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達人吐槽
移動支付日漸影響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以前出外必備的錢包似乎變得不再那么重要。有支付達人嘗試離開錢包進行生存體驗,期間卻因使用翼支付在物美超市購物支付未成功,而對翼支付進行了投訴。翼支付能否完整實現支付達人的消費場景?
避開被支付寶、微信等占領的一線城市
“數商生活實驗”這次的支付體驗提到了倫敦、北京、上海、西安4個城市,不過,這其中,目前只有西安,翼支付可以完整體現消費者線上和線下的消費場景。
在北京,我可以說,不了解翼支付產品的人堅持不了3天,了解產品的人,也只能到指定的一些合作商戶才能實現這樣的支付活動,比如物美和味多美等。
其實,最早接觸移動支付的用戶都集中在一線白領階層,當翼支付想向市場滲透時,一線城市已經被占滿了,所以必須走差異化路線。
翼支付是一家有電信背景的支付公司,支付寶等肯定比運營商走得快。而電信在南方發展得比較好,這導致翼支付在它所延伸的一些省市比如安徽、福建、廣東、浙江、江蘇、新疆等,能實現的消費場景要遠遠比一線城市多,甚至能夠讓生活在鄉村里的老人繳水電費,以往他們繳水電費可能要走10里路。類似的問題翼支付都可以解決。
用手機硬件支付是趨勢引導通訊賬戶轉向理財賬戶
現在電信的策略是把通訊賬戶轉到金融賬戶,就是試圖把越來越多的用戶從原本的通訊賬戶再拉到翼支付。4月底,運營商突然做了一個運營商寶寶類的產品,就是為了引導通訊賬戶轉向理財賬戶的過程。
因此,話費支付可能暫時并不是翼支付考慮實現的支付手段。
從方便性、快捷性來看,每個人的手機都有運營商的卡,更有發展空間,這個可能支付寶和財付通都沒有,這也是為什么電信要做線上線下O2O產品的原因。
去年春節,很多人問翼支付,說支付寶、微信都在做打車,你們為什么不做?因為翼支付是在做電商或者社交,而電信的電商平臺不強,而且沒有社交。但我們可以考慮加油站,所以前幾個月電信和中石油簽約,后續會有數個省的加油站支持號碼支付,NFC支付。電信現在做4G,所有卡都加載了NFC功能。實際上這也是我們的差異化路線。
另外,還有一些簡單場景電信也可以實現,比如在咖啡館結賬,兩個手機一碰就能支付成功。
這樣的支付方式更簡單。現在大家用支付寶或微信付款,要先打開客戶端然后輸入賬號、密碼、驗證碼、短信等一系列過程,但未來如果完全用手機硬件而非靠軟件來支付,只要Pose刷一下就行,這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不過,這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消費場景的營造、用戶消費習慣的引導以及我們線下的花費。現為了做4G機站,在電信已經投入巨大,而后期基于手機硬件上的便捷手段,可能也是值得業內探討的一個事情。
還有一個安全問題。說實話,軟件的安全系數沒有硬件高,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運營商都在考慮,如何把自己的應用卡用上,從而保證用戶的信息安全,如果我鎖定到手機芯片上就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所以,運營商零元購機的一些活動,電信跟支付寶在廣東就有合作的類似形式,后續還會出現。
目前,大家都希望能夠一起做大這個市場的蛋糕,豐富用戶的消費場景,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這是我比較傾向的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