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在不斷地演繹昨天的故事,當我們面對抉擇的時候,回頭冷靜地看看,原來昨天已經有了答案。
清政府采購一艘軍艦,在歷史的長河中簡直就是滄海一粟,可是放在清末的改革背景下,意義卻非同尋常。因為它不僅可以揭開清末經濟改革的密碼,還為今天提供了可以管窺的歷史天空。
鴉片戰爭后,“康乾盛世”已經成了愛新覺羅王朝的一個回憶,財政枯竭、吏治腐敗、外交軟弱成了這個王朝的代名詞,改革勢在必行。軍艦采購正是在平定太平軍的非常時期提出的一項軍事計劃。這一計劃拉開了軍事工業改革的序幕。
清末的軍事工業是完完全全的國有企業。無論是曾國藩、李鴻章那樣的科舉干部,還是左宗棠那樣幕府出身的軍事奇才,在他們的主導下,國有企業的改革最終都改成了官方主導。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官僚作風、貪腐現象嚴重,像馬尾船廠、江南制造總局這樣的頂級國有軍工企業最終都成為反腐敗的重災區。
以軍事工業為首的清末國有企業改革獨自走過了十年的曲折道路,在人才、技術、管理、機制等方面博弈不斷,甚至成了政治家們爭奪權力的籌碼。保守派同改革派的沖突日益激烈,國退民進成了改革派的唯一選擇,百年輪船招商局最終以“官督商辦”的體制轉變而橫空出世,成了以李鴻章為首的改革派爭奪改革話語權的重要籌碼。
體制的改變吸引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還有人才、管理和市場。輪船招商局的崛起證明了改革必須堅持多元化的戰略。縱觀清末五十年的經濟改革歷史,一直都在國退民進、國進民退的博弈中前行,政府的體制、公信力是改革不斷向前推動的重要保障。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歷史上地位一直卑賤的商人不斷地積累財富,不斷地推動改革的深化。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后,政府的公信力消失殆盡,商人的利益毫無保障,幾十年的財富頃刻間灰飛煙滅。商人作為一個新崛起的精英階層,需要話語權為人身、財富安全護航。商人成了清末新政的重要推動者。
清廷已經滅亡,歷史已經遠去。《改革現場》為我們拂去了歷史的塵埃,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袁世凱為首的官僚精英,同胡雪巖、盛宣懷、唐廷樞、鄭觀應為首的商業精英,共同演繹了長達五十年的改革大戲,漫長而華麗。唐太宗李世民告誡他的子孫,“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走過了一百年,但其影子沒有走出我們的視線。
縱觀清末的經濟改革,無論是政府、官員、商人,還是普通的民眾,都要同舊的時代告別,要進行新的利益重組。晚清的經濟改革在國有和民營的不斷沖突之下,經濟結構、社會階層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經濟快跑的同時,制度的桎梏導致經濟利益重組積累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清廷的執政精英們試圖通過局部的經濟改革來緩和社會矛盾的想法落空。
《改革現場》生動地再現了清末五十年的經濟改革歷史,用大量的史料證明,改革不是一個特定階層的利益重組,而是一個國家的系統工程,制度、體制、人才、資金缺一不可。以李鴻章為首的晚清改革派,試圖通過經濟改革來化解社會矛盾,進而推動制度、體制的改革。無論是甲午海戰摧毀了李鴻章的改革藍圖,還是晚清新政敗于辛亥,都說明一場局部的改革只能臨時性地緩解矛盾沖突。
改革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如果我們將視野放開闊一點會發現,無論是商鞅變法,還是王安石變法,抑或是康有為掀起的戊戌變法,千百年來的改革都是一場全面的利益重組,在維護任何一個階層利益前提下的局部改革結果只能加劇利益沖突。更為重要的是,任何一個時代的改革如果沒有有效的制度保障,隨著新舊利益階層沖突的加劇,改革失控只是時間問題,最終無法擺脫失敗的命運。
本書是一本極具顛覆性概念的書,作者以翔實而全面的例子告訴人們,在當下這樣一個幾乎萬事萬物都貨幣化了的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想成功都離不開“賣故事”。“賣故事”是成本最低、傳播價值最高的產品營銷方式,應用于企業管理,能夠讓你迅速擁有以低成本打造產品和管理企業的能力;應用于個人營銷,則會讓你迅速擁有個人魅力,提高社會地位。此外,如何創造一個好故事,以及如何把故事完美地契合到營銷活動中,本書也有耳目一新的分析論述。
馬云堪稱中國本土最懂管理的商業奇才。他不懂互聯網技術,僅憑出神入化的管理智慧,便締造了龐大而輝煌的商業帝國,一路帶領阿里巴巴、淘寶網、雅虎中國、支付寶等公司從優秀走向卓越,不斷超越自我。本書是迄今為止唯一全面講述馬云中國式管理智慧的震撼之作,以語錄+案例+分析的形式,重磅解析馬云作為一個商界奇才的管理秘訣,將他睿智的管理心得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直指管理的誤區與盲點,道破管理的真相與本質。
本書是一本白巖松行走、思考的散文隨筆,由白巖松親筆寫序修訂,是他近年來行走的所見、所感、所悟。白巖松以其一貫的冷靜視角,平實、客觀地將一段關于日本的記憶呈現在讀者眼前。全書絕非情緒之作和輕描淡寫,白巖松深入采訪各界代表人物,帶著思考去諦聽,帶著問題去交談。力圖從自己的近距離觀察之中,剖析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時尚等方面。《行走在愛與恨之間》正如書名一般,兩種情緒交織相合。或許正如白巖松所說,“把愛恨放下,先去了解”,我們更能看清更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