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家公司的管理者,最近在學習一些管理理論知識。我發現,管理的成功案例很多,對一個企業管理成功經驗的歸納也是千差萬別的。有一本很著名的管理書介紹的是美國一家以極苛刻管理方式著稱的公司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這家公司許多不近人情的做法讓人錯愕不已。另一本管理書卻描述了讓全球所有職場人員都羨慕和神往的一家公司,在這里可以牽著狗,可以穿著拖鞋,可以隨時享用免費茶點,工作累了可以去公司里單獨設的健身房健身,可以自行決定上班時間,甚至自己決定獎金發多少……就這樣一個在中國很多管理者看來是過度人本精神管理、毫無制度章法可言的公司,同樣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
同樣是介紹成功管理經驗的書,描繪的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唯一相同的是采取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管理方式的企業都獲得了成功。我很疑惑,為什么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企業都能獲得成功?既然這么不同的管理方式都能行得通,那么究竟有沒有一個真正科學的管理模式呢?
其實,我們認識一個事物一定要透過現象看它的本質。從管理的原則和實質來說,表面上這兩本書描寫的企業管理模式非常的不同,但細細想來,其實這兩本書所論述的管理實質并不矛盾,管理的哲學理念都是一樣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知道管理一定是依照行業和企業的特點,以“人企合一,量體裁衣”的原則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企業管理模式,我們稱它為無定式和無邊界的管理原則。管理的路徑雖然是不一樣的,但管理的原則只有一個,就是一定要適應、適合企業的特點,一定要人企合一。“條條道路通羅馬”,目標是羅馬,但去羅馬的途徑又有很多條。
問題中,前一個采取苛刻管理方式的公司是一家制造業性質的公司,所以要用嚴格刻板的管理來成就產品的品質;而后一個公司是一家軟件創新型研發公司,所以需要創造輕松的工作環境,利用員工的頭腦風暴來激發創意,成就公司卓越的創新能力。孰是孰非,可見一斑。
要求精密的制造型企業一定要在制度上下功夫,一定要培育一絲不茍的企業文化,而創新型的研究機構一定要培育發揮企業員工個性的企業文化。之所以這兩個企業都獲得了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與自己企業相適應的管理方法。所以,管理一定是無定式和無邊界的,什么時候管理的主體目標都是服務于企業,而不是為管理而管理!這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無定式和無邊界的管理原則,決定了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什么是企業家?企業家其實就是把企業當成作品的藝術家!邯鄲學步般模仿管理理論只能是工匠!管理的精髓是神形兼備,而不是簡單的照葫蘆畫瓢。要想使管理流暢如行云流水,讓管理真正到達一種境界,企業管理者必須成為藝術家而非工匠!一個企業管理者如果完成了從工匠到藝術家的蛻變,這個企業就掌握了管理的無定式和無邊界原則。
無定式和無邊界的管理原則決定了企業管理要講境界,要把企業管理從“器”的層面上升到管理“道”的層面。企業就是企業家的藝術作品,好的管理者不是一個工匠而是一個達到無定式和無邊界管理境界的管理藝術家。我們所熟知的通用前CEO韋爾奇,在他的管理感悟中提到最多的詞就是境界。境界其實就是藝術家所追求的最終理想目標。只有把管理化為藝術,使自己的心境達到了管理哲學的境界才堪稱管理大師。
世界500強企業的行業不同,從事的領域不同,管理的模式也不盡相同,折射出來的企業文化更是千差萬別。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是依照自己企業的特點因地制宜,把成功的管理經驗拿來為自己所用,量體裁衣式地把管理做到了無定式和無邊界的境界。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先哲老子其實在《道德經》中早已對管理的無定式和無邊界狀態做出了解釋。《道德經》的中心思想就是道法自然。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彩論述,就說明了這一點。“道法自然”的境界其實就是無定式和無邊界的境界!管理者如能對自己的企業從簡單的工匠式打磨變成察知企業的最本質的“道”而去追尋探究,找到它的根本管理精髓并進行藝術性的加工,使它變成符合自身企業的管理模式,才是真正找到了管理的鑰匙。
管理的無定式和無邊界原則是相對的。它看似虛無飄渺,其實就是“愿景、價值、戰略、制度、文化”這五個我們老生常談的概念組合。它的內容是固定的,而表現的狀態是無定式的。一個企業家要想成為藝術家,首先必須給企業設定一個目標,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在正確的價值觀支配下還要制定正確的戰略,這樣才能完成冗長而又艱辛的藝術加工過程。在藝術加工過程中還要有一套不變的規則,這就是制度。有了規則還要有一種如影隨形的東西就是文化。沒有文化的管理者只能是“工匠”而不是“藝術家”。我們闡述最多的中國化管理其實就是管理的道法自然的哲學理念的實踐。這五個方面都按自身特點構思的過程,就是管理藝術創作的過程。只要這個過程是按照“人企合一,量體裁衣”的原則制定的,殊途同歸,方法不同,但都會取得成功的。無定式和無邊界管理是我們倡導的中國化管理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因為它是老子“道法自然”哲學理念在管理中的實踐。
企業家在管理實踐中不是僅僅浮于表面地模仿具體管理方法,而是透過現象學習管理藝術;不是簡單的工匠式的復制,而是裁而化之,使它真正成為管理思想的助推器。一個企業家要想享受事業帶來的成就感,要想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有意外的收獲,要想使自己的企業走向成功,必須掌握管理無定式無邊界的管理原則,從而實現從一個只注重管理手段的工匠到重視管理境界的藝術家的蛻變。