項目,我們要著眼于未來,希望用綠色和生態向空氣污染告別。”永清縣宣傳部部長周浩說。
打造生態農業,讓綠色環繞在新機場周圍,為新機場構筑綠色生態屏障,這是永清縣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所在。
以生態農業作為產業發展方向,永清縣是有深厚底蘊的——永清早已成為國家級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縣,加之其緊鄰首都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使永清成了北京的“菜籃子”。
在生態農業的進程中,永清恒都美業、綠野仙莊、海澤田等現代農業園區在發展綠色農業的同時還掀起了觀光旅游,吸引了周邊的眾多游客前來體驗生態采摘、農家餐飲,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
“之前從沒有聽說過永清縣,這次跟朋友采摘一起過來的,永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進入永清轄區之后一馬平川的綠色,顯示永清生態環境的完整性。”來自北京的姜先生說。
選擇發展生態農業,其實選擇了一場和空氣污染有關的“告別戰”。事實上,即使首都新機場坐落他處,永清縣依然會把生態農業當成重點,只是新機場的落成,成為加速發展生態農業的助推器。
新機場的“一小時生態圈”
進入2014年,有關京津冀的發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
專家表示,國家主席的表態為首都經濟圈廓清了方向,對各區域的分工發展指出了路徑。永清縣以農業為主,這為永清縣的生態農業帶來了機會。再加上新機場的建設,極大改善了交通設施,永清完全有能力構建“一小時生態圈”。
永清縣宣傳部部長周浩解釋說,“一小時生態圈”是以新機場為核心,新機場帶動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縮短了北京到永清之間的距離。一小時生態圈,是現代農業、消費者、新媒體共同搭建的模式,讓消費者借助新媒體,與現代農業零距離接觸;讓他們感受永清現代農業的文化底蘊;這里可以讓他們和城市的污染告別。
中國民航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歐陽杰認為,北京新機場對天津的拉動稍微弱一點,建成后更多的是帶動北京南城和河北廊坊的發展。
“生態農業作為發展方向的同時,還要兼顧其他產業的推進,但肯定會以生態農業為主打。現在有很多資本紛至沓來,都希望在永清投資生態農業。”永清縣宣傳部部長周浩說。
河北恒都美業集團董事長關振河在生態農業方面,顯然比別人快了一步。“在我的意識里,永清縣發展生態農業,不僅僅是一場和空氣污染的‘告別戰’,還是和傳統農業的‘告別戰’。現代生態農業,更需要用現代化的理念和文化去經營生態農業,用規模化、集約化和個性化的方式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關振河說。
新機場、京津冀一體化、現代農業,這是進入2014年圍繞京津冀經濟發展的關鍵詞。這些關鍵詞的背后,依稀可見經濟發展的脈絡。如果說過去的永清因農業而被戴上“窮帽子”,那么如今的永清卻因現代農業而被賦予新的內涵。一場和空氣有關的“告別戰”,既是向過去的自己告別,又是向污染的空氣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