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暑假,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校園里,晴空萬里,藍天白云,有一個年輕人卻滿臉沮喪。因為幾分鐘前他無意中得知,自己竟然是最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那年的暑假,還是博士生的李開復去為賓夕法尼亞州60個最聰明的高中生教授計算機課程。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打分是五分制,我居然只有一分!”“他上課的時候,從來沒有看過我們的眼睛。只有他一個人在表演。”李開復在自傳《世界因你而不同》里,描述自己在美國讀書時的狀態,就和美國電影中的“書呆子”形象沒有兩樣:戴副厚大的眼鏡,智商超群,學習很好,沒有女朋友,連酒都不想去嘗一口,更別說冒險去碰那些美國高中生們眼中“時髦”的大麻。
李開復曾在一次演講中透露,他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選修國際關系專業時曾和奧巴馬同班。“我清楚地記得,奧巴馬坐最后一排的右邊,我坐最后一排的左邊。我是班上第二靦腆的學生,他是班上第一靦腆的學生。”
那個時候的李開復,面對公眾是內向、羞澀甚至手足無措的。但是,大家看看現在的李開復,他氣定神閑地站在臺上,解答各類諸如“找工作時感到羞澀怎么辦”的疑問,鼓勵來者“厚著臉皮來榨干我們一切的資源,如果你靦腆害羞那最后只能一無所獲”。
改變自己的羞澀性格,內向的人也能成功。
摘自管理智慧公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