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還在學生時代的楊胤就深深地迷戀上了蘋果產品,可以說是一位資深“果粉”。后來,加入美國IDG集團的她,因為IDG和蘋果兩家公司的不解之緣,讓她通過雙方共辦的Macworld大會得以釋放作為一個“果粉”的情懷。
4年前,當Macworld首次被引入中國的時候,楊胤身為IDG愛奇會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Macworld iWorld Asia數字世界亞洲博覽會的工作。“大會在美國已經有29年的歷史,4年前當得知落戶中國的消息后我特別激動。”這份激動并非來自楊胤這個“果粉”的緣故,而是源于她對中國移動互聯發展的自信。
登陸中國的Macworld被正式定名為“Macworld iWorld Asia數字世界亞洲博覽會”,“立足于蘋果生態圈,延伸到關注整個移動互聯行業。”這是楊胤對“Macworld iWorld Asia”第一屆的定調,正因為她目光長遠,如今的數字世界亞洲博覽會已經不再局限于蘋果生態圈,而成為整個移動互聯領域的盛宴。“只要有創新的基因,我們都會歡迎它加入,希望用這場盛會締造一個全新的移動互聯生態圈。”這是楊胤的夢想。

緣起蘋果“果粉”的戀“果”情節
學生時代的楊胤參加過全國舉辦的蘋果軟件設計大賽。“在微軟操作系統之前,我最早接觸的就是蘋果操作系統,當時我們成立了一個名為Apple Worm的俱樂部。”楊胤還記得當時參加比賽的題目是編輯一個類似貪吃蛇的游戲。讓楊胤記憶猶新的是當時俱樂部LOGO的設計,她們依然選取蘋果為元素,創意在于被咬了一口的蘋果缺口上,探出一條蟲子的腦袋。
“蘋果的偉大在于創造出那些革命性的產品。”作為“果粉”的楊胤從加入Apple Worm俱樂部,到報考計算機專業,再到使用蘋果的產品,如今她已經把蘋果視為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產品。
而真正讓楊胤過足“果粉”癮的是她加入IDG集團,IDG集團的創始人麥戈文先生和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是好朋友,二十多年前,他們想到一起創辦Macworld,并且一屆屆的延續下去。到如今Macworld已經成為一年一度“果粉”歡聚的日子。
“蘋果所打造的生態圈對整個移動互聯,或者說是對整個人類生活的發展起到一個很大的推動作用。”讓楊胤堅持做“果粉”的原因是蘋果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在她看來,iPhone對于整個科技發展的作用不僅僅在于它是一部好用的手機,更關鍵的是它創造了一種新的模式,它用App Store這種模式,讓更多人在這個平臺上使用移動互聯的開發產品。
參與了多年Macworld的楊胤還發現了蘋果更多的優點。“因為它的穩定性、可操作性,以及在移動接口上的延展性讓更多的用戶可以體驗其技術與產品。當然,這個平臺也匯聚了大量的智慧、思想和力量,去真正的為廣大用戶服務。
生態共贏像蘋果那樣玩“顛覆”
將美國的Macworld搬到中國,楊胤肩負著IDG賦予的重大職責。而如何讓Macworld在中國具有和在美國同樣的人氣及影響力,這是楊胤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伴隨著移動互聯的迅猛增長,近年來整個蘋果生態圈及行業狀態變得愈加豐滿且富有活力,對于Macworld iWorld Asia數字世界亞洲博覽會,她也構想出了一套融入本土化特色的運作模式,“在美國,為數眾多的人都在使用蘋果產品,所以Macworld能夠一直被追捧。但是在中國,大家的選擇面很多,蘋果只是其中一部分,數字世界亞洲博覽會就是想要用蘋果構成的生態圈去影響整個移動互聯的生態發展。”
一般來說,從上游的內部硬件植入到軟件平臺的使用,包括周邊配套設備的生產使用等系列內容,構成了整個產業的生態圈。但是在去年的Macworld iWorld Asia展會上,楊胤發現移動設備已經從iPhone 、iPad,擴展到讓小型移動互聯網設備和計算機設備之間有一個交互性的融合。
“隨著網絡速度的提升和手機效能的改進,iPhone和iPad的使用功能也在不斷交叉。然而,在其他開放平臺你也會發現這樣的趨勢,整個生態圈中不同的派別與產品都在相互的融合,誰也離不開誰。”楊胤表示。
此外,她還認為展會將吸引更多在平臺上創新的力量,用戶通過此平臺體驗創新前沿的移動互聯產品,從而也促進了廠商和渠道商及整個生態圈之間的融合發展。Macworld iWorld Asia作為整個生態圈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匯聚了無限的智慧,賦予了創新的精神,加速了移動生態的大融合。
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Macworld iWorld Asia數字世界亞洲博覽會的展覽面積將超過36,000平方米,以滿足蓬勃增長的廠商展示需求。屆時,將有超過500家來自亞太、歐洲和北美的企業同臺亮相,并且吸引500余家媒體、1600余名開發者、20,000余名專業會員和150,000觀眾參與本次盛會。
“這將是亞洲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移動互聯生態圈盛會。”楊胤儼然已從一個“果粉”變身為一位移動互聯網新生態的“開拓者”,助力中國移動互聯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