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不到3歲的時候,父親給了我一杯來自他家鄉的金褐色葡萄酒——弗龍蒂尼昂麝香。如同一道陽光照進來,具有肉欲般的震撼,啟迪了稚嫩的味蕾。這次神圣的洗禮使我與葡萄酒結下了不解之緣?!狈▏骷椅鞫淠?加布里埃爾·柯萊特在她的散文集《牢獄與天堂》里,用上面這段話描述了她與葡萄酒的初次相遇。
長久以來,葡萄酒總是被作為文化的代名詞之一存在于人們的印象中,葡萄酒的存在不僅表現了一個民族對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葡萄酒的發展總是與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法國波爾多作為葡萄酒最負盛名的代表之一,每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700余萬葡萄酒朝圣者,波爾多葡萄酒文明城計劃在2016年對外開放,并將在2017年開通一條為葡萄酒愛好者服務的高速鐵路,從巴黎直達波爾多。這一切,讓各地葡萄業界羨慕不已。中國作為波爾多葡萄酒的最大進口國,也正在試圖通過
種種努力,將中國葡萄酒愛好者的目光轉回國內。
7月29日至8月2日,“2014世界葡萄大會”在北京延慶縣舉行,這是有著“葡萄界奧運會”之稱的該項盛會首次選址亞洲地區。此次盛會的到來,無疑給本土葡萄產業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思路。北京延慶以及河北懷來地區就借助此次機遇,努力推出“延懷河谷”葡萄酒品牌,力圖通過深入研習波爾多品牌和文化特質,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發展愿景,真正打造屬于國人自己的葡萄酒品牌。
借“天時、地利”之機以AOC制度創 “人和”之便
1979年,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獲得國家金質獎,這瓶酒的誕生地,是河北懷來。30多年后的今天,以世葡會為契機,由北京延慶縣與河北省懷來縣整合30萬畝的葡萄產區、40多個葡萄酒莊資源打造而成的地域性品牌“延懷河谷”橫空出世,正在以波爾多為目標踏上葡萄酒品牌和文化推廣的新征程。
與波爾多地處相同緯度,氣候條件相近,有著種植葡萄的天然優勢,生態環境多年來位列北京第一,這是延慶的生態優勢,而與之同處于一條沙地河谷的河北懷來,已經有著上千年的葡萄種植歷史,不僅是全國知名的葡萄產區,也是我國新興的優質紅酒產區之一。以上種種優越的地理條件為“延懷河谷”的誕生提供了“天時”之便。而背靠全世界最大、最活躍的葡萄酒消費市場——北京,又為“延懷河谷”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地利”之機。那么,在天時地利之外,如何打造“人和”的條件和環境,是延懷河谷思考的方向之一。在這一過程中,波爾多為其提供了答案。
多年來,法國波爾多之所以總是作為行業標桿被屢屢提及,不僅在于其優越的地理優勢,最重要的是它早在150多年前就已經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原產地保護體系(AOC制度)。該標準界定了原產地廠商,只能生產由原產地采購的葡萄所制造的葡萄酒,生產工藝符合原產地標準規定,完全在原產地生產和制造,產量符合標準,同時原產地裝瓶。
深諳葡萄酒行業的人都知道,對葡萄酒而言,構成葡萄酒質量的因素有兩類:一是原產地,即自然因素;二是與產地的特殊性相結合的技術,即人為因素。所以葡萄酒是人和自然關系的產物,是人在一定的氣候、土壤等生態條件下,采用相應的栽培技術,種植某一葡萄品種,并通過相應的工藝進行釀造的結果。葡萄酒的一切質量因素都存在于葡萄原料之中,人的作用只是使原料的質量因素在葡萄酒中表現出來。因此葡萄產地決定了葡萄酒的質量與風格,所以對地理標志的保護,也就是對葡萄酒質量的保護。波爾多之所以能久居“葡萄酒皇后”寶座的重要原因,就是“原產地保護制度”。在波爾多地區有8000多家葡萄酒生產商,以原產地命名方式,形成集體性品牌,這種抱團發展、抱拳出擊的方式,讓波爾多的葡萄酒品牌獲得指數級的價值增幅。
此次“延懷河谷”在師從波爾多的路上,首先邁出的就是學習波爾多的原產地保護制度。為了形成像波爾多一樣的葡萄酒文化標簽和品牌標簽,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大力支持下,“延懷河谷”向農業部申請國家地理標志,達到文化認識和品牌認知上的統一。

除此之外,在籽種規范、質量管理、營銷服務、文化氣質等方面,“延懷河谷”一改以往的個體經營、單兵作戰的方式,采用合作社形式,利用規?;绞缴a,為地區性群體性品牌發展提供了可能,而最新的農村土地流轉政策又為產業集群注入了新鮮血液,如康莊太平莊村結合世葡會,將農民土地流轉后種植了2000畝葡萄,進一步鞏固了規?;?。在延慶與懷來共同編制的“延懷河谷”產區規劃中,“一區兩岸四中心多組團”的抱團思路已經成型,延懷葡萄和葡萄酒產業聯合會也逐步組建。葡萄業抱團成長不僅在面對市場時更有話語權,在新生產技術普及方面也能迅速有效,還能在多樣性前提下保證產品品質。
“讓每一瓶貼著波爾多標簽的葡萄酒都名副其實”,這是波爾多對自身品牌發展的基本要求。如今,這一要求已經被“延懷河谷”完整借鑒,未來,讓每一瓶出自“延懷河谷”的葡萄酒都能符合該品牌的價值,是“延懷河谷”的目標之一。
借勢發展高端旅游“私人定制”成未來方向
每年接待1800多萬游客,旅游綜合收入達50.7億元,但是,游客人均消費僅僅只有273元。這是延慶近年來的旅游相關數據。另一項數據是:一個中國旅游團在波爾多,半個小時內就將兩箱紅酒搶購一空,每瓶紅酒價值600歐元。
巨大的反差來自哪里?在深入研習波爾多模式之后,延慶縣找到了答案。
在旅游業方面,波爾多為游客提供私屬紅酒酒莊體驗之旅、葡萄園浪漫之旅、與釀酒師的零距離接觸、高端紅酒品鑒會等各種活動。多年來,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關于葡萄酒文化的培訓和教育,對象除了葡萄酒從業者,最主要的還是葡萄酒愛好者和消費者。多年來,波爾多通過品牌教育,已經將葡萄酒商業屬性有效提升到了文化層面。
為此,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優勢,抓住2014世葡會的合作商機,延慶和懷來通過共享旅游資源,開始編制一條精品旅游線路。延慶縣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宋剛表示,在葡萄大會召開期間,延慶將開展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種類不同的旅游活動,像《不見不散》中葛優和徐帆在郊區酒莊住宿、在葡萄架下品酒等元素,都將進入北京市民的旅游選項。未來,國人不出國門也能享受波爾多式的貴族體驗。
此外,在“私人定制”風潮盛行之下,“延懷河谷”也將定制化路線納入了未來方向。 “我們提倡一種模式,比如游客來延慶的葡萄園參觀,想要用桃紅(葡萄的一種)釀酒,您購買之后,我們會用自己的加工器械為您釀造,這瓶酒就貼您的標簽。想要儲藏也可以,您只需要繳納一定的儲藏費,不管何時,您帶著自己的客人、朋友來,隨時都可以拿出您的酒來招待他們,我們想走這種大眾化經濟路線。”延慶縣農村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實際上,波爾多已經在“親民化”路線中為延懷河谷提供了范本。據悉,波爾多90%的葡萄酒均屬于日常餐酒,且性價比不低。以每年一屆的“隨時隨意波爾多”為例,在這一項活動上,CIVB(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組織中國專家團以盲評打分的形式,從參選的波爾多中挑選出100款最符合中國人口味的“隨時隨意波爾多”葡萄酒,其零售價格介于每瓶100到350元之間。
目前來看,對于新生品牌“延懷河谷”來說,不管是發展高端游,還是開展個性化定制,都將面臨著安全衛生、標準規范、名人聚集效應等一系列難題待解決,但廣闊的市場前景依舊給了從業者無限信心。未來,“延懷河谷”將成立葡萄酒交易中心,并爭取到了葡萄酒保稅庫,計劃到2030年打造150余家優質酒莊,種植50萬畝葡萄,努力打造世界上唯一一個位于國家首都的葡萄和葡萄酒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