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古老的傳言——靈魂離開軀體,人就會結束生命。企業也有生命,那企業的靈魂又是什么?如果將資金、人、產品、市場等等你認為對企業無比重要的因素比作靈魂,必然都會遭到反駁。在百年企業的漫長歷程中,要說哪個因素與企業同生同止,那唯有企業文化。
既然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那就如同人的靈魂一樣,靈魂有高尚的,有卑劣的,有激昂,有消沉,有求新,有保守……無論靈魂怎樣,它存在著,必定存在著。因為有靈魂才有生命。
曾有西方學者將管理比作漂浮在大海中的冰山,組織結構、規章制度等有形管理僅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三分之一,而企業文化等無形管理則是隱在水下的三分之二部分。企業文化在管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只是占有重要的份額,還是管理的根部。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靈魂,在企業的各個層面上發揮著作用,貫穿于整個企業的經營活動。
文化體現在四個層面
企業文化主要體現在企業的四個層次上,即企業精神、企業制度、企業作風和企業形象。
第一,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靈魂。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因為企業的經營活動是企業文化的反映。同樣,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靈魂,因為其他企業文化層是企業精神的反映。
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層,由價值觀、信念等構成,主要通過企業經營哲學、宗旨、方針、目標等方面體現。美國學者特雷斯·E·迪爾和阿倫·A·肯尼迪認為,價值觀貫穿于人的整個活動過程的始終,也貫穿于管理活動的始終。因而,稱企業精神是企業靈魂中的靈魂是毫不過分的。
持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精神,并且它們的企業精神既具有穩定性又具有變動性。無論外界如何變化,百年企業都有著自己堅定的信念,并以此克服了重重困難,也憑此迎來了種種機遇,經受歷史考驗。它們的企業精神具有穩定性。
張裕是我國葡萄酒業的領頭羊,從1892年投資創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愛國、敬業、優質、爭雄”,作為張裕企業精神,這八個字融入了無數張裕人的心血。雖然時代不同,張裕的企業精神沒變。雖然企業精神沒變,但體現形式發生了變化。百年企業正是巧妙地將企業精神的穩定性和變化性結合,打造出了經久不衰的企業文化。
第二,企業制度是企業價值觀和信念的反映,體現企業的行為準則。
企業精神首先通過企業制度反映,將抽象的意識轉變成具體的條文。企業制度可以使價值觀和信念更明確、更具體,使員工對企業文化有更清晰的認識,而認識是認同的必要條件。企業制度具有約束性,可以規范企業和員工的行為,保證企業正常經營,保證企業文化得到實踐。
百年企業除了企業生命周期長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實力雄厚。這是長期發展的結果,也是持續發展的保證。實力雄厚的企業有著龐大的機構,最終發展成跨國公司。跨國公司沒有選擇的余地,必須實現一定程度的分權,這就引起了如何利用制度實現分權的問題。世界著名企業均有著令人驚奇的能力將眾多的分支機構管好。如果沒有優秀的企業制度,一切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世界上最成功最出名的案例,莫過于麥當勞快餐店。麥當勞快餐店開遍全球,各地都可品嘗到一樣可口的牛肉餅、感受到一樣優質的服務,因為全球麥當勞都有著同樣的企業文化。
企業制度反映企業精神,并保證企業精神在該層次得以實現。同時,企業制度也是另外兩個企業文化層次的生長基礎。
第三,企業作風作為企業文化的第三層,體現為員工的工作方式、社會交往方式、應付事變的方式等。
企業作風通過行為體現,包括企業的行為和員工的行為。企業的行為從宏觀上代表企業,員工的行為從微觀上代表企業,雖然行為主體不同,但都同樣受到企業文化的影響。卓越的企業不僅重視影響重大的企業行為,而且重視細微的員工行為。仔細分析這些能長期發展的企業,不難發現,它們并不是因某一行為而成功,而是靠日復一日地保持良好的企業作風。
全聚德烤鴨店創建于1864年,至今仍是中國響當當的百年老字號。這其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聚德也幾經沉浮,但今天的全聚德依然充滿活力。這源于它“超越自我”的理念。緊跟時代步伐,各全聚德烤鴨店在1993年整合成中國全聚德集團公司,使公司從單一分散的格局向連鎖經營、規模經營發展。
第四,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體現為產品設計、質量、廠容廠貌、員工服飾等。
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最直觀的體現,可以通過視覺、聽覺,甚至味覺、嗅覺傳遞企業文化。這是人的感覺器官接收到的最直接信息,并由此做出相關的判斷。百年企業都有自己獨樹一幟的企業形象,讓人一接觸到相關標識便產生聯想。在碳酸飲料業,紅色的運動的可口可樂,藍色的年輕的百事可樂,是兩個最大的競爭對手,雖然它們經常在同一個地方出現,但不會有人將它們弄混,因為它們的形象有著鮮明的差別。
長久的形象是企業真實的反映,靠宣傳炒出來的形象不可長期存在。所以不難理解,百年企業的形象能長久生輝,正是因為它的形象是真實的,是內外一致的。
發揮文化三大功用
首先,面向公眾,企業文化具有吸引力。
企業文化是一面旗幟,標明身份和主張。只有個性鮮明的企業文化,才能吸引公眾的注意;只有個性卓越的企業文化,才能得到公眾的青睞。
在工業社會初期和當今社會,企業的職能沒有改變,仍然是為社會提供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但是企業的管理重心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環境發生了巨變——出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出現越來越多的產品。企業和消費者的地位因此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從以企業生產為主轉變為以消費者選擇為主。企業文化就是一張美麗的孔雀屏,只要個性鮮明,便能吸引消費者。同樣,企業文化對政府、對媒體、對社區、對合作者都具有吸引力,可使企業成為公眾眼中的亮點。
吸引力是一種魅力,能將公眾吸引過來,并讓公眾長久地留在身邊。百年企業在這方面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們也驚喜地看到,中國的一些企業在這方面逐漸成熟,特別是一些新興行業中的企業。
其次,面向員工,企業文化具有向心力。
企業文化不僅要面向公眾,而且要面向內部員工。企業文化可以對外形成吸引力,但是這個吸引力的創造者和保持者仍在企業內部。再好的企業文化,如果沒有內部人的認同和支持,不可能起作用。
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企業文化都有吸引的作用。如果企業是一個球體,那對外就是將公眾吸引到球的周圍,對內則是將員工吸引到球心。球心是共同目標,到球心的途徑是規范行為。員工作為行為的主體,在選擇目標和途徑時,受到自己意識的作用,企業要達到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企業文化影響員工意識。
個性企業文化可以增強企業文化的幾大基本功能,即凝聚功能、導向功能、激勵功能、約束功能、增譽功能,從而更好地發揮向心力作用。凝聚和導向是向球心集中,約束是以正確的途徑向正確的目標集中,激勵和增譽是以高昂的情緒集中。所以,企業文化發揮著重要的向心力作用。
最后,面向對手,企業文化具有防御力。
成功的企業文化可以吸引公眾,并且可以持久地保持這個優勢。持久保持必須有三個必備條件,首先必須對公眾有持久吸引力,其次必須能讓員工持久保持向心力,最后必須令對手難以模仿。第三點雖然不是實現吸引力的基礎,但卻是保持吸引力的必要條件。
令對手難以模仿,是企業文化的自然屬性,因為企業文化反映企業特質。企業間的特質肯定不同,因而企業文化也肯定不同。企業文化就像一道厚實的壁壘,保護企業優勢不輕易被對手效仿,是企業擁有的天然防御力。百年企業擁有經久不衰的企業文化,就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